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年级段式作文训练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年级段式作文训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段的内容形象化
段式作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扩大观察:由观察画面到观察生活,由观察静态的物件、景色到观察动态的人、事、活动等以认识生活、积累生活;同时,更要为学生提供形象鲜明、内容有趣的生活片断,尽量让学生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丰富感性认识,做到“有感而发”。两年来我们搞了贴图作文教学,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画,剪接拼贴涂色,再根据新组合的画面,运用学过的段知识进行段式训练,充分体现了作文课堂向现实生活延伸的形象化,恰到好处地促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其境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再现生活,初步形成了“做—想—说—写”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为写段训练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二、构段训练序列化
构段内容的形象化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构段训练方式的序列化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分析中年级教材的结果表明,段大致有五种方式:
(1)总分式构段;
(2)时序式构段;
(3)事序式构段;
(4)空间式构段;
(5)关联式构段。
我们的构段训练序列化是:
1.一课一得,模仿构段。
就是在阅读教学训练的同时授予构段规律,之后要求学生据此仿写一段话。如教学《课间十分钟》,重点学习第四段“丢沙包”,同时授给构段方式,告诉学生:这个活动写得具体是采用了“总分式”构段法,并且分述中既有层次,又有所侧重。学生理解后,趁机设计情境:让两个学生做“踩气球”游戏活动,要求大家仔细观察,再把这个情景仿照例文写法,按“攻击、躲避、踩破”的顺序有层次有重点地写成一个片断。由于学生有话可写,又把住了表达方法,段式训练取得了“短而快”的效应。
2.先扶后放,迁移构段。
指导学生分析段落范例,认识构段规律,读中仿写,这是“扶”;要求学生掌握读段知识,按照构段方法举一反三,这是“放”。先扶(指导学生从构段的内容上学习写段) ,后放(学生综合运用构段方法写段) ,构成了知识迁移,半独立构段能力得到了训练。
3.由内到外,独立构段。
小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有两个层次,一是“由师导通”,二是“无师自通”。一篇教材,一组教材,一册教材的段式训练在课内“由师导通”地“内化”下来,学生对带有规律性构段方式的认识,便转化为自身写段的“新质”。有了这“理性”的“内质”,再有阅历地逐步丰富,情感的不断升华,思维的渐进发展,学生对教师意识化要求的训练,加上自己“有感而发”的场景,就会独立地“我化”某个段落,这就是“无师自通”了。
三、段篇综合整体化
作文教学是具有整体性的。没有部分的整体,结构不明的整体以及没有整体的部分,系统不清的部分,都不符合整体原理。中年级段的训练是重点,是实现低年级写话向高年级写篇的过渡,因此,应当在练段的同时进行初级的篇章训练,以使段的训练不至于“孤军作战”,而是为篇章训练序列的需要服务,为实现作文整体性教学目标服务。其方式有:
1.扩段成篇。
就是把完整段扩展为内容具体的篇章。
(1)把段落写具体。如果说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是作文训练的第一阶段,那么,由言之有物到言之有情理,要求学生在立意上下功夫,由言之有序到言之有文采,要求学生在表达技巧,锻炼语言上下功夫,就是作文训练的第二阶段了。
(2)补充续写。就是对完整段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延伸,使之成为立意深刻、情节起伏的篇章。
(3)添头加尾。就是对完整段添加必要的开头和结尾,使之结构完整。如开头加上起因或时间地点,结尾添上结果或感想启发,使段成为结构完整的篇章。
2.组段成篇。
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对独立,又有某种密切联系的段加工组合为一个整篇。这是从段的外部联系而言的。
(1)据序综篇。
(2)片断构篇。一个篇章是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学生“化整为零”,把每部分当成一个相对的独立段进行训练,然后按其各部分顺序构合成篇。如写《石梅湾参观记》,我们先引导学生进行《踏滩》《远看石梅》《海边见闻》的练段,再按“空间式构段”顺序,将以上段落构合成篇章。
(3)乱段构篇。这是在训练学生乱句组段能力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实质上训练构段组篇的逻辑思维能力。
(4)依纲作篇。先指导学生围绕习作目标,共同讨论提纲,做到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并注明详略,再要求学生按照提纲顺序写成篇章,开头、结尾要简单写,中间部分要分层次写,做到重点突出,过渡自然,文通意达。
【中年级段式作文训练】相关文章:
学习能力的阶段式提升杂文07-18
未完成的两段式作文11-06
未完成的两段式作文04-30
初中年级的作文07-15
小学中年级作文辅导05-06
小学中年级作文要求05-06
未完成的两段式作文经典(2篇)11-27
有你真好片段式作文(通用26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