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平面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9.1 平面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基本考核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打下基础,高考中,
一般不单独命题,但要熟练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的三条公理及推论,能用它们证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为证明相关的综合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画法。
2.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并能用公理和推论解决相关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准确的作图能力。
教学难点:对空间图形的理解和画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的概念,抓住其基本特征:无限延展性。
2、掌握平面的画法,初步学会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描述同一几何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公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的画法及对数学语言的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向学生简单介绍高中立体几何与初中平面几何的主要区别,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习中
应注意的问题,强调本块内容是一块新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鼓励学生要有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
二.新授课:
(一)学生自学课本第4页,总结知识点,教师点评:
1.平面具有无限延展性(几何中的平面与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平面有区别)。
2.平面的画法:一般画成平行四边形,平面是水平放置时,平行四边形的锐角画成45°,横边
是邻边的2倍,多个平面放置时,被遮住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教师画图举例说明)
3. 平面的表示方法:(1)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
(2)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3)有时写成“平面ABC,平面ABCD”等。
4.点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表示:强调画法、符号表示、语言叙述的准确性(举例说明)。
(二)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
公理1:强调“点与线”,“线与面”位置关系的表示;公理1的符号表示;公理1的作用。 公理2:公理2的含义;公理2的符号表示;公理2的作用。
公理3:公理3的符号表示;公理3的作用。
以课本上的例子说明问题,使学生加强理解。
三.课堂练习:7页:练习1、2、4,习题1、3、4。
四.课堂小结:平面的画法,表示方法及基本性质,会简单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三个推论,理解其内容,会证明推论。
2. 能用公理,推论解决相关问题,如点共线,点共面,线共面,线共点等问题。
教学重点:立体几何中证明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公理1、公理2、公理3的符号表示(学生板演)
二、新授:
1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引导学生思考证题思路,证明共面问题要向公理3靠拢。
教师板书证明过程,强调过程中的符号表示。
推论1的符号表示及作用。
推论2。经过两天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学生试着用公理3或推论1进行证明,点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推论2的符号表示及作用。
推论3。经过两天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学生证明,推论3的符号表示及作用。
三、例题与练习:
例1.(课本6页)如图,直线AB,BC,CA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B,C,判断这三条直线是否共面并说明理由。
使学生体会公理、性质的应用,规范证明过程。
练习:课本9页10题(学生板演)
例2.已知直线a,b,c,d两两相交,但四线不共点,求证:a,b,c,d共面。
证明方法同例1,但要注意分类讨论,(1)其中任意三条不共点时(2)其中有三条共点时。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例3.已知直线l与三条平行线a,b,c都相交,求证:l与abc共面。
学生尝试证明思路,用前面的思路会受阻,教师讲解证明方法,采取“同一法证明”
推广:直线l与平行线a,b,c,d都相交,求证l与平行线a,b,c,d共面。
例4.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B的中点,F是BC的中点,求证,E、F、 A1、 C1四点共面。
使学生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空间四边形”等常用图形的画法,熟悉“点共面”问题的证法。 课堂小结:熟悉证明线共面的基本思路,方法。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练应用平面性质的公理推论灵活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性质的公理推论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回顾练习:
1.过空间三个不同的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
2。
3.空间三个平面相交,则交线条数为 。
二、例题分析:
1.已知E,F,G,H分别为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AB,AD,CB,CD上的点,且直线EF和GH交于点P,求证:点B、D、P在同一直线上。
注意:(1)教师讲空间四边形的画法。
(2)证明“点共线”问题常用方法:先由两点确定一直线(两平面的交线),再证另一点在
此直线上(点在以上两平面内)。
练习: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与截面DBC1交于O点,AC,BD交于M,求证:C1,O,M
三点共线。
2.如图,已知直线a与b不共面,直线c∩a=M,直线b∩c=N,又a∩平面?=A,b∩?=B,c∩?=C,求证:A,B,C三点不共线。
注意:反证法在证明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3.如图,三个平面?
,?,?两两相交于三条直线,即????c,????a,????b,2
若直线a和b不平行,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
注意:证明“三线共点”的思路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经过这点,把问题转化到证明“点在直线上”的问题。
4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A1,D1C1的中点,过D、M、N 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
(1)画出直线L; (2)设L∩A1B1=P,求PB1的长; (3)求D1 到L的距离。
注意:在立体几何的计算过程中,要体现“作、证、求”三步,即首先要寻求或作出所要求的对象,然后证明这对象是要求的,最后准确计算写出完整的答案。 平面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课堂小结:掌握点共线问题的证法,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3
【平面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通用11篇)08-04
比的基本性质反思06-28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03-0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01-20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04-25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04-25
《比例的基本性质》试讲稿03-1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28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06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