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时间:2025-01-15 08:44:57 毅霖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离不开考试题,借助考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什么样的考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1

  1、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为什么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教育具有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的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3)教育在社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任何文化如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将影响其存在的质量或缩短它存在的历史长度。

  4、简述学校文体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5、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响;(2)同伴群体的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6、学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7、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与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9、简述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4)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5)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转自:育路教师资格考试网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 2

  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4.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3)从儿童记忆力的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5.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6.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7、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简答题】相关文章: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题09-14

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简答题10-01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综合知识试题04-3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和答案09-20

教师资格考试之教育学辩析题讲解04-30

贵州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简答题06-16

简答题的复习05-02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理解分析04-3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材料分析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