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上一次读后感应该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写的作文吧!800字的命题作文一直让我很头疼,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我要么用那些被同学们用滥的名人事迹论证,要么虚构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事记叙。中学时,我有三个语文老师,越高年级,老师的年龄也越大。老师让学生们写日记,还要评阅,青年老师免不了工作认真,不仅圈圈点点,还给点意见,说些鼓励。中年老师画优是常态,我那时还挺飘飘然,以为自己的原创多少打动了老师。最年长的语文老师,让我很敬畏,不是他的教学水平,也不是他的和蔼,而是他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兢兢业业,有一种虔诚的味道。
我不会写作文,我总是向别人说,我连主谓宾都是学了英语以后才懂的。听人说,陕西人十个里面八个是作家。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足以说明陕西人写作方面的才华。我们班里倒是有不少这样的"人物",
记得初一的火锅,针对他作文中使用的"撂",我非常不屑的说,搞的这么复杂,用"扔"不得了,他却说"撂"才能表达那种随意的感觉。一个字的严谨,佩服!他骂我都文绉绉的,说朽木不可雕也,什么什么的,至今下句我都不知道怎么说。我这个女子倒比她粗俗,说的都是大白话,直来直往,毫不客气。
高中有个男生,不是我待见的那种,他有点媚,细声细语,古怪中透着神秘。他喜欢看书,我知道他吸引我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那个贫瘠的年代,会经常收到邮寄的书籍。这些高中生中,大部分文章写的好的都是来自宝鸡县区的孩子,仿佛他们的情感比市里的孩子更细腻,更丰富。他们的很多人现在都在做文字工作,不用看文章,我知道他们的东西不会差。
一个读后感牵出了这么些过去的人和事,有点意外。开始正题吧!
追风筝的人,无数次从促销书摊上扫过这本书,但却没有拿起过它,可能我不对外国文学感兴趣的缘故。我这个人太浅,说出来的话也总会贻笑大方。就像我喜欢色彩绚烂的画作,但偏偏专家说,色彩比较丰富的画卖的会比较好,因为不懂艺术的普通人容易被色彩吸引。但是该说的还是要说。
我看过的书不多,非过目不忘,恰恰相反,就这几滴墨水也让时间冲淡了。所以,今天我乘刚看完追风筝的人,赶紧留下点痕迹,免得日后又想不起来。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为阿米尔所做的一切,不是主仆关系所能维系的,他说自己是阿米尔的朋友,即使阿米尔不承认这种关系,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对阿米尔好。哈桑和阿米尔的情感是岁月的积累,只不过阿米尔因自身懦弱不及哈桑能博得父亲的喜爱,以及哈桑的哈扎拉族的卑贱地位否认了他们的友谊。阿米尔每每愚弄哈桑,都被哈桑的愚忠所刺痛,最后的追风筝哈桑受到凌辱,而阿米尔眼睁睁的看着哈桑被强暴而怯懦的转身离开。阿米尔背负着这样的十字架,终于找到了解脱的道路。罪恶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积善而达到自身的救赎。
两人故事背后正是阿富汗社会的国情,外部侵略和内战让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哈桑儿子遭受的不就是那些战火中孤儿们的写照吗?这个曾经风俗淳朴的民族变得暴戾,让人闻风丧胆。各族的相互残害是不断轮回的报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追梦的人作文10-15
拼命追伞的人05-02
追梦的人优秀作文12-30
《追风筝的人》作文07-17
追风筝的人作文08-28
放风筝的人03-20
追梦的人作文3篇[荐]01-04
放风筝的人作文02-05
《追风筝的人》阅读心得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