师道实话》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10:01: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道实话》读后感

在本学期我拜读了陈桂生《师道实话》一书。我感触最大的是作者丰富的知识底蕴。作者博览群书,古今中外,皆有包括。对一些说法的论述,绝不含糊其辞。比如说对于教师的“工程师”的隐喻,以往误以为是斯大林的提法,作者纠正为加里宁的话,并且给出详细的佐证。对于“智慧型教师”的提法,作者提出质疑,何谓“智慧型教师”?并且引用了《辞海》以及洛克的相关论述加以阐述。在陈桂生看来,一个判断,必须具备“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及“可能性、可行性的严密的逻辑论证”,方能加以评说。本书分“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修养”、“师道别解”、“余论”等部分,论述教师问题,引人思考。书中陈教授采用了“以话搭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教师的诸多形态。 他说,每个教师实际“扮演”的角色同他们应当“扮演”的角色,可能有距离,称为“角色差距”;除此以外,每个教师除本职外,还可能“扮演”其他各种角色。因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医生与病员、编辑与读者、演员与观众、律师与诉讼当事人等社会关系,是一种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较为稳定的关系,客观上提供了教师与学生较为充分的交往的机会,虚心向学生学习,师生关系提倡“教学相长、民主、平等。”为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的责任心与义务感,就应当把学生置于纪律环境与道德环境中,使他们在履行义务与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义务感与责任感。教师就要“善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同学生具体的行为相关。因学生的行为而定。如某个学生的行为,如对他人或集体生活没有妨碍,教师原则上对他们的行为不加干涉,这就是宽容;反之决不允许任何学生妨碍他人,或干扰集体生活正常开展,这就是严格。 书中针对教师素养陈教授提出了几点疑惑:在中国为数达千万之众的教师中,到底有多少人具备这种素养,有多少人可能具备这种素养?在真正具备这种素养的人们中,究竟有几许人在当中小学教师,有几许人愿当中小学教师? 没错,教师也是社会工作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无法要求他们尽善尽美,我们只能为他们设立一个底线。陈教授认为:为了保持“师德”的严肃性,并使师德规范可行,有必要区分教师失德行为与不宜行为。 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口头禅就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正如陈桂生老师在书中所述:教师的口头禅在总体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职业态度,他们对学生的潜意识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作为教师意想不到的结果。“你给我”、“你总是”、“我搞不懂”、“算了吧”之类的口头禅,尽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潜意识中流露出来的,但根植于教师内心的却是无视学生的主体、轻视学生的成长、蔑视学生的探求过程或流露自己厌倦的教学思想。这种现象是多么的可怕。 看来在课堂上、生活中老师尽量少用、不用口头禅,是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的一种正面表现。在爱的呵护和培育下,经过爱心的浇灌,通过爱心的沐浴,在爱心的滋润洗礼下,就会生长出爱心的结晶。当然,在这一愉快的过程中,作为老师也将感受到学生的温情和爱心,感受到学生的充满信赖和尊敬的目光,从而让人沉醉其中,这是爱的氛围与环境。为教师,面对的应该是美好的微笑和真诚的关爱。在这里温润着无言的感动,流淌着真诚的关爱,积淀着人性美好与憧憬,撒满了和谐、平静和愉悦。 所以说,课堂无小事。提升我们教师的素养,我们就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手。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里,体会人的价值与意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与尊崇,才能够让处在其中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庄严、崇高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的感觉。要提升教师的素养,请不要忽视那些细小的地方,不起眼的环节。 陈教授以行文举重若轻,力求实话实说,以独到的笔法给教师做了一个评判,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正如他在序中所说“我说了,我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这将让我们教师更加明白自己的身份,为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而奋发图强。

【师道实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说实话作文10-01

师道05-01

真心实话的近义词及意思03-09

营销改编的实话实说04-29

和晶--在实话中的默守04-26

我也实话实说作文12-03

《实话实说》陨落的制度背景05-03

教育实话读后感12-08

关于诚实话题作文600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