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元宵作文7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元宵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1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也是其中之一。元宵中的“元”字,表示开始的意思,一年之始为圆月。“宵”字是指夜。所以说“元宵”的含义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听奶奶说元宵节的来源有许多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与道教有关。道教信奉“三官神”传说“三官神”各有自己的生日。其中“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据说:天官主管向人间赐福,于是人们便兴高采烈地在这一天给“天官神”过生日,祈求“天官赐福”。
在元宵节,家家都会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有煮和炸两种做法。我喜欢煮元宵,加上一点清水,把元宵放进去,再加点冰糖,这样元宵又软又糯,汤汁还甜滋滋的,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元宵节我们一家人不顾天冷风大,就上街看灯了。街上的灯可真不少!各式各样的灯大放异彩,元宵节灯会不仅仅是灯的海洋,而且是人的海洋,无数的灯和无数的人聚在一起,使得元宵节的灯会更是热闹非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是越来越多,节庆时我们的社区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表演时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观众不时爆发出尖叫声和喝彩声,更增加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我喜欢这个既快乐又温馨的日子。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2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的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3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元宵节。吃完晚饭后,趴在窗台上看烟花,烟花千姿百态,把夜空布置得十分华丽。在定睛一看,那一闪一闪飘向远方的黄色火焰是什麽?哦,那就是孔明灯。
我赶紧穿上衣服,跑下楼去。来到了公园,认可真多呀!有的人提着灯笼;有的在点烟花;有的在看烟花;有的在放孔明灯。整个公园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孔明灯是今年元宵才兴起的,看着那在天空中渐渐升高的孔明灯,就像是中所说的,是人们将心中的想念寄给天上的亲人的灵魂。孔明灯忽明忽暗,陆陆续续地升上天空,抬头看着天空那些远去的孔明灯,不禁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地震来的很突然,在一瞬间夺走了8万余人的生命呀!而大多数都是和我们年龄一样大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开心心的'过着节,可他们呢?是否也在天堂中享受这份快乐?而灾区的人们是否也在开开心心的过着节?是否也在放着烟花?是否也在吃着元宵?我好像明白这孔明灯的意义了。在喜庆的氛围中,我们也不忘将我们深深的哀思通过这小小的孔明灯寄托给天堂那些同胞的灵魂们。如果它落到了灾区,也希望它能向灾区带去我们的祝福和慰问。虽然我们大家都在开心的过节,但心中还是牵挂着你们——我们的亲人。我也买了一个孔明灯,拿在手中,仰望天堂,心中默念:天堂里的亲人们,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场灾难,陆地与天堂之间只隔了一堵墙,思念会通过这小小的孔明灯,穿透黑暗,引来阳光。默念罢,我放开了手中的灯,看他徐徐升上天空,渐渐消失,我想消失代表天堂的亲人已经收到了吧!
夜空中的孔明灯越来越多,孔明灯啊!愿你载着我们的寄托,永远栖落在天堂里亲人的身旁。也希望你能让灾区人民重鼓信心、重建美好家园。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4
不知不觉的,年过去了,又迎来了元宵节。一大早的,妈妈就忙着包饺子,煮汤圆,今天的伙食格外的好,因为今天不仅是元宵节,还是姐姐假期的最后一天。
饭后,我和妈妈准备好去送姐姐回学校,顺便欣赏一下烟火,体验一下元宵节的`气氛。在爆竹声中,我们启程了。
坐上公交车,我透过窗子向窗外的天空望去,今天的星星并不多,稀稀零零的,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两颗。因为今夜有比他们更美的饰物来点缀夜空----烟火。想着想着,天上已开始绽放烟火,先似流星一般冲到夜空中,在一下子绽放,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我已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绽放的烟花,有的似艳丽的牡丹,绽放出一片五彩斑斓;有的似昙花一现,以一点为中心爆炸出彩色的线条,又像星星一样消失在夜空……
看着看着,已有几件熟悉的建筑映入眼帘----到站了。我们下了车,又目送姐姐上了另一辆公交车,才起身准备回家。没走几步,在不远处又有绽放的烟火,这次的却比上次的有些不同,它小巧玲珑,夹着长长的,彩色的尾巴冲向夜空,在正准备下落的瞬间点然,发出耀眼的白光,照亮小半边天,有转瞬即逝,忽然间没了踪影。还未等你缓过神来,另一支则是又一次冲向天空,一支接着一支,让人目不暇接,只得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我想:既然来了,又为何不能在这多停留一会,享受这不同于城市的灯红酒绿的烟火呢?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5
今天是元宵节,下午我看见妈妈在包饺子便央求妈妈让我也参加包饺子,妈妈同意了。
我洗干净手后,便拿起饺子皮,另一只手则拿着勺子在盆里挖出馅,放在饺子皮上,然后把饺子皮对折,用力一捏,再把其余部分的皮重复在一起捏好,这们一个最容易、最普通的饺子就诞生了。
我连包了几个容易的,发现妈妈包的饺子中间有一些突出的褶皱,十分美观。于是我又学起妈妈的包的饺子来。我先在最中间捏一个长长的而又突出的褶皱,再旁边又多捏四五个褶皱,这样一个有五角星的尖儿,又有太阳的半个身体的饺子真是个“二不像”的'饺子。
接下下来,妈妈又教我来包,像她的饺子一样挺着腰身上刻满十多条褶皱。步骤是先将饺子皮从中间捏合,再分别从左右两边捏褶皱,每边都捏上四五个褶皱,这样一个饺子上就有八到十个褶皱
,看起来虎背熊腰的,雄赳赳的。但一轮到自己做时,却不像妈妈做起来那样的简单,却像打败仗的将军,丧气消失了,几个饺皮我是勉强过关了,但妈妈看出我有些泄气的样子,鼓励我说:“别灰心,多练习就熟练了,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根本不会包饺子了”。
妈妈夸奖我说:“今天你第一次包饺子就学会了两种包法,真不简单”。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6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春节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春节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必过,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词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史上最热闹的节日,人们在一起快快乐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人们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初中生元宵作文 篇7
浙江省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 章 可指导老师 王笑君
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春节、端午……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当然少不了吃汤圆,听说这名字还有个故事呢: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它叫作“元宵”。后来袁世凯觉得很不吉利——“元宵”的谐音不就是“袁消”吗?他当了总统还想当皇帝呢!于是,他就下令把“元宵”改称为“汤圆”了。
汤圆的馅子有很多种,甜的有红豆、芝麻、绿豆等,成的有鲜肉、海鲜等,就看你自己喜爱什么口味了。
元宵节那天,妈妈煮好了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妈妈大叫道:“小心点,别烫着!”我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黏黏的、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吃完晚餐,我和爸爸妈妈一行六人一起去月河,梅湾街观赏花灯。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
到了梅湾街,啊,那里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忽然,一个“导弹”“嘣”的一声飞向天空,在夜幕衬托下绽开,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才消失。一会儿,又有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义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
走过梅湾街,我们又来到了古老的月河街,这里举行着猜灯谜、观彩灯等活动。啊,彩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有叮爱的兔子灯、漂亮的孔雀灯、威武的狮子灯等,让我们左顾右盼,应接不暇。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个个笑逐颜开,满脸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神情。我恍惚觉得自己在做梦,叮这的的确确是身临其境。元宵节多开心啊!
这篇文章犹如一个小型的“元宵博览会”,为我们描述了元宵节的众多文化习俗。首先是“元宵”变“汤圆”的有趣故事;接着写元宵吃汤圆的家庭场景;然后按方位顺序,带我们一起到梅湾街看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到月河观赏五花八门的彩灯,让我们共同分享着元宵佳节的快乐。
特别喜欢小作者富有童趣的语言,全文都是一个个富有节奏感的短句,时而惊疑,时而赞叹,时而沉醉,让我们似乎都可以见到小作者开心跳跃的身影。这就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语调!虽然感觉小作者描写的事情似乎有些多、有些杂,可以再适当精简,抓住其中一两点作深入描写,但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由衷快乐,使本文总体上称得上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所以,写文章一定要说真话,写真事,表真情哦!
【初中生元宵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元宵作文08-16
关于初中生元宵作文9篇11-16
初中生元宵作文合集5篇11-19
【实用】初中生元宵作文4篇11-18
精选初中生元宵作文合集六篇12-08
关于初中生元宵作文6篇11-15
实用的初中生元宵作文3篇11-17
精选初中生元宵作文合集6篇11-17
精选初中生元宵作文合集八篇12-01
实用的初中生元宵作文四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