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朱熹的-自得-思想
39?????????????????????????????????????????????
朱熹的“自得”思想
朱汉民周之翔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并对此有历经多年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朱子关于自得的摘要:朱熹十分重视治学过程中的“自得”
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自己之得、得之自身、自然而得之于己等多重意蕴。朱子主张的自得论是其一生研习圣贤之道的原则与方法,在其思想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朱熹;自己之得;自然之得
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1)06-0039-05
为学之道,贵在自得。朱熹深谙治学之道,对学贵自得有深入的思考和体会。这一点,陈荣捷先
①本文力图在陈先生文章的基础生亦注意到,曾有专文驳正美国与日本学者对朱子自得思想的误解。
上,全面揭示朱子自得思想的内涵,为进一步理解朱子的治学方法及其理学思想提供一个视角。
一、学与自得:从朱子的临终遗言说起
:南宋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五夜,朱熹为学生们讲授完张载《西铭》后,交代说“为学之
要,惟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积累日久,心与理一,自然所发皆无私曲。圣人应万事,天地生万
”初八日,又对学生们说:“误诸生远来,然道理只是恁地,但大家倡率做些艰苦工夫,物,直而矣。
”初九日中午,朱子即辞世,时年71岁。这两段话,就是一代学问大师须牢固脚力,方有进步处。
留给学生和后人们关于如何做学问的遗嘱。平心而论,这个学术遗嘱太平常,不如佛家大德高僧留下的偈语,可以让人们恒久地琢磨、思索、猜测,且一旦猜中,将被允许进入佛家真如境地。然而,审视朱子一生的治学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朱夫子不吾欺也,这两段话,确实是其一生所持守的为学法
,“毕力钻门。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学术成就,的的确确就是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了这个方法
研,死而后已”(《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59)。
仔细分析,第一段话的含义有三层:其一,为学最紧要、最重要的,就是每件事,无论大小远近,只要是自己碰到的,都要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辩明其中的是与非,坚持是的,而彻底去除非的,不犹豫,不苟且。其二,时时刻刻且长期坚持这个工夫,就会累积起来,达到自己的心与天地万事万物之理合一的境界,那时,自己所思所虑自然都会至公至明,纯粹至善,不会再私欲丛生。其
,也就是说无思三,圣人处理所有的事情,天地生养万物的道理、路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直”
虑、无造作、无安排,都是自然顺理而为的。总的来说,即普通学子为学之道,如果能长期坚持作者简介: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周之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专业
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
①,不过,陈先陈荣捷先生在《朱子新探索》一书中,指出朱子解《孟子·离娄篇下》第十四章之“自得”为“自然之得”
,而并不以揭示朱子关于“自得”的全部意蕴为意。陈荣捷:《朱子解自得》,载《朱子新探索》,生意在阐明朱子解孟子之“自得”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333-335页。
“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的工夫,最终会到达心与理一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人的最充分的自我实现。那么,这个工夫又从哪里下手呢?第二段话,讲的就是下手、起步的道理,那就是“牢
,步步踏实,步步走稳,这样才能真正用上力往前进。可见,朱子在此是用了极明白、极平固脚力”
实、极简洁的语言,极确定的语气,向学生们传授了自己毕生治学自修以优入圣域的体会与经验。并传递了一个观念,即儒家由凡入圣,只有平实一途,绝无秘诀与神通。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遗嘱实际上就是朱子学贵自得的主要内涵。朱子认为,所谓学
,即是到达“心与理一”、“所发皆无私曲”的圣人境界、天地境界,而到达这个境贵自得之“得”
界,是一个通过牢固脚力、切近切实下艰苦工夫、长期积累、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现存史料来看,朱子较早探讨学与自得的关系,是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任同安县主簿兼
,其中写道:主县学时。这一年,他整顿县学,更建同安县学四斋,并作《四斋铭》
礼云乐云,射御数书。俯仰自得,心安体舒,是之谓游。以游以居,呜呼游乎!非有得于内,孰能如此其从容而有余乎?
。第二年(1155)在与两位县朱熹向县学生们提出为学的目标,即“有得于内”以“俯仰自得”
:“夫学,期以自得之而已,人知之、不知之,无所与于我也。”“学之道非学生员的通信中,他指出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39)汲汲乎辞也,必其心有以自得之,则其见乎辞者非得已也。
如果说,朱子早年对为学自得的理解,主要是指为学目标贵在自己有得,且所得当是艰苦学习而得,那么10年后,朱子在同朋友们论学时,已深刻地意识到,为学自得还有一个重要内涵,即其方式必须是自然而得。他在隆兴二年(1164)写给柯国材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为学自得是自然而得,并再次指出了为学的自得之道,他说:
大概读书且因先儒之说,通其文义而玩味之,使之浃洽于心,自见意味可也。如旧说不通,而偶自见得别有意思,则亦不妨。但必欲于传注之外别求所谓自得者而务立新说,则于先儒之说或未能究而遽舍之。如此则用心愈劳而去道愈远,恐骎骎然失天理之正而陷于人欲之私,非学问之本意也。且谓之自得,则是自然而得,岂可强求也哉?今人多是认作“独自”之自,故不安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39)于他人之说,而必己出耳。
朱子对为学自得的方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坚持,更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的治学之路是不计功程、牢固脚力、做艰苦工夫以自然有得。又10余年后,朱子在48岁时完成的《孟子集注》中“君子深
:“有所持循,以俟乎默识心通”,“潜心积虑,悠游厌饫于造之以道”章注释中提出了一条自得之道
。从20多岁到40多岁学问成熟,可以看到朱子的治学之路是一贯的,这其间”而“自然得之于己”
条治学之路与本文开头所引朱子的学术遗嘱相对照,除了遗嘱的语言表述更清晰、更简练,语气更决然、更坚定之外,两者是高度一致的。
朱子一生都在关注治学与自得的关系,从为学自得的目标到途径,逐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既有对于前贤的自得思想的继承,更有基于时代背景和自身研习儒家之道的体会而形成的新的见解。
二、自己之得与得之自身
朱子认为,在儒家往圣前贤那里,治学与做人是合一的事情。因而,朱子主张,治学当效法先圣先贤,也就是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要以提高自己的人生觉悟、道德修养和处世能力为目标,将自己天赋的德与能充分发掘与发挥,实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最大价值。亦即实现《大学》之道,由“明明德”而“新民”,至“止于至善”。朱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诠解和实践“学贵自得”的。
》“自得”的诠释中,一个含义是指主体性意义的“自己之得”。“自己之得”是朱子对《孟子
,“人知之、指为学目标的主体性问题。朱子在20多岁时,即已特别强调为学的目标在“期以自得”
。(《朱子语类》卷27)朱子认为为学就像天天要吃饭一样不能间断。他告不知之,无所与于我也”
:“学者初做时,固不能无间断。做来做去,做到彻处,自然纯熟,自然光明。如人吃饭相诫学生说
”为学也是为满足自己的内在大学网需求,因而是为己之学。另一方似,今日也恁地吃,明日也恁地吃。
,“自己之得”又是指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朱子认为,儒家为己之学过程也必定是“自己之面
”。“自己之得”是要解决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即通过“自己做出来底一般”以实现为学过程得
:“盖开导虽假人言,得处须是自得,人则无如之何也。”当然,在朱子看来,的主体性。他明确说
,他说“须逐段所谓“自己之得”是有许多环节或层次的。如读书自得,朱子认为首先要“自记得”
;其次要深思,要“自见得”;再次要践履,要“自理会得”。这读教透,默自记得,使心口相应”
,才能实现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样,在不同环节中坚持“自己之得”
》“自得”的诠释是指为学工夫应“得之自身”。从朱子对“自得”的论述其次,朱子对《孟子
来看,其“得之自身”思想包含着双重含义。
其一,从为学工夫的方向上看。在朱子看来,前贤言“自得”最为精粹的是程颢,所以在《论孟精义》中,关于孟子“自得”之说的解释,他选取的七条全是程颢的解说。他特地选取了程颢之:“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在此,程颢不仅提出了“学贵自得”的命题,也提出言
了自得是“得于内”还是“得于外”的问题。所谓得于外,是指在自身之外,另求一个道理;而得于内,则是指道理不必外求,都在自家身上。南宋理学家都强调学贵自得,而且都主张当得之于内,
,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具备于人之一心。所以通过师友讲朱子、象山皆如此。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
学来获得道理,所得到的,恰恰就是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所以,所谓自得,最终只是得到了真实的纯粹至善的自我本性而已。朱子强调说:
学,则处事都是理;不学,则看理便不恁地周匝,不恁地广大,不恁地细密。然理亦不是外
。“尧舜性之”,此理元无失;“汤武反之”,已有些子失,但复面硬生道理,只是自家固有之理
其旧底,学只是复其旧底而已。盖向也交割得来,今却失了,可不汲汲自修而反之乎!此其所以
(《朱子语类》卷117)为急。
朱子认为,圣人与常人出生时禀受的理相同,只是气以成形时,常人禀得清浊不齐之气,自己的本性常为物欲所遮蔽,因而不能识得自身德性的光明、纯粹与完备,以至于常常迷失本性。故而必须通过不断地向圣人学习,熟读经典以求圣人之心,身体力行,以圣人为标杆来恢复自己的本性。所以,向圣人学习,师友间讲习圣人之道,正是向自己身上求道,因而也是内求而非外求。
其二,从儒家为学工夫的实践性特色来看。朱子认为,学者学任何道理,最终是为了自己在生活
:“学是实践中运用,能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这才是真正自得。在《四书或问》中,朱子说
”可见,在朱子这里所谓德,就工夫上说,一理,则必是理之得于身也。不得于身,则口耳焉而矣。
方面就是得之自身,另一方面则是将学到的道理用来实践,而且能做得到,才是自己真得了这个道
。“得之自身”在这里强调的是践履工夫。理,才是德
,还是指为学工夫的“得之自身”,均是希望通过从自己身无论是指为学主体性的“自己之得”
上得到天地万物本原之理,从而到达圣人境界、天地境界。儒者为学的最高目标,在于获得与圣人和
,“心与理一”,“所发天地同一的大本大原之理,实现精神与伦理道德的自由,即朱子临终所交代的
。只有这样,才能“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皆无私曲”
、“民胞物与”的抱负与人生价值,实现对人的此在的超越。作为儒者胸怀天下
三、自然而得之于己
朱子在和学生的谈话以及和朋友、门人的通信中多次论及“自得”当“自然而得”的问题,从孟子的本义来看,更多的是强调“得道”的主体的自觉性,即自己得道。但从“深造以道”的语势
来看,也强调了所得是经由艰苦努力而得的真知灼见。
:“学必根原,如性自得,物来能名,事来不惑,君子好之,东汉学者赵岐揭示这段话的意蕴说
”赵岐这个解释强调了为学必须穷根究原,艰苦探索,从而获得真知灼见,朝益暮习,道所以臻也。
并特别解释自得是如性自得,即所得的知识与道理能牢固到像自己的本性一样,像是天生就有的一
:“深造之者,进而样。实际上,除了强调得之深,也强调了得之坚实、牢固的意义。朱子则注释说
。”“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乎默识心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
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所
”藉者深,则日用之间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
这条注释,体现了朱子注释四书的典型风格:语言洗练而讲究,语义圆融完备,既揭示出文本本意,又发掘了原文未言但暗含的意蕴,甚至还修补了原文义理上的不足以及缺陷,使之不至于误导后
。《孟学,同时还要附上历代学者特别是宋代学者最为精粹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心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一语还未尽善,“语势稍倒”,将语义子》此章,朱子在和学生们的讨论中指出
重心落在了“以道”上,使“深造”显得轻了,实际上“道”只是“深造”之具。当然,朱子决不认为孟子此章的义理有丝毫不妥,实际上,他非常重视其中“深造以道而自得”的思想,这一点,从《语类》所载朱子和学生们的讨论,以及《朱子文集》中朱子的杂著与写给朋友、门人的书信中都可以看出。
,揭示了为学自得的方式是自然而明白无误的是,朱子在此以“自然之得”解释孟子的“自得”
,正是从消极面指出孟子“自得”乃无而得之于己。他所引程子的话“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
。在《四书或问》“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章中,朱子更是详细安排布置的“自然而得”
阐述了自然而得的意义所在,他说:“(理)不可强探而力取也,必其深造之以道,然后有以默识心
”又申说“自然得之”的含义:“必也多致其力而不急其功,必务其方而不躐其通,而自然得之也。
”接着,他阐述“自得之”与“居之安”的等,则虽不期于必得,而其自然得之,将有不可御者矣。
:“未得之,则固无可居之地;得而不出于自然,则虽有所居而不安。”只有得之自然,逻辑联系说
,才会如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舒适自便,眷恋不去。才能“理之在我者,吾皆得以居之”
同时,朱子也在“自然得之”后加上了“于己”二字。朱子认为,孟子的“自得”首先强调的
,而得于己则是“自得”的应有之义。这是因为,孟子本文两次说“君子欲其自得之是“自然而得”
,在“自得”前都加上了指代君子的“其”字,如果再将“自得”解释为自己之得,显然语义也”
重复。解释为“自然之得”不仅文从字顺,而且也能与“深造”相呼应。王夫之即指出“‘本文深
,语相呼应。深造之功,正与自然之得相应。”完全赞同朱子之解。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
不可否认,朱子对自得的解释,与孟子本义稍有出入,朱子更多强调了得之自然的义涵,而孟子旨在强调自己之得。但朱子的解释却绝非对孟子的曲解或误读,准确地说,朱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得”的诠释,使孟子的自得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了。陆九渊及其后学因倡导“自得之学”,以致主张抛开儒家经典及其传注,直接体味圣人之心的空疏学风和狂禅气息。对此,朱子直截了当批评说:“若陆氏之学,只是要寻这一条索,却不知道都无可得穿。且其为说,吃紧是不肯教人读书,只恁地
”所以,朱子必须将自己摸索悟处。譬如前面有一个关,才跳得过这一个关,便是了。此煞坏学者。
:“尝与金溪辨‘义外’之说。的“自得之学”与陆九渊区别开来。朱子在分析他们二人的差异时说
某谓事之合如此者,虽是在外,然于吾心以为合如此而行,便是内也。且如人有性质鲁钝,或一时见不到;因他人说出来,见得为是,从而行之,亦内也。金溪以谓,此乃告子之见,直须自得于己者方是。若以他人之说为义而行之,是求之于外也。遂于事当如此处,亦不如此。不知此乃告子之见
”应该说,朱子以“自然而得”解“自得”,此“自然而得”就包括了“内”与“外”两个方耳。
面,并且将“内”与“外”结合起来。这种“事之合如此者,虽是在外,然于吾心以为合如此而行,
,即可表述为“自然而得”。这样,朱子的“自得”既不失缺孟子强调自己要便是内也”的“自得”
,其新的解释也能支撑孟子下文所说的“资得的本义,其“自然而得”可以区别陆九渊“自得之学”
”、“居之安”与“取之左右逢其源”等意义。之深
朱子十五六岁即开始读二程及其弟子的书,因而,可能很早曾体会“自得”中自然之得的含义。无论是从朱子“俯仰自得,心安体舒”的思想来看,还是考察他在二十五岁时提出的由先儒之说(二程及其弟子们)以逆圣人之志,均可发现他明显具有“自然之得”的思想萌芽。如果比较朱子与前代儒家学者的思想,可以发现,学贵自得是北宋以来理学家们所共同推崇和遵守的治学法门。但朱子在治学中发现,许多儒家学者对儒家之道信仰不够坚定,甚至投入释氏的怀抱,阳儒阴释,突出的
”“必立己说”、如张九成、陆九渊等。而追溯这些学者的治学之路,朱子发现他们大多有“立己自是
“不肯教人读书”的毛病。而这个特征正与禅家宗“一闻千悟”“一超直入”的修习道路有关。因此,朱熹开始全面批评同代学者为学强求自己之得,务于谈奥谈玄的治学之道。同时,亦开始阐述自得必得之自然的思想,从而在儒学史正式确立了一条不同于佛道而可与佛道之方法相媲美的真正属于儒者的治学之路。
四、自得论与朱子其他思想的关系
细读朱子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为学自得在朱子的思想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朱子的众多学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略举两条如下: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关系。在朱子的思想学术中,“格物致知”论十分重要。从表第一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为学之道是两条不同的认知路线。“自得”是得之于己,“格物面上看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为学之道是统一的,致知”是得之于外。其实,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
“格物致知”的结果就是“自然而得”。《大学章句》格物补传中,朱子提出了一条治学之道:“学者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于万
”在这里,朱子明白描述了用力格物之久后的功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效:豁然贯通,见得事物之理与自心的全体大用。我们发现,所谓“豁然贯通”就是“自然而得”的另一表述。朱子的豁然贯通其实就是指主客贯通、一理与众理贯通、吾心与万物贯通、体用贯通等。而其“自然而得”也正是指主客一体、内外贯通、物我两得,而非道家的物我两忘。
,“自然而得”是就认识论意义而言,义利之辨则是就道第二,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一般来说
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而言。但是,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也统一起来。初看起来,“自然而得”与“格物致知”一样,是认知工夫。但是,“自然而得”强调“然必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自然达到内在本性的状态,故而是和道德修养相通的精神境界。
义利之辨是宋儒理学的重要课题,朱子的道友张栻就从“自然而得”的角度对义利之辨提出新
,“义”应该是“无所为而然者”,也就是“自然而得”的意思。“利”则是“有的解释,张栻认为
,相当于大程的“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朱子为张栻作《神道碑》时感叹地说:所为而然者”
“呜呼,至哉言也!其亦可谓扩前圣之所未发。”(《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89)后来他一直对张
:“每诵南轩张公‘无所栻从“无所为而然”和“有所为而然”对义利之辨提出新的解释赞叹不已
”因此进一步说明“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可以统一起来。为而然’之语,必三叹焉。
、“所发皆朱子认为不安排计度,不立功程,锱积铢累,循序渐进,以求自然而得“心与理一”
无私曲”境界的治学方法,就像自然界的树木花草的生长,皆由渐进,是天理本然,循此方法而治圣人之学,才是吾儒的为己之学,反之,则学必无所得,甚至将坠入异端邪说而不自知。
责任编辑:张利明
【朱熹的-自得-思想】相关文章:
朱熹晚年思想04-27
朱熹的民本思想05-02
朱熹思想与佛禅04-28
论朱熹的仁学思想04-28
朱熹为民思想及其影响05-02
朱熹盐业管理改革思想初探04-29
康熙帝对朱熹治国思想的继承04-27
朱熹以理学为精神内核的服饰美学思想05-02
简论朱熹赈济救荒的社会福利思想与活动04-29
朱熹思想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