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收获颇丰。这就是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笔记,精选的是他在教学生涯中反思总结出来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可贵的是,他愿意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所有教师分享。对于年轻教师的我而言,这些经验更是值得认真学习。(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应当特别注意利用草稿本。这种草稿本不是为了工整地记录任何现成的东西而准备。这只是一种用来反映自己的思路的便写簿。应当密切注意学生的脑力劳动在草稿本里是怎样反映出来的。"在阅读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一则建议的时候感觉的确年轻教师忽略了很多看似平常无奇,却是能反映很多问题的细节。"而事实上改变计划是常有的。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的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如果教师死抱住一个准备应付一切情况的唯一途径不变,那么他是什么也做不好。更确切地说,他得到的是学生的无知。"教师要善于偏离计划以至完全改变计划,这并不是不尊重计划,而恰恰是处于对计划的尊重。而且有的教师教师懂了很多脑筋,力求把自己所讲解的一切东西都变得明白易懂、毫无困难,使得学生往往用不到再进行思考,如果从教师的讲课情况来说,可以说是好课,如果就学生的脑力劳动情况来说,只能说这种课很平庸。既然教师已经把脑力劳动减轻到极限,那么就没有掌握知识可言了。只有当知识对学生来说成了一种触动他的思想和情感,激发他去进行探索,使他产生需要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时,才能说这是掌握知识。在学习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这则建议后感觉一下子明白了备课,上课的很多技巧,获益良多。
在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不断思考,了解到"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是与我之前的教学方式完全相反的,我总觉得学习困难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记住一个知识点,所以,常常会在课后,中午休息或者放学后将他们叫到办公室,给他们开小灶,让他们进行巩固,这样做固然不错,但常常会为了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而剥夺他们自由阅读的时间,这样就与我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二)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本书中给教师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就这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得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得不久而且不牢固。"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学校教育中清楚地看到。同样在一个教室中,同一个老师,同一节课,同样的内容,每位学生的接受情况各不相同。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对不同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因为"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搜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叶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常常因为一个学生没有掌握某个知识点而责备他,或者因为学生总是背不出某篇课文而斥责他。这些都是我教学上的失败之处,因为我根本没有深入了解我的学生,也许,对于这个学生而言,这个知识点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也许那个学生在背诵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作为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这样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甚至是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如何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进行脑力劳动。用有趣生动的教学形式,适当的教学内容,准确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吸引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开动脑筋,才能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在他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是事物中,应当经常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
这给我们在"后进生"的教育上提供经验。在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学生,一篇课文花一节课的时间也背不下来,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就像从来没有学到过一样。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总是觉得无奈,有时还会失去耐心。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他们也有让别人惊奇的地方。这是我对学生的不尊重,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是苏霍姆利斯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师的原因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在不恰当的教育经验中徘徊,但是他善于思考,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对待每一项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工作上都报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他能够不断进步。并且如果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的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就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举例来说,你研究现在所做的工作跟将要取得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会因此更从容的走好自己的未来之路。
(中国大学网)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01-14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13
读《给教师的建议》04-27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7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3-17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13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8-21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01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2-02
《给教师建议》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