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园村的由来

时间:2023-04-30 22:44:21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桑树园村的由来

桑树园村的由来

在中国,从寒冷的东北到炎热的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塔里木盆地西缘、西藏都有桑树分布。我国以“桑树园”或“桑园”为村名的不胜枚举,仅以河北省为例,怀来、蠡县、吴桥都有以“桑园”冠名的村落。

桑树园村的初步形成时期

桑树园村在元朝以前,只有零星居民居住。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1286年),开始征调3万人,开挖会通河,会通河从桑树园村南经过。从此,每年经过会通河运送漕粮的船只络绎不绝,桑树园村的人口也开始繁衍起来。到元朝末年(1340年左右),因为战乱频繁,人口骤减。据《明史》记载,临清在编户数只有660户,地广人稀,满目疮痍,刘伯温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描写当时的临清“但见荆棘丛,白骨翳寒箨”。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元璋从堂邑、山西洪洞等地开始大量向本地移民,整个临清人口达到3000多户。即使这样,据《明太祖实录》193卷洪武21年(1388年)8月的描述说:“(临清)田乡荒芜,居民鲜少”

明景泰元年(1450年),临清建砖城,桑树园位于永清门(城南门)东南约四五里。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临清砖城向西北、西南方修建了土城,东水关(现临清剧院附近)紧邻桑树园村西。

桑园村养蚕种桑始末

从元朝开始,朝廷选定几个经济发达的省份,无偿缴纳国家赋税以外的“漕粮”,以供应京师王公贵族、文武大员、兵士戍卒的日常

生活,临清一直是漕粮征收区。当地政府每年秋收后,都到各村按亩去征收漕粮。桑树园村的沙化严重,土地贫瘠,老百姓交上各种赋税后,所剩无几,于是就开始种植经济林木——桑树。

朱元璋建国后制订了广泛种植桑麻的政策:“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这也从国家的角度为桑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桑树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仍然能在基本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据有关文献记载,种桑每亩的收入是种粮的3倍左右,而临清城里又有专门收购蚕丝的市场,人们卖掉蚕丝,在临清市场上买回粮食,缴纳漕粮,这样,一年下来,每户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升。因此,桑树园村的桑树种植业发展起来。

桑树园村种植桑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水利灌溉条件很差。会通河高大绵长的堤堰阻碍了村子的正常排水,每到雨季,积水不能顺河道排出,旱季,又不能从河里取水。“居民藉水灌田,漕船赖以济运”,官民争水矛盾尖锐。据康熙《山东通志》23卷“风俗”记载:“(每年三月初一至五月十五两个半月内)三日放水济漕,一日下版塞口灌田”,称为“官三民一”。农田得不到及时的灌溉,只能靠天吃饭,而桑树耐旱,不需要太多的水,因此种桑养蚕成了桑树园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桑树园的村名即由此而来。

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本地生产的蚕丝所织出来的都是一些低档次的丝织品,主要消费者是一些运丁、脚夫和普通民众。明朝中

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加上万历年间临清的“马堂事件”,工商业大不如前,对蚕丝的需求大大减少,蚕丝的价格迅速下跌。江南一些地方开始种植棉花,桑树园经过二百多年的种桑,土地的品质大大改善,除了村西有一些沙地,其余都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大约在1630年左右,人们又开始砍掉桑树,种植棉花和粮食。家家户户开始搞起了棉花加工业,在家里纺线织布,出售布匹,收入不菲。

同治年间(1861——1874年),因为连年干旱,临清州号召村民打井种桑,“十亩掘一井,深至二丈”,“宪谕栽桑之利,计有十条。”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桑树园尚余两株桑树,一在孙庆春家,一在吕金魁家,两棵胸径半米左右,高15米左右,从树龄上推断,这两株桑树应为同治时期所植。

村庄大发展时期

据康熙11年(1672年)《临清县志》记载,桑树园成为城东的一个大村落,并且称为临清农村四个大集市之一。桑树园的人口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朝初年政府号召迁入的堂邑、洪洞县人;二是来临清经商的安徽、江苏、辽宁小商人,在城里买田置宅,财力不足,遂在南门外购置土地,安家立业。另外,临清许多富商大贾,喜欢在城外购置乡下别墅,比如赵院就建有城里碾子巷徐家的乡下大院,平时雇人看守,闲时修身养性;三是来临清的驻军。临清明清时驻军人数常年在五六千人,部署在会通河两岸,政府给他们每人10亩多土地,无偿耕种,收入归军队,桑树园和周围的沿河村中有不少驻军耕种的土地;四是因

为逃荒和战乱迁徙来的人口。正因为这样,桑树园村的姓氏构成繁杂。

据桑树园人张继灏1854年在他的《野趣园记》中说:“(桑树园)郡城东南四五里而遥壤地沃,菁葱弥望,田野风景斯为最饶。地僻而风淳,泉甘而土厚。”可见,桑树园在咸丰年间以前的富饶和美丽。

桑树园发展的几次劫难

崇祯十三——十四年(1640——1641年),国家遭受了动乱、大旱、蝗灾、鼠疫的严重威胁。崇祯“十三年,春夏大旱,每日风霾大,无禾,斗米银一两二钱,民间食尽草子树皮,至有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惨状难悉。饥民为盗蜂起,焚劫,四境萧然。”第二年,“春夏间瘟疫盛行,甚至户灭村绝。秋,大蝗来自东南,平地从积尺余,越城逾屋,所过树木压折,草木皆空。”根据有关资料推算,桑树园的人口逃过此劫的不到50人。

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会通河因年久失修,经常断流,漕运时常停止,加上清政府开始实行海运,南来的货物从淮安运到上海,从海上运到北京,临清的工商业已大不如前。 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初二,太平天国黄生才、曾立昌部来攻打临清,在桑树园村西的沙河建起防御工事,与清军决战。桑树园组织团练保卫家乡、支援临清守城。据民国《临清县志》记载,桑园村人王泽深作战英勇,与敌人顽强斗争,最后摔下城头,侥幸逃生。至今,桑园和其他村里的老人都称太平军为“长

毛反”,说只要不主动攻击他们,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攻击百姓。后来,太平军攻入临清,烧杀抢掠,后来出城骚扰附近村民,桑树园村民被杀、逃走的甚多。

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捻军宋景诗部开始进攻临清,清政府派遣李鸿章为主帅,与捻军作战。驻守桑树园一带的是安徽巡抚英翰,他是满人,军纪很差,到处为非作歹。桑树园村赋闲在家的张继灏,曾任江西建昌知府,与李鸿章之父交情甚密,写一封书信与英翰,桑桑树园村的由来树园因此没有遭受大 的劫掠。

民国九年(1920年),临清大旱,庄家颗粒无收。民国32年(1943年),临清大旱,庄稼没有收成。这两次大的灾难,桑树园的村民有很多,背井离乡,逃往外地谋生,有的就惨死在逃荒的途中。

再加上临清解放前几年兵荒马乱,整个桑树园的只剩下三十四户人家,村民艰难度日。

(桑树园村民 张大岭根据有关古籍整理)

【桑树园村的由来】相关文章:

千树园作文10-11

参观千树园11-15

《草房子》-桑桑04-26

游览桃树园作文11-18

游澄海市科隆千树园05-01

桑珠日记04-27

宁南山区桑桑套种试验研究05-02

格桑花作文03-04

格桑花作文03-03

美丽的格桑花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