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导论(重点)

时间:2023-04-30 23:28:43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学导论(重点)

教育学导论

教育学导论(重点)

名词解释 5个20分

简答题 5个50分

论述题 1个15分

材料分析 1个15分

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化

①即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

②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发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2、教育概念

广义的教育反之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3、教育本质

所谓教育的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亦即其根本特征,就是这一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包括两种基本观点: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5、教育目的

简单地讲,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6、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7、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衔接关系,以网络化的形式将学校组织起来,是教育制度的核心。

8、课程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从广义上讲,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育教学因素的总和。

9、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

学科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10、课程标准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11、教材概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12、教学的含义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13、教学过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

14、教学的教育性,为什么教学必然有教育性?

①是指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②其一,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

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必然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 生重大影响。

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15、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6、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17、教学评价概念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18、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19、学校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即学校德育。

20、班级组织的概念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简答题

1、当代教师职业的特点(P4)

其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其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其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其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其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P53)

教育本身是一个包含着特殊个体与特殊环境的特殊活动因素,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①学校教育指向特殊的个体

②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③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创造良性的环境

其次,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再次,学校教育应精心设计各种有益的活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最后,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3、师生关系对学生影响有哪些?(P77)

①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②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③师生关系对学生活动效率的影响。

④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之,师生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4、全面、民主、教育:新型的师生关系(P80详细作答)

其一,全面性。

其二,民主性。

其三,教育性。

5、全面发展教育是诸育和谐发展的教育(P124为什么)

①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诸育的基本内涵就是德智体美共同发展。 ②德智体美各育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个任务。各育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满族人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表现出来的。

③德智体美各育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既不能只发展人的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

6、对当代中国教育方针,如何去理解?(P127)

①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组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③培育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7、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P142)

①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活。

②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③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④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8、赞可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

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

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

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

第四,教材的组织要能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即让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第五,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

9、教科书应符合的条件或原则?

①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②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③真正便于学生学习。

④理论联系实际。

⑤科学性与思想性并重。

⑥富有启发性。

⑦具有可读性。

10、课程内容

①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③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

11、教学目标及其功能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四: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12、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①教学总目标

②学校教学目标

③课程目标

④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13、中小学生常用教学原则

①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②启发性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有序性原则

⑤反馈性原则

14、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

①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③以发展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http://http://www.unjs.com/news/558B64D484534F1D.html感性。

1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讨论法

③直观演示法

④练习法

⑤读书指导法

16、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首先,必须教学目标。

其次,必须依据教材内容。

再次,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最后,必须依据教师的个性化特点。

17、班级授课的优点和局限(P237)

18、班级授课制的当代改革

①班级小型化

②选科制

③开展小队教学

19、如何备课?

①钻研教材

②了解学生

③设计教法

④拟定教学计划

20、教学评价的功能

(1)教育功能

是指通过教学评价为教学活动提供有效诊断和反馈,强化与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包括:

①定向 ②诊断③反馈④改进⑤强化

(2)管理功能

是指可以利用教学评价来鉴定、区别学生的水平,进行选拔淘汰,适当安置;同时,评价结果也可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依据。包括:

①选拔淘汰②区别安置③评定教师业绩

21、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①绝对评价法

②相对评价法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22、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①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评。

②在评价功能上,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③在评价类型上,更加注重实施形成性评价。

④在评价方法上,更加采用绝对评价或个体内差异评价。

⑤逐步树立新的考试观,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

23、德育的过程

①是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②是道德主体的养成过程。

③是通过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施加德育影响的过程。

④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4、德育的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主要有:

①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并重。

②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并行。

③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

④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并举。

⑤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

25、影响德育内容选择的因素

①政治经济状况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性质和范围。

②文化传统影响着德育内容的范围和侧重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着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④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影响着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⑤教育者的经验和价值观影响着德育内容的实现程度。

26、班级组织的功能

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③训练社会行为方式,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27、班主任角色特征(P315详细作答)

①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②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者。

③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28、班主任的工作实务(P317详细作答)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③协调好班内外教育力量

论述题

1、现代形态教育的特点(P26具体作答)

第一,教育的世俗化。

第二,教育的国家化。

第三,教育的法制化。

第四,初等教育义务化。

第五,学校类型多样化。

2、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详细作答P85)

3、为什么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第一,从学校的教育形式来看,教学活动所花的时间最多,所占分量最重。

第二,从学校的工作分工来看,教学工作处于工作的中心地位。

第三,从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来看,教学活动更为缜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从学生发展的作用方式来看,教学使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

4、怎样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或者为什么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①教学过程本质上属于一种认识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即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两种活动的统一,但这两种活动却有着不同的性质

②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相比,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首先,教学认识有特殊的个体,即学生个体。

其次,教学认识有特殊的个体。

再次,教学认识有特殊的目的。

最后,教学人是有特殊的活动方式。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①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首先,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内容和手段。

其次,智能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因此,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之间并非同步进行、一一对应。

首先,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同的。

其次,不同的认知活动方式在发展智能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因此,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实现二者的统一。

【教育学导论(重点)】相关文章:

创造认识论导论05-01

双语物理导论与我的大学04-29

就业指导论文04-27

中考语文重点课文重点语句04-30

医学导论心得体会05-03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辅导04-28

专业导论心得体会04-27

计算机导论学习心得03-19

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04-22

专业导论课的心得体会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