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明清正史中大理人物传记考略-中国文学网
元明清正史中大理人物传记考略
杨萌 杨锐明
内容提要 根据元明清正史中记载各地有影响及一定知名度人物中考证出有关大理籍人物传记,对每一传记人物记载作了分析,其中几位儒林、文苑、隐逸、学有专长人物颇具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 元明清正史 大理籍 人物考
二十五史中的人物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它所记述的人物历时最久远,几乎与有关文字记载并存。所记载的各类人物传记又是考证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发展史的一项重要文化资源,同时也代表着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文献名邦的重要组成。作为正史的二十五史的人物记载,就本质来看,其人物记载主要以记载帝王将相为主,对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人物记载极少。从《元史》开始已经有大理籍人物被收入传记。《元史》记载有1人,《明史》记载有6人,《清史稿》则有13人。由此可看出大理地区在正史中占的位置,从所记载人物可以看出大理地区历史发展的过程,可以明晰地看出大理籍人物在大理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1元代以前大理籍人物未收入正史原因
元代以前有关人物记载选择性很强,列传中人物具有专史性质,主要记载世家、诸侯、勋贵和对社会起过比较突出作用的人物。
元代以前二十五史中有关人物传记记载的人物大多数以君主、皇族为主,《史记》统称“记传体”。所记载的人物有:帝王曰本记,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卿士特记则曰列传。《汉书》又记载西汉[1]“王迹所兴”以帝王为中心,一帝一记,确立了记传体本记,书君上以显国统的“正史”模式,《后汉书》人物列传记载首次将皇后从传里上升到记,又创立了党婟、官者、文苑、独行等列传,《宋史》列传中自宋太祖至宁纪专传俱全,卷帙浩繁。
二十五史中明代以前人物传记受朝廷政教影响较深。人物列传,主要是记述人物平生事迹,是二十五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的篇幅、比例也最大,列传卷册数往往占全书总卷册的一半。编纂方式一般采用一人一传,重要的活动还加以详述,言行、奏章全文收录在传记中。传记对于历史上重要人物,编修者还在其传记后以“赞”进行褒贬评述。这些列传人物包括众多的后妃、王公、权臣、官僚、文人、贤才等等,并且还要进行归并。如“宦者列传,党婟、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等多种项目。《新唐书》全书结构中列有本纪10卷,主要记载高祖帝至昭宗皇帝的生平事迹。表10卷,列传150卷中记载有后妃、宗室、各帝诸子、诸帝公主、忠义、卓行、循史、儒学等传记。《新唐书》共249篇。这种结构突出特点使列传占的比例、篇幅太大。比例更大的又是以皇族、家族、权臣功勋、重要官僚为主体的人物传记充分体现以朝廷意志为中心的人物传记思想。另外,明代开始大理地区儒学勃兴,人才勃起,明王朝平定洱海滇池地区后,把云南大理地区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范围内,大理地区才有李元阳、杨士云、艾自修、赵高选等才华横溢、精明干练的人才考取举人进士,也才被正史所重视。
二十五史人物传记资料来源主要以朝廷诏、浩、文书档案为主体,这种方式具有很大局限性,不全面、不完整因而造成明代以前大理籍未收入正史的状况。二十五史编纂史料来源主要以皇家史馆收藏的史料为主、正史人物记载多数又根据《实录》进行剪裁,又再与前朝列传相对应。如:《旧五代史》中的人物记载史中实录占12种,《梁太祖实录》、《唐庄宗实录》、《唐明宗实录》等。这些实录是依据当朝政记、起居、日历等朝廷档案修成的帝王史册。由于实录取材于当时的记录,详而有序,从而已成为撰述人物传记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正史中多数人物又把前朝人物传记直接移录,或略以编排。对于当朝应该载入史册的人物,更多采取的方法是“以皇族家族史、权宦家史为主,综合实录、杂史、小说中相关史事,再参与文集,条贯而成。特别强调勋书王府。王族子弟自记世功,备载简编,如有家谱、家牒、亦仰送官,以凭纂叙列传。二十五史中所记载的与周边各族关系,仅仅记载朝廷与各族关系的发展脉络,没有记述具体人物。如《旧唐书·南蛮西南蛮列传》,仅记载西南民族政权以及南诏蛮的详实记载而无人物传记。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造成元代以前二十五史中未有大理籍人物传记载入正史文中。
2《元史》和《明史》中大理籍人物传记及记载
二十五史有关大理籍人物列传记载从元代开始。《元史》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段信苴日1人。《明史》汇聚数十年之各流考证三百载之事实,上搜开国之群雄,下录三王之事迹,数人同事则类叙,一人数事则别见,不漏不蔓体例最善。《明史》人物传记中有关大理籍人物类型有:列传、隐逸、孝义、忠义4种。对于大理人物传记均是一人一传。忠义列传中收录尹梦鳌、赵兴基、段高选、杨于陛4人。《明史》对忠义的判定标准是:按二十五史编修思想作为标准收录,认为“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市井军野之臣发愤而死、皆其所也,故死得其价,则欲有甚于生者焉。”这类人物在二十五史中大多带有褒颁之意[2]。孝义传中记载赵重华1人。所谓孝义,即“人之至行也,而恒性存焉,指恪守孝道,行孝者著称于世者。”隐逸列传中记载杨黼1人。隐逸列传在二十五史主要收录怀才不遇,隐居不仕者。这类人物有文才而科场失意,或前朝遗民拒绝入仕者。
2.1《元史》《元史》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段信苴日1人。段信苴日,第一代大理路总管,白族,先辈是大理国国王,信苴是白语,意为王子。
《元史·信苴日传》(卷166)之列传53记载:“信苴日,僰人也,姓段氏。其先世为大理国王,后累为权臣高氏所废。岁癸丑,当宪宗朝,世祖奉命南征,诛其臣高祥,以段兴智主国事,乙卯,兴智与其季父信苴福入觐,诏赐金符,使归国。丙辰,献地图,请悉平诸部,并条奏治民立赋之法。宪宗大喜,赐兴智能名摩诃罗嵯,使悉主诸白爨等部,以信苴福领其军。”[3]
2.2《明史》隐逸列传《明史》隐逸列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杨黼1人。杨黼,大理下阳溪人,明代著名的白族文学家、诗人、书画家、思想家。自号存诚道人,人称他为桂楼先生。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生于大理下阳溪,卒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杨黼出生于白族世家,他的祖先曾先后在南诏、大理国及元代段氏总管时期为官。自幼勤勉好学饱读诗书,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篆隶宗源》、《桂楼集》、《孝经注》等传世。杨黼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写的白文诗《词记·山花咏苍洱境》,成功运用“三七一五”的20首诗联成一篇“山花体”,开创白族诗歌的先河[4]。
2.3《明史》孝义传《明史》孝义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赵重华1人。赵重华,《明史》孝义传(卷297)记载:赵重华、云南太和人。7岁时,父廷瑞游江湖间,久不返。重华长,谒郡守请路引,榜其背曰“万里寻亲。”别书父年貌,邑里数千纸,所历都会州县遍张之。西祷武当山,经太了岩,岩阴有字曰:“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赵廷瑞朝山至此。”重华读之,恸曰:“吾父果过此,今吾之来月日正同,可卜相蓬矣”。遂书其后曰:“万历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赵廷瑞之子重华,寻父至此”,久之竟无所遇。过丹阳,盗擢其资,所遗独路引。且行且乞,遇一老僧呼问其故,笑曰:“汝父容无锡南禅寺中”,语讫忽不见。重华急趋至寺,果其父,出路引视之,相与恸哭。留数日,乃还云南[5]。
2.4《明史》忠义传《明史》忠义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4人。尹梦鳌,大理喜洲人,白族。《明史》忠义传(卷292)记载:尹梦鳌,云南太和人,万历时举于乡。崇祯中知颍州,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科举人,第15名[6]。
赵兴基,《明史》忠义传(卷293)记载:赵兴基,云南太和人。崇祯初,以乡举通判庐州。《明史》列传(卷169)记载:赵兴基,云南太和人。举于乡,崇祯中,为庐州通判。
杨于陛,《明史》(列传卷167与何天衢同一传,附录在何天衢同一事件中)记载:时有杨于陛者,剑川人,举于乡,历官武定府同知,名声之乱,巡抚伉令监纪军事。兵败被执,死之,赠太仆少卿、建祠曰“精忠”。
段高选,字让予,剑川县人。万历乙未科进士,谥赠恭节。明初返居剑川,始祖段顺为剑川州千户。南诏清平官段俭魏后,大理国段氏王族,元大理段氏总管苗裔。《明史》忠义传(卷290)附录在张振德传中,记载:高选,云南剑川县人。万历四十年进士。适在演武声,闻变,立遣吏归印于署,历声吒贼,贼魁其下勿杀,而高选骂不绝声,遂遇害。
3《清史稿》中大理籍人物传记及记载
二十五史《清史稿》人物传记共收入各类人物3 000余人。编修首次提出《清史稿》“全书精华,惟志为最”的编篆思想。提出“档案、采书籍、仿《明史》、勤采访,为长编,人物列传三品以下臣士采取儒林、文苑传集句。对于人物志,传的具体写法上采取”列出名字姓氏籍贯例,世系出身例,升攫差谴例,著述轶事例,年月日例,地名、官名例等10项规定,内容十分细致,从而《清史稿》传、记在全第一文库网史占有很大比例。其中列传15类316卷,凡有目之传14类,即后妃传1卷、诸王传7卷、循史传4卷、儒林传4卷、文苑传3卷、忠义传10卷、孝义传3卷、遣逸传3卷、艺术传4卷、畴人传2卷、列女传4卷、土司传6卷、藩部传8卷、属国传4卷、合散传254卷。
《清史稿》收录大理籍人物13人,分别收录在:诸王传、大臣传中有谷际岐、蒋宗汉、段瑞梅、诸克昌4人;忠义传中有赵发元、赵得和、李应芳、陈学礼、郑维树、马子健6人;文苑传中有师范1人;儒林传中有王崧1人;列女传中有丁氏女1人。《清史稿》文苑列传主要是记录清代有造诣、有影响的文学之士,其中也涉及一部分有广才的大臣。儒林传主要是记录清代文人、汉儒之士,大多是文学方面。对每一位收录的人物介绍生平,还侧重于记述他们的文化成就,凡有著述,均列于该人物传后,并且在传后“赞”中对其卓著成就给予综述、评价。忠义传中还记载了人物的英勇击敌。战死沙场者,同时记载其功绩及殉国之举。《清史稿》对于忠义传人物所列事迹都采取多人在同一事迹中功绩及殉国时均附录于同一事件人物之后。采取多人一传的方式收录,大理籍几位人物均有他们的功绩及殉国事迹,同时还记录他们赏名、典祠、祀例、特建专祠、入祀贤良祠、迁擢之年等项目。
3.1《清史稿》诸王传和大臣传《清史稿》诸王传和大臣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4人。谷际岐,字凤来,号西阿,清乾隆乙未科(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进士、选庶常。入翰林、宫检讨,晋礼科给事、任成安宫总裁。敢于直谏,力劾其非。曾主讲昆明五华书院、杨州书院,教授了不少名士。谷际岐喜于丹青擅长松鹤,所作松鹤与钱南园齐名。一生著述甚丰,有《学易秘旨》、《历法秘旨》、《龙华山章》、《历代大儒诗抄》等著作。
蒋宗汉,字正堂,清代鹤庆县辛屯乡大福地人,彝族。自幼家境贫寒,弱冠之年即投身行武,从军之后,由于追随云贵总督岑毓英作战有功,光绪元年(公元1881年)任腾越总兵。期间,在“马嘉里事件”中痛斥英国侵略行径,在参加抗法斗争中统率广武军大败法军,收复失地。先后升任顺宁协副将、腾越镇总兵、贵州安义镇总兵、贵州提督、云南提督等职。
段瑞梅,字春堂,清代剑川东岭乡人,白族。16岁从军,从军后由于屡建奇功,先后升任龙陵营参将,维西、永昌协副将,云骑尉世职,腾越镇总兵。段瑞梅生平之中与清代历史上两件大事有关:一是追随云贵总督岑毓英等镇压杜文秀起义。二是任腾越镇总兵期间中英边兵冲突,段瑞梅与中国边民死守城池,捍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诸克昌,大理祥云县人,历任云南腾越镇总兵、兼署提督,作战勇敢,赏“巴图鲁”名号。《清史稿》(卷44)记载如下:诸克昌,云南云南县人,由武举投标学习,历拔督标右营千总。咸丰元年五月,因会剿粤匪获胜,以守备尽先升用,赏戴花翎。十二月,补云南临元镇标中营守备[7]。
3.2《清史稿》忠义传《清史稿》忠义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6人。赵发元,大理赵州人,属大理白族大姓。嘉庆十五年(公元1536年)武举人。《清史稿》(卷65)忠义传一,与缪志林同一事迹收录在其中。记载:“发元,赵州人,嘉庆十五年武举效力提标,道光三年,补鹤丽镇标中营把总,二十五年,署中营守备。”
赵得和,大理太和人,白族,属大理白族大姓。《清史稿》(卷65)忠义传一,与缪志林同属一类事迹。收录在缪志林传中,记载:“得和,太和人,道光十七年,由行伍拨补提标右营额外委,十八年,授在营外委,二十一年,升中营把总一,二十五年正月,赴云龙州诸截保匪,八月,赵赴永昌军营,九月,带领练兵在金黄色鸡村御贼,歼毙多名,并夺获旗帜,叙切拨补足职。”
李应芳,大理鹤庆人,任云南鹤丽镇标千总。《清史稿》(卷65)忠义一,与何道深征缅甸,败伏兵,列有战功,列在何道深传记中,记载:“应芳,云南鹤庆人。乾隆三十二年十一月随将军公明瑞征缅甸。由毙顶。木邦渡打叠江,过锡箔,至蒲卡西,败贼伏兵。是役死者,云南鹤丽镇千总李应芳。”
陈学礼,大理剑川人,白族,任维西协外委。《清史稿》(卷65)忠义一,与何道深征缅甸攻十六寨立战功。记载:“大兵进抵蛮结贼立十六寨,竖木栅,列象阵力柜、道深昌失石、攀栅先登,火枪中右额、记功第一。战死者维西协外委陈学礼。学礼,云南剑川人。”
郑维树,大理鹤庆人,任鹤丽镇总把。《清史稿》(卷65)忠义一,与何道深征缅甸,战役中阵亡。记载:“二月鹤丽镇把总郑维树击贼琼乍里板,俱阵殁。维树,云南鹤庆人。”
马子健,大理鹤庆人,任守备。后追任荫卫千总。《清史稿》(卷65)忠义一,与何道深征缅甸,战役中阵亡。记载“:安笼镇右营千总侯升守备马子健陷贼,不屈自尽。先后事闻,议恤子健荫卫千总,余恤如例。子健,云南鹤庆人。”
3.3《清史稿》文苑传《清史稿》文苑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师范1人。师范,字端人,号荔菲,别号金华山樵,今弥渡县武邑乡人。生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卒于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1年)。师范是乾隆甲午科(公元1774年)云南乡试第二名,曾任剑川州学正,嘉庆六年(公元1802年)出任安徽望江县令。师范为官清廉,恤民爱士有惠政,是清代云南少有的饱学之士,他在文史、地理方面的学识与成就,鹤立于云南文人学士之间。所著《滇系》一书,闻名全国,被誉为“史氏一家之美”,所集刻的诗书文献为“滇中一人而已”。一生作诗五千余首,为一时宗匠海内知名者,著而之宏富,已刻者达三十五种。是一位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诗人。
3.4《清史稿》儒林传《清史稿》儒林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王崧1人。王崧,字伯高,号乐山,浪穹(今洱源县)人。生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卒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他是清代闻名全国的经学大师,同时又是杰出的历史学家。王崧自幼勤勉好学,熟读经史。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王崧进士及弟,次年赴山西武乡县任知县,上任后,立即兴利除弊,改革盐政,还利于民主治漳河,疏清其源,振兴教育,兴修书院。主讲晋阳书院,为山西全境“九府十州,培养不少人才,其学识之渊博,授业之精当,闻名晋中,其道德学问,传遍山西全境。”王菘辞官回云南后,出任道光《云南通志》总修纂,该书被称为云南古代文献的集大成之作。作为经学大师《说纬》一书被收入《皇清经解》,作为诗人《诗说》提出诗歌创作的基本理论。王崧建清代文化巨匠,被誉为“滇中巨擘、经学大师”。
3.5《清史稿》列女传《清史稿》列女传中记载大理籍人物有丁氏女1人。丁氏女,大理鹤庆人,自幼家境贫。《清史稿》(卷500)列二百九十五,列女一,记载:“丁氏女,鹤庆人,父贫,煅石为灰以自给,女助之。年十六,父卒,女力作养母。尝负重而躓,遂佝偻。为佣,食之佣家,每饭思母,辄哽咽,人怜之。许其分食以遗。否必为母炊竞乃出佣。居四十余年,母卒女亦卒。”
总之,元明清正史中所记载的大理人物传记在云南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无论从考证大理文献名邦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史去解读大理文化发展,还是透过元明清正史中人物传记的记载去剖析大理文化、研究大理文化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及理论价值。同时也可以从元明清正史资料中得到翔实、准确可靠的珍贵史料。从中可以启迪人们开拓研究大理历史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人物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6:225.
[2]马卫东.二十五史导读辞典[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1:223.
[3]宋濂.元史:卷166[M].北京:中华书局,1957:3910.
[4]赵尔巽.清史稿:卷356[M].北京:中华书局,1957:491.
[5]万斯同.明史:卷293[M].北京:中华书局,1957:427.
[6]赵尔巽.清史稿:卷580[M].北京:中华书局,1957:426-595.
[7]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3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430.
作者简介:杨萌(1981—),女,山西沁源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民族文献学、图书馆学研究。
原载:《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8卷,第9期
【元明清正史中大理人物传记考略-中国文学网】相关文章:
墨子故里考略04-28
贾谊谱系考略04-26
2009年中考物理时事题略析04-29
三士说源流考略04-27
唐进士乞旧衣略考04-27
李正奋《永乐大典考》手稿考略04-29
王荆公《易解》考略04-30
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04-29
儒学现代命运嬗变史考略04-29
北宋导洛通汴考略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