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工作

时间:2023-05-01 02:09:27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工作

【摘〓要】 民工子弟校班主任工作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应该摒弃对学生偏见,客观认识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使得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 民工子弟校,偏见,班主任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TER2011-004)研究成果。   最近十年,越来越多适龄入学的民工子弟随着父母来到大城市,他们被称为流动儿童。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户籍的限制,这些流动儿童无法与流入城市当地的孩子一样,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接受教育。于是,很多城市涌现了大量的民工子弟校。   民工子弟校肩负着双重任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流动儿童)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这双重任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前者是作为教师所必须承担的育人任务,后者是教育所必须承担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任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这两个任务又主要地落在了班主任肩上。但是,面对这群与众不同的教育对象,很多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束手无策:很多在一般学校中很凑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这里却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何做好民工子弟校班主任工作成了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   要做好民工子弟校班主任工作,首先是要做到对教育对象没有偏见,然后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客观了解具体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出发开展教育。   一、纠正对民工子弟校学生的偏见   当前,社会上对民工子弟校学生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例如多数人认为民工子弟校学生在学习上或能力发展水平上均不如当地学生强。这些认识都是不客观的。2011-2012年笔者指导学生对上海市民工子弟校(A校)、成都市民工子弟校(B校)和成都市一般学校(C校)的五年级学生开展了调研,发现民工子弟校学生在阅读能力和习惯方面与一般学校学生持平,并无明显差异。   Q1:你喜欢读书吗?(%)   Q2:你www.unjs.com常去图书馆(图书室)看书吗?(%)   Q3:你看完一本书后能重新讲述这本书里的内容吗?(%)   Q4:你做完作业后习惯阅读课外书吗?(%)   数据表明,就“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这一问题,农民工子弟学生与一般小学的学生各有优势。   Q1、Q2反映出农民工子弟小学学生(A校)同样对阅读持有浓厚的兴趣,相较于B、C两所学校的学生出入图书馆的频率更高。   Q3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都能完全复述出书中内容,三所小学学生情况大体相同。   Q4主要调查学生养成的阅读习惯,三所小学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较理想化教育结果还有一定差距,A校学生情况逐步向B、C两校学生靠拢。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问题同时存在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和一般学校,两者均需要教育者持续的关注与培养。   也就是说,民工子弟校学生与一般学校学生相比较,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是落后的。当教师接受了那些不合理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确定适合学生的教育目标,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抛弃社会上对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种种偏见,用客观的态度,正视民工子弟校学生,认识学生的优缺点。   二、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特点   民工子弟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体现在下面这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民工家庭往往无法给孩子提供健全的家庭教育。一般情况下,家长的工作都比较劳累,很少时间照顾孩子或者与孩子交流。而且,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现象也是客观现实,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难以给孩子高质量的教育。这导致了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本应在家庭生活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例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这样就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因为学校教育必须给学生“补课”,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学生入学前的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的家庭来自五湖四海,他们随父母流动到大城市的情况非常复杂,因此,他们在幼儿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学生在家乡上的幼儿园;有些学生在本地城市上的幼儿园;有些学生在外地城市上的幼儿园;有些从来没上过幼儿园。这导致了他们入学的时候,素质参差不齐。例如,有些学生只会家乡话,有些懂得一点所在城市的方言,有些会用普通话交流。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打破交流的障碍,避免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三)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混合入学   尽管从概率来说,特殊学生数量不多。而且,特殊学生一般都是进入特殊教育学校的。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收费高,使部分民工家长不愿意把特殊学生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这样,就增大了民工子弟校接收特殊学生的概率。在上海,几乎每所民工子弟校都有若干个特殊学生。这些学生是教师最头痛的,但是,从人道主义出发,学校又无法拒绝接收这些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十分“照顾”这些学生,一方面要在教育之中建立平等观念,避免特殊学生遭受来自其他学生的歧视,另一方面要帮助特殊学生克服校园生活中的种种障碍,第三方面,还要帮助特殊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同   民工子弟校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他们有着不同地区背景、民族背景和宗教背景,也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例如来自新疆的学生习惯晚睡晚起,导致上课经常精神不济;彝族的学生喜欢打闹,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回教的学生禁忌猪肉,拒绝学校提供的午饭……这些不同的生活习惯,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也给师生交往设置了一道道隐性障碍。因此,教师在教育管理和与学生交往过程中,都需要时刻谨记某个学生的这些特点,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处理与学生有关的事务。   (五)家长接送学生上、放学的时间不固定   学生家长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容易变动,而且他们上下班的时间往往随着工作的需要或者更换工作而改变。这导致了家长接送学生上、放学的时间难以固定。所以,学生上学迟到、放学后无法马上离校的情况经常出现,这给教育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是,教师应该为这些学生安排特殊的教育活动,例如为经常迟到的学生补课、为放学后无法立刻离校的学生开设课外兴趣班、体育活动等。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扩展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三、班主任如何开展教育   班主任开展教育的思路是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固定的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照顾特殊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   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个性化信息)、班级的总体情况(结构化信息)。   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般可以通过三个渠道。   1、学生个人信息表。这是学生入学的时候,在教师指导下,由家长或学生填写的个人信息表。信息表上的内容一般应该包括学生的出生信息、民族、故乡所在地、户籍所在地、入学前的教育信息、住址、父母工作、家庭联系方式、当前(在流入城市的)家庭成员、同城亲属及相关信息、上学和放学的方式(走路、坐公交、父母接送、高年级兄姐接送等)、是否需要特殊照顾、是否在校就餐。这个信息表初填时可能会觉得繁琐,但是这些信息对教师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确保家校联系畅通、保证校内照顾学生生活和学习等都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这个渠道具有单向性,也就是信息表为教师提供单向的、有限的信息,教师无法从信息表上获得更加深入的信息。   2、与学生交谈。这是班主任根据特定目的,就某个主题,与学生面对面的、相互信任的交流,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途径。这种交谈将会达成一种有效的互动,班主任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教师从学生交谈中所获得信息的信度和效度都受到学生发展状态及交谈主题性质的影响。   3、与家长交谈。班主任与家长在合适的情景下,进行真诚的交谈可以获得更加具有信度和效度的信息。大多数家长都能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这往往受到家长作息时间的限制而很少获得直接交流的机会。而且,如果家长在非家长会的时间被单独邀请到学校来交谈,可能会造成家长的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交谈效果。更何况,有部分家长不善言说,仅仅通过家长的言辞,班主任有时候也难以全面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班主任最好能采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交谈。在家访的过程中,班主任能切身感受到学生及其家庭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状况),这有助于班主任深刻理解交谈内容。而且,在学生和家长熟悉的环境开展交谈,可以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增加交谈信息的信度和效度。   班主任了解学生个人信息,可以使班主任工作更具针对性,也是班主任了解班级结构化信息的基础。   班级结构化信息,是班级总体情况的反映,它至少包括以下信息:班级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来自不同省份的人数及其比例,不同民族的人数及其比例,不同回家方式的人数及其比例;是否在校就餐的人数及其比例,入学前受教育情况及其比例等,是否有需要特殊照顾的学生。这些结构化信息能帮助班主任安排好学生的学校生活。   (二)建立固定的家校联系   家校联系是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在民工子弟校中,由于家长工作的不稳定,导致了家校联系常常无法通过电话、短信、信件等渠道来实现,甚至家长会都存在部分家长缺席的情况。为了建立固定的家校联系,班主任可以选择使用《家校联系册》。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笔记本,班主任每天通过它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向家长传递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信息,以提高而家长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庭教育质量。而家长也可以通过它与班主任沟通,反映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全面信息,做到因材施教。在一般的城市学校里,《家校联系册》之类的家校交流途径也存在,但是由于交流途径多元化且畅顺,使得《家校联系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而在农民工子弟校中,由于其他交流途径不畅顺,往往使得《家校联系册》成为唯一能常用的交流途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石,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很多本该入学前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养成。这意味着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补课”。因此,在这个方面,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礼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做课前预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习惯等。但是,由于学生及其家庭的特殊性,班主任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是否在入学前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已经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教师还必须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纠正结合起来。这样会加重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四)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培养班级的小干部是班主任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能够培养出得力的班干部,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轻松很多。培养小干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抓核心。   一个班集体,需要学生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就一定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出得力的小干部,并且树立这些小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班主任就可以这些小干部,带动其他学生配合班主任工作。一般情况下,核心班干部不宜太多,只需要几个主要的: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课代表。   第二,广撒网。   小孩子都需要鼓励,表扬。因此,适当地多设置些小干部岗,包括每天的值日生、小组长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然后通过表扬学生的班务工作,以提高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五)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由于家长的特殊性、家庭的特殊性,或者学生身体的特殊性,导致了部分学生在教育中的特殊需要。例如,前面提及的上、放学家长接送学生的情况。另外,那些特殊学生也是需要特殊照顾的。特殊学生在一个正常的小学生群体里,往往会被孤立、嘲笑,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进行引导、保护特殊学生,将对特殊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发展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在教育学生不能孤立、应该爱护和帮助特殊学生的基础上,花更多的时间单独照顾和辅导特殊学生。   以上六个方面在民工子弟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把这些工作做好了,那么班主任的其他方面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 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2.3亿农民工进城务工,跟随他们进城的流动儿童大约有2000万。   [2] 甘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02.   作者简介:李雪(1985-),四川成都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工作

【民工子弟校学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工作】相关文章: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解决民工子弟上学难的根本04-27

答小子弟诗,答小子弟诗杨莱儿,答小子弟诗的意思,答小子弟诗赏析 -诗词大全03-13

宁波市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04-29

民工子弟学校正规化与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04-29

聋校班主任工作计划01-07

特校班主任工作计划04-28

聋校班主任工作总结05-09

孔子弟子冉有论04-28

新形势下大学生特点及班主任工作思考04-29

民工子女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 -总结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