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反思我的教学生涯
反思我的教学生涯
? 在有些人眼里,我现在可能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师了:教学上有一点成绩,业务上有一些荣誉,学校里有一点位置,还能经常出去讲讲学。但是,在1992年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我却干得很差劲,先后受到了学校的三 ... 在有些人眼里,我现在可能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师了:教学上有一点成绩,业务上有一些荣誉,学校里有一点位置,还能经常出去讲讲学。但是,在1992年参加工作后的头几年,我却干得很差劲,先后受到了学校的三次”处分”:第一次是我带的班级上高三时把我换下来回到高一,第二次是在岗位聘任时给我一个试聘的警告,第三次差点把我调离教学一线,安排到后勤干职员。
从坐不住到坐下来
究其原因,当时我坐不住。在大学期间,我就喜欢交友,痴迷书画,毕业前夕还举办过个人书画展。参加工作后,当时县内外书画界的朋友我几乎都认识,经常出去“以文会友”。班级管理一是靠不上,二是没经验,三是脾气好,镇不住,所以后果可想而知。教学方面,学生们一直都喜欢我的课,自己也一直引为自豪,但就是不出成绩。经过反思,我逐渐认识到:自己一直非常追慕大学期间给我们上课的那些名师,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神采飞扬,妙趣横生。因此,就刻意追求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了课堂的实用性和扎实性,结果成了“花拳绣腿”,偏离了教学的本位。
头三脚没踢开,结果挨了“三脚”。这人真是丢大了!郁闷至极,曾经借酒浇愁,曾经想调动工作,曾经跟潮流练气功想找点寄托,但是现实必须面对,浪子回头吧,退出朋友圈!实际上也没脸在朋友圈混了,把心收回来,老老实实研究业务:把近五年的高考题扎实做一遍,看看教学的方向;把课本仔细推敲一遍,想想教学的要求;把近年的杂志报纸找来阅读思考一下,改改教学的方法;把大学相关的专业书籍拿来再重温一遍,夯夯教学的根基;把老教师们的课虚心听几遍,学学教学的经验;经常邀请领导和同事们听听自己的课,找找教学的毛病。蹲下身子干了几年,1997年有起色了,取得了全市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这在当时重理轻文的大背景下还是不错的。当年,全市的高考备课会在我校召开,我被安排讲了一节公开课,获得了较高评价。以后,又接连在市里的各种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了四次公开课,大家开始逐渐认可我,学校也开始让我连续送毕业班了。
从一穷二白到初具规模
因为之前“劣迹斑斑”,教学上的各种评比活动也一直与我无缘。工作八年后,才有机会参加优质课评比。那时候,我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始,课堂教学非常大学网注重问题型、探究性。有学习,有实践,有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大变化,在县、市优质课评比中先后取得第一名,2001年又荣获全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名。此后几年,顺风顺水,省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但是,一次活动却意外地打击了我的自信。
2004年9月,省教研室选派我和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去安徽参加全国说课比赛。因为比赛是现场抽取课题,我背了足有50多斤的书籍资料,信心百倍地冲着一等奖去了。但是,结果却是二等奖。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与全国各地的高手相比,发现自己的差距有二:第一,教学积累很不够。钟红军老师给我很大震撼:当是高中历史旧版本的五本书一百多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她的笔记本电脑中都有成品或半成品,而我却手中空空。比赛抽到的课题只写第几册、第几课,她能马上一一说出分别是什么内容,而我却得回去翻书。第二,信息技术太落后。很多选手都是提着笔记本电脑只身去参加比赛,备课时需要的教学资料可以让在家的同事发邮件,而我当时什么都不会,学校就让韩亮老师陪着我到处“南征北战”,课件也是现场制作,更不用说课件资料的积累了。
从安徽回来后,我就决心一定要补上这个差距。开始跟其他老师学着制课件,用自己的“二指禅”开始打印教学设计。迁入新校之后,教学条件改善了,用课件上课逐渐成为习惯,微机操作技术也逐渐提高。随着课改新教材的更新,从头开始积累电子版的教学设计也有了时机。这个过程中,我和历史组的同事们一起分工合作,逐步建设起高中历史全部的课件资源,并在两次修订的基础上,编写出高中全部的教学设计,印成了《落实课标讲义》,这不仅有利于集体备课,还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2007年,全国最大的历史学科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为我开设了“刘庆亮新课程专辑”,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世界,网站在传播我教改成果的同时,我也可以及时获得全国各地一线的教学资源了。
现在,通过网站包年的方式,历史组的老师们都已经能够享受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便利了。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源头活水,也进一步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氛围,为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2007年高考我校文综学科荣获全市第二名,三个级部的历史备课组当年全部被评为学校首届“优秀备课组”;2008年高三历史备课组被评为“全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暑假教师业务培训活动中我校历史组被评为“山东省校本教研之星”。近五年来,全市连续三届的历史优质课比赛第一名分别被我校的王淑明、袁满、刘伟老师夺得,他们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同时,在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邹平名师等多项评比活动中,历史组的老师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此,鲁冲校长总结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从课内到课外
2004年,山东省作为四个实验区之一,首批进入课程改革,我们也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此之前的几年里,由于我在全省的几项活动中崭露头角,省教研室接连给了我三项任务和荣誉:一是2005年推荐我执教《孔子与老子》的示范观摩课,授课光盘放入岳麓版新教材培训包,在全国实验区发行;二是2006年推荐我参加了岳麓书社组织的“新教材培训专家团”,赴全国实验区做巡回报告;三是2008年选拔我参加了“山东省教学改革骨干教师团队”。
说实在话,这些任务分配给我时,虽然也有一些高兴,而更多的是诚惶诚恐!众所周知,上好一节优质课容易,但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不容易;当一个称职的授课教师容易,但像那些真正的专家那样挥洒自如、深入浅出地讲上一天,甚至是两天,对一个中学教师而言,那差距绝对不是一半点儿。没办法,只好下大气力“恶补”了。近两年多来,所有的寒、暑假时间我几乎都是在办公室渡过的。其次,我觉得自己的立足点是教材、教法的分析与交流,但这还仅是“术”的层面,从课改一线教师需求的角度,还要有“道”的层面,在培训中要对学术发展、课程改革也有所涉猎,我应该尽量把这些年读书阅读和课改实践的一些体会与思考穿插进去,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大家听了才会满意。实践证明,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在沈阳、哈尔滨、开封、大连、丹东、锦州等地的十几场报告,很受当地教师的欢迎。培训活动结束后,他们还经常发邮件、打电话和我继续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体会到: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永远无法进入游刃有余的境界。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是在思考基础上的深层次的阅读。读书,是一种文化存款,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会成为自己一生精神丰盈的储蓄。读书,有时候不仅仅是功利色彩的功课,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独坐一隅,独品一茗,独探一心,独悟一理,这实际上是在喧嚣的世界里找一个港湾,让自己的心灵尽情地舒展和徜徉。今后,我将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前行!
【反思我的教学生涯】相关文章:
《我选我》教学反思04-02
我选我教学反思10-26
我选我教学反思04-28
《我的太阳》教学反思04-02
《我的理想》教学反思04-14
《我的影子》教学反思04-09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04-11
我的家教学反思01-03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12-20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