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对伞形信托说NO,1月254只收益凭证补血

时间:2023-05-01 12:09:13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券商对伞形信托说NO,1月254只收益凭证补血

多名营业部人士反映,伞形信托已停掉,除两融外基本无其他渠道可提供“加杠杆”服务,股票质押杠杆相对较小。

理财周报记者 谭楚丹/深圳报道

早在2月6日,一个关于证监会机构监管部的文件在圈内流传,里面谈到两点要求,两融业务的申请条件必须为50万门槛,且交易满半年;禁止证券公司通过代销伞形信托、P2P平台、自主开发相关融资服务系统等形式,为客户与他人、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

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市场人士对此解读为“监管层去杠杆决心很大”。

多名营业部人士向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反映,伞形信托已停掉,除两融外,基本上无其他渠道可提供“加杠杆”服务。

除伞形与两融外无杠杆可加

“我们已经完全停掉伞形信托了,” 深圳一家知名券商营业部人士表示,“至于停多久,我们也不太清楚。”

“现在是暂时停止伞形信托,新增的肯定是不能做了,但是原来还在做的客户可以继续做。”深圳益田路某知名营业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http://www.lczb.net)记者。

在其看来,停止伞形信托对营业部影响并不大。“伞形信托起步至少要100万,所以其实很少人做伞形信托,基本上是大户来做,停掉这块影响不大。”

北京一家券商营业部人士亦表示同样的情况,“禁止代销而已,没有到期的客户还可以继续做,不能新开。监管层是下了决心去杠杆的。”

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广发证券,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有做伞形信托。之前监管层确实有出台这样的文件,但是没有具体的指引文件下发到营业部。”

在2014年年底时,股市的狂涨让投资者一度对伞形信托疯狂。

伞形信托门槛最低从100万起步,杠杆比例一般为1:3,在股市行情较好时,杠杆比例甚至可放大至1:5。

华泰证券研究员陈福表示,禁止券商代销伞形信托,直接业绩影响有限。券商在伞形信托中充当代销通道,实际收费很少,目前券商代销伞形信托规模不大,禁止券商代销对券商实际业绩影响甚微。对伞形信托的后续运作还待监管层进一步明确。

川财证券研究员吴家麟表示,川财证券早在2014年年底已经预测到可能会暂停伞形信托的代销,随着相关部门对杠杆配资等行为的监管重视,伞形信托、P2P等融资形式由于操作不规范存在更大的风险,对相关业务的规范势在必行。这一消息的出台可以说是对之前一系列杠杆监管的持续,也彰显了相关部门对规范融资服务消除潜在风险的决心。

那么,除了融资融券、伞形信托外,营业部还能提供怎样的“杠杆服务”。

上述深圳益田路营业部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做股票质押,大概可以放到70%。”

前述广发证券营业部人士也表达了相同的建议。“如果你想放大杠杆的话,还可以做股票质押式回购,杠杆放得很少,大概是50%-60%。这项业务很少客户做,主要是因为要质押股票,做这块的客户一般都是企业,他们也许是急用钱。”

“另一种加杠杆的方式是打新产品。”据其介绍,打新股产品带有杠杆,缺点则是标的必须为新股。

而北京券商营业部人士则斩钉截铁地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如果没有伞形信托的话,营业部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为客户配资。”

在无法达到融资融券门槛的前提下,记者一再强烈要求“配资”,前述多名营业部人士则一致建议:请移步寻求民间投资公司的“配资”服务。

尽管监管层有要求禁止证券公司通过P2P平台、自主开发相关融资服务系统等形式,为客户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但是记者通过各大P2P网站发现,P2P仍然在开展“配资”业务,并且该业务被用以醒目的字体与标识标志。

有P2P人士认为,如果P2P平台和券商不存在合作关系,而是直接向投资者配资,那么业务不会受影响。也有人认为,由于P2P等民间股票配资大多借用伞形信托,规定则不允许再开立新的虚拟子账户和增加客户。

然而,据了解,亦有券商仍然隐秘为投资者绕道配资。

券商融资httP://www.unjs.com/news/55AFF5C25A2B419E.html新工具——收益凭证

对于券商来说,尽管投资者“加杠杆”热情被降温,但补充资本金的步伐没有得到片刻“喘息”。

据了解,上市券商融资渠道较为广泛,除了银行间市场短融、次级债外,还可通过定增、公司债等。未上市券商则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早在2014年中旬,已有多家券商“尝鲜”发行收益凭证类产品。

收益凭证是指由证券公司发行,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利率、基础商品、证券的价格或者指数。

从中证资本市场检测中心私募市场网数据观之,收益凭证类产品正成为券商最欢迎的融资工具之一。

据私募市场网统计,从2014年9月起至今,共发行超过700只收益凭证类产品。每月的发行产品数量与股票行情基本成正比。

在牛市起步期,2014年9月、10月、11月期间内,券商分别发行收益凭证类产品12只、42只、53只。随后牛市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迎来高潮,此时12月收益凭证类产品数量近4倍增长,达197只。2015年1月,券商共发行254只收益凭证产品,达到历史新高。

从券商排名来看,排在前10名的券商基本为中小型券商。方正证券发行产品数量为行业之最,达85款。招商证券、东莞证券依次在第2、3名,产品数量近乎打平,分别有63只、60只。华龙证券、江海证券分别以41只、29只位列第4、5名。

申银万国与中投证券并列第六,共26只。浙商证券、华林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国盛证券分别以19只、17只、16只、16只排在8-10名。

从收益情况来看,收益率在6%-7%区间内的产品数量有355只,占比50.79%;5%-6%区间内的有233只,占比33.33%

其中,华宝证券已到期的华宝闪存1号是目前为止收益率最高的产品,达9.6%。太平洋证券的三款产品彩云月月鑫3-5号收益率均为9.21%,不甘示弱。

除此以外,对于未上市券商而言,还有另一个融资渠道,即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

2014年10月,证监会表示支持证券公司用多种形式补充资本。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试点办法同时推出发行。

据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华融证券、财通证券、恒泰证券均在申请发行证券公司债,处在“已反馈”阶段。

随着收益凭证业务产品发行的加速,加之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证券公司债等资本工具推出,券商的融资困局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