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
一、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
部分竖向构件在转换层处被打断,使竖向力的传递被迫发生转折,而转换层就是实现转折功能的大型水平构件。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是一受力复杂、不利抗震的结构体系,该结构
及其支撑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结构尺寸大,楼面支撑荷载重
带转换层体系内力的改向是通过引发截面内力来实现的,结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同时为保证上部结构水平剪力顺利传往下部,对转换层楼面水平刚度有严格要求规范一般要求楼
板厚度不小于,故一般转换层的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楼面荷载较重。
(二)分层浇筑,利用先浇部分构件承载
转换层水平构件高跨比大,截面弯曲时水平纤维相对错动不可忽略,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一般呈现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特性。采用二次叠浇法进行施工时应对叠和构件进行仔细分析,考虑分层处水平剪力对构件的影响,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配合,进行一次设计,确保
一次叠浇构件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承载能力。
(三)结合下部结构,灵活布置支撑系统
为减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转换结构上下层发生刚度突变和剪力突变,设计不
落地支撑系统时可以结合下部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布置。
(四)通过下部竖向构件卸荷
根据转换层设计时“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结构设计加强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刚度、弱化上部结构刚度,转换层结构在由地震荷载参加组合的工况下,下部竖向构件轴压比限值有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这使转换层下部竖向构件在施工阶段比一般竖向构件具备更大的延性和承载力储备,可以利用下部承载力富余的竖向构件作为支撑的传
力构件。
(五)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
在转换层结构中使用钢骨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自重、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模板支撑时可以利用己经成型的水平钢骨或预应力平衡部分或全部施工荷载,极大改善支撑受力性能,这种措施适用于转换层与上部结构没有形成整体工作的情况如上部采用
的是小柱网框架或开口剪力墙、壁式框架等结构形式。
二、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基于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
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二)设置模板支撑系统以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的不同,应对转换层及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验算。转换板本身受下部支撑体系的作用或
混凝土施工方法的影响,在板中易产生设计时未考虑到的附加内力,故需对转换板在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做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来抵抗这些附加内力。
(三)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板,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值、温度变化以
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四)转换板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
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
(五)应及时做好转换板施工期间板的变形、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对
施工质量不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建筑企业的机械设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物资基础。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运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现代建筑机械对设备调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改革的对策,接着也对施工机械的调配进行了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住宅区的不断增加,使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工程施工的发展,抢速度、保质量、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对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传统的人力,简单机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都
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
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
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
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
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2.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
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
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
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http://www.wenku1.com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
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3.结语
施工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置以及科学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机械化施工的重要保障。科学先进的机械调配与管理不仅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发挥机械的最大效能,而且能确保上程
质量和上程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发展迅速,高层建筑物成为发展趋势,建筑物的外墙亦应是房屋防水的重点,因为外墙渗水不但会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同时维修上及其困难,但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往往会因为外墙不易积水从而忽视了外墙细部的防水工艺施工,给日后的外墙渗漏埋下了隐患。而且要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能经受住风吹日晒、雨淋冬融的考验。这其中墙面防水问题最为关键,墙面空鼓开裂、疏松剥落等一系列问题无不与水有关。因而,做好墙面防水,是确保外墙抹灰耐久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层裂缝
建筑外墙不论什么原因,只要饰面就有裂缝存在,就必然会渗水进水,进水就会引起浸
蚀和冻涨,其结果就会造成面层的破坏。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1砌体与混凝土的膨胀收缩程度不同的原因。由于砌体与混凝土两者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并且长时间暴露在大自然中,受热膨胀冷热的影响,砌体与混凝土它们各自的膨胀收缩程度都不同,因此形成了裂缝,进入雨季,雨水顺着裂缝渗透进入砌体内,一遇冻融,砌体
与抹灰层分层剥落。
1.2基层过湿引起的裂缝。饰面抹灰时,往往习惯于随抹灰随浇水湿润基层,有时由于浇水过量或末经晾干,在基层有浮水的情况下就急于抹面,容易产生流坠开裂。在雨季施工
时,基层含水饱和,面层及易滑动,也容易出现裂缝。
1.3基层过干引起的裂缝。浇水不匀,局部干湿差别过大,面层也会因干缩不匀而产生裂缝;抹砂浆前,基层没有用水充分湿润,使抹上去的砂浆水分被基层吸收,脱水过快而出
现干缩裂缝,造成空鼓,埋下渗漏的隐患。
1.4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饰面裂缝。
①砌体墙面、混凝土墙面等基层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没有清除干净,光滑的混凝土墙
面没有进行“毛化处理”,使打底砂浆与基层粘结力差;
②在干粘石、水刷石施工时,有时由于拍打过分出现翻浆或面层流动滑动而产生裂缝;
③当基层偏差较大时,若局部一次抹灰太厚,面层也会出现裂缝;
④当面层砂浆收水后,在失去塑性的情况下,再用力搓抹或纠偏,容易造成面层整体移
动而脱离基层;
⑤施工人员图方便,外脚手眼堵塞不密实;窗框顶的外墙不留滴水线;外墙抹灰分格缝
不标准;
⑥阳角结合处,由于抹灰时间间隔过长、操作方法不当,封口结合不好等原因引起的裂
缝。
1.5基层打底砂浆过厚的原因。由于主体结构施工中垂直度控制不准,造成部分外墙打底砂浆过厚,施工中没有分层完成,而是一次完成,打底砂浆的自重量超出了与基层的粘结
力而与基层分离,因此形成了裂缝,给雨水提供了容身之所。
2、预防措施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分析,造成渗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外墙抹灰渗漏,必须针
对成因,对症下药,必须从源头封堵,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2.1对于砌体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首先,在砌体与梁、柱交接部位,用射钉固定300mm宽钢丝网,然后开始抹灰,防止由于各自的膨胀程度不同而形成的裂缝。
2.2基层浇水要适时提前进行,要保证均匀适量,必须待晾干之后再开始抹灰。如遇雨
季施工,则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3对于基层处理问题。首先,基面层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用高压水冲洗,用钢刷刷。另外,对于光滑的混凝土,进行涂抹混凝土界面剂等“毛化处理”。另外,隔夜将基层湿润,
然后再在基层面抹砂浆。基层表面要粗糙,抹灰要均匀平整。
2.4对于由于结构垂直度控制不好,而造成打底砂浆过厚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2.4.1首先在基层抹第一层砂浆,然后待砂浆硬化后再在第一层砂浆面钉钢丝网,继续
抹第二层砂浆。
2.4.2打底砂浆应分二层抹,第一层厚度宜采用5mm左右,等第一层砂浆强度达到70%
时,即可抹第二层砂浆,厚度约为8~10mm,砂浆面用木抹子打平压实成麻面。
2.5对于脚手眼,打底前用细石混凝土缝补,再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实,以防外墙渗漏透。对于外窗顶滴水线,在抹底砂浆时就应嵌入成品塑料滴水槽,另外,窗框四周应留5mm左
右的凹缝,缝内打硅胶,杜绝了雨水从窗框边深入墙体的通道。
2.6加强饰面的保护和养护。施工规范规定,水泥砂浆的抹灰层,应在湿润的条件下养护。特别在暑期施工时,饰面经暴晒后,常常因脱水过快而干燥发白,面层强度降低,严重
者甚至强度完全丧失,饰面吸水性增大,一遇冻融,就会酥松剥落。
2.7装饰抹灰整体性强,一旦出现问题,返工或处理都很困难。因而,施工操作时一定要按程序施工,确保一次成活。如一旦出现面层空鼓坠裂等情况时,即使不影响观感,也要
返工重来,否则将会给饰面的防水留下隐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渗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产生渗漏。渗漏是质量通病,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严格切实按规范、规定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
步骤,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渗漏问题。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住宅建设同其他领域一样在改革开展,搞活经济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人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但是当前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渗水、屋面渗水、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质量通病仍然存在,有些已建住宅的上述情况还十分严重。本文就上海青浦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海青浦地区属软土层地基,多层住宅沉降较大,往往呈现凹陷形不均匀沉降。当沉降到一定限度时,在建筑物底层门窗洞口角部出现斜裂缝或八字型裂缝、少数的可发展到二层和三层,此类裂缝大多数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出现,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大加多,待地基下
沉稳定后,不再变化。
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以前在地质钻探中有的有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个别甚至出具假报告,都曾给建设单
位造成过重大经济损失。
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层住宅单体太长的;平面图形复杂,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着不同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着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设计马虎,计算不认真,
有的不作计算,照抄别的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设计。
在施工方面上的原因。墙体砌筑时,砂浆强度偏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
多,断砖集中使用。拉结筋不按规定标准设置。墙体留槎违反规范要求。等等。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从钻探报告入手,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地质钻探报告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钻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提高地质勘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政
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责任感,这样才能使钻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从设计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多层住宅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
建筑措施。多层住宅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避免建筑物有显着的高差或荷载差异。在软土地区建筑物的裂缝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的建筑物为多见,尤其是高、低或轻;重单元连成一体未设置沉降缝时易发生。 设置沉降缝。多层住宅的学位体长度应控制在55米以内;长度较大的住宅,考虑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对于平面图形复杂的,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着不同的,要在其转折处;层高高差处或荷载显着不同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着不同处或在地基处
理方法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建筑物荷载不仅使建筑物地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且由于基底压力扩散的影响,在相邻范围内的土层,也将产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随着相邻建筑物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由干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很高,当两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时,常常造成邻
近建筑的倾斜或损坏。
结构措施。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是保证砖石承重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长高比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将建筑物长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它就具有较大的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实践证明,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
2.5至3之间时,可减少建筑物的相对弯曲,房屋不易出现裂缝。
合理布置纵横墙。承重结构的墙身是房屋扭曲的主要受力构件,它具有调整地在不均匀变形的能力。纵、横墙的布置合理与否,对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影响很大。如纵墙贯通而横墙密布,则犹如空胀多肋深梁,刚度很大,这时基础沉降比较均匀。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对于砖石承重结构的纵横墙应尽量贯通,横隔墙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建筑物宽
度的1.5倍为妥。
设置圈梁。在建筑物的墙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它
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发展。 多层住宅的楼面板。屋面板必须一律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多层住宅的基础及主体结构
必须用商品砼浇捣。
地基和基础措施
(1)多层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应当控制在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99年修订版)规定的限值以内。在建筑物体形复杂,纵向刚度较差时,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必须
在15MM以内,偏心距应当控制在15‰以内。
(2)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要求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一般可采
用打预制钢筋砼短桩。
(3)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理置于同一土层中。
(三)从施工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1、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主变动;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渗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并对计量工作派专人监控;将石灰膏调成12CM的标准稠度后称量,或
测出其实际稠度后进行换算。
2、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组砌形式一定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大大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1/4砖长的要求。
3、正确设置拉结筋。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省得工人稳来乱拿钢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0.5M,伸出墙外0.5M,上下间距0.5M.抗震构造柱埋入长1M.半砖墙放1根,一砖墙放2根,考虑到水平
灰缝为8-12MM,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Φ6.5MM.
4、不准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墙体整体性和抗震性。为此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教育,不能图省事影响质量;为保证构造柱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标准砖五皮,多孔砖三皮;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严禁在任何情
况下留阴槎。
5、加强多层住宅的沉降检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人工程质量评估
内容。
1、支架设计及布设
1.1地基处理
将箱梁下方30m宽度范围内松软地段全部挖除,采用含石量在60%以上的砂砾石(开山石)换填,山坡地段清理出坚硬的岩面,并设置横坡,坡度控制在3%范围内,便于及时
排除雨水。如纵向坡度过大,采取设置台阶方式,便于底托支垫平整。
上游靠近便道开挖水沟排水,降低水位标高,以防止雨水和其他水流入支架区,引起支
架下沉。
1.2支架布置
1.2.1支架材料规格
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3.0m、2.4m、1.8m3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顶杆长度为1.5m、1.2m、0.9m,横杆采用0.9m、0.6m两种组成,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
1.2.2支架布置
箱梁下立杆纵距0.6m,横距0.9m,横向及纵向横杆步距0.6m,并设置剪刀斜撑加固。 支架下垫15×15cm枕木,立杆底设可调底托支于枕木上,立杆上设可调顶托,顶托上
方铺设15×15cm横向方木,纵向铺设10×10cm方木。
碗扣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放枕木,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4
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他底托,后安装立杆。
1.2.3支架布设注意事项
(1)当立杆基底间的高差大于60cm时,则可用立杆错节来调整。
(2)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
则均采用3.0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5m和0.9m两种长度的顶杆找平。
(3)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15m以下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
应不大于10cm。
(4)脚手架拼装到3~5层高时,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无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
(5)斜撑的网格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斜撑杆为拉压杆,布置方向可任意。一般情
况下斜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亦可以错节布置。
(6)斜撑杆的布置密度,当脚手架高度低于20m时,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
不应随意拆除。
1.3支架预压
支架铺设完毕后,需进行预压,以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
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
预压材料用编织袋装砂或水箱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支架拼装时按设计纵距及横距布置立杆,支架顶利用顶托调平,铺设横向方木和纵向木板,安装水箱
或用吊车吊放砂袋对支架进行预压。
在每一节段的中心、横向左右侧布3个点进行观测,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1次,在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2h观测1次,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将预压荷载卸载后再对底模标
高观测1次,从以上的观测资料中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及地基的下沉。
预压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可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他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同时要注意在支架外侧2m处设置临时防护设施,防止流水和雨水流入支架区,引起支架下沉。预压完成,移除水箱或
砂袋调整立杆高度。
1.4施工预拱度
在确定预拱度时应考虑下列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
性沉陷;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由砼徐变引起的徐变挠度。
根据梁的挠度和支架的变形所计算出来的预拱度之和,作为预拱度的最高值,设置在梁的跨径中点。其他各点的预拱度以中点为最高值,以梁的两端部为支架弹性变形量,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根据计算出来的箱梁底标高对预压后的箱梁底模标高重新进行调整。
2、模板制作及安装
2.1模板制作及安装
(1)底模板采用大块胶合板,铺在支架顶纵向布置的木板上,木板与胶合板用钉子固
定,调模、卸模采用可调顶托完成。
(2)外模板使用5cm厚大板刨光后内贴δ=12mm~15mm竹胶板,竖向设间距为90cm的方木支撑肋,横向设间距为50cm槽钢支撑肋。外模直接立于分配梁上,当内外侧模板拼
装后用Φ18对拉螺杆对拉。
(3)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局部尺寸变化采用木模,内模板的紧固主要用对拉螺杆,并
用脚手架连接。箱梁顶板采用钢管支架支模,支架直接支撑在底板。
(4)堵头模板因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孔眼,模板采用胶合板挖孔,按断面尺寸挖割,
孔眼必须按钢筋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精确定位切割。
2.2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制作模板前首先熟悉施工图和模板配件加工图,核实工程结构或构件的各细部尺寸,复杂结构应通过放大样,以便能正确配制,按批准的加工图制作的模板,经验收合格后
方可使用。
(2)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采用107胶堵塞严密,以防漏浆。
(3)螺栓孔的排布应纵横对称,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装饰性,受力均匀。
(4)模板连接缝用胶带黏接,模板、排架支搭完成后邀请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
序。
3、钢筋加工及安装
首先将钢筋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钢筋加工,受力钢筋的焊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少于5d,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焊接接头面积不宜超过50%.依据设
计图纸,将钢筋在下料厂下料后运至现场绑扎。
顶板、底板、腹板内有大量的预埋波纹管,为了不使波纹管损坏,一切焊接在波纹管埋置前进行,管道安装后尽量不焊接,当普通钢筋与波纹管位置发生矛盾时,适当移动钢筋位
置,准确安装定位钢筋网,确保管道位置准确。
钢筋绑扎前由测量人员复测模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其中高程包括按吊架的计算挠度所
设的预拱度,无误后方进行钢筋绑扎。
为使保护层数据准确,保护层垫块不被压坏,箱梁施工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
4、波纹管加工安装
按设计图纸所示位置布设波纹管,并用定位筋固定,安放后的管道必须平顺、无折角。 管道所有接头长度以5d为准,采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套接,要对称旋紧,并用胶带纸缠好接头处以防止混凝土浆掺入,当管道位置与非预应力钢筋发生矛盾时采取以管道为主的原
则,适当移动钢筋保证管道位置的正确。
波纹管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并在砼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波纹管安
装好后,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施工中人员、机械、振动棒不能碰撞管道。
浇注混凝土之前对管道仔细检查,主要检查管道上是否有孔洞,接头是否连接牢固、密封,管道位置是否有偏差,严格检查无误后,采用空压机通风的方法清除管道内杂物,保证
管道畅通。
5、砼浇注及养生
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砼,一次浇筑成形,先底板,后腹板,再顶板,每个T构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30cm,从前端向后端浇筑,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保证无层间冷缝,混凝土的振捣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防漏捣、欠捣和过度振捣,当预应力管道密集、空隙小时,配备小直径30型的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可在钢筋上平拖,不可碰撞预应力管道、模板、钢筋;混凝土在振捣平整后即进行第一次抹面,顶板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抹面,第二次抹面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防早期无水引起表面干
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覆盖麻袋或草袋进行湿润养护。
6、张拉及孔道压浆
6.1张拉
(1)箱梁浇筑时制取充足数量的同条件养生试块。预应力张拉必须在同条件养生试块
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进行。
(2)具有预应力张拉资质的队伍进行张拉作业,张拉前应对张拉所用千斤顶及油压表进行精度控制的校核、标定,同时张拉设备要统一编号。对钢绞线和锚具做取样试验检测。
(3)张拉前清除工作面、承压板和钢绞束四周的灰浆,并按有关规范要求抽测代表孔
道实际摩阻参数。锚夹具安装并检查是否合格。
(4)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技术培训和机具熟悉,操作人员持证上岗。预应力张拉采用
张拉应力和量测伸长值双控法进行操作。
(5)预应力张拉操作程序为:安装锚具和千斤顶→初张拉至初始控制应力15%бcon→量测初始伸长值→张拉至100%бcon(持荷2min)→量测伸长值并记录→比较实测张拉伸长
值与计算伸长值→回油自锚,退出千斤顶→检查滑丝。
平均张拉力计算式:Pp=P[1-e-(uθ+kx)]/(kx+uθ)
理论伸长值计算式:ΔL=Pp×L/(Ag×Eg)
张拉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测量每项数值,认真记录,合理计算实际伸长值,实际伸长值除
量测外,应再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值:
ΔL0=0.15σkL/(Ag×Eg)
精确计算每道钢束的理论伸长值,仔细量测每束的实际伸长值。预应力张拉时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即以张拉控制应力达标的前提下,以钢束实际伸长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初应力时的推算值之和与理论伸长值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6%,如超过±6%则停止张拉,分析原
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6.2孔道压浆
(1)压浆顺序。原则上从一端向另一端压浆,当管道超过35m时,在管道中设置三通,
从一端压浆至三通出浆后,再从三通向另一端压浆,依次循环压浆。
(2)压浆前的准备工作。用空压机吹净管道内积水;检查压浆用的材料是否齐全充足;
检查设备、工具是否配齐,性能良好;检查支架是否牢固,安全设施是否有效。
(3)压浆。试验室按设计标号要求配制水泥浆,水泥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4~0.45之间,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s~18s之间。水泥浆的拌制在压浆机的灰浆搅拌桶内进行,先将水加入拌和机内,然后再放入水泥,充分拌和以后再加入膨胀剂,膨胀剂的掺量严格按试验配比控制,一般用量不超过水泥总量的0.01%.灰浆配比24h内的泌水
率控制在3%以内,膨胀率控制在10%以内。
拌和好的水泥浆由拌和机倒入活塞式注浆泵内,压浆自箱梁的一端注入,直到从排气孔内溢出稠度均匀的水泥浆为止,关闭注浆管闸阀直到水泥浆凝固,注浆压力须控制在0.5MPa~0.7MPa.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控制在30min~45min范围内。
在整个压浆过程中试验人员必须旁站记录,并且每一工作班留取不少于5组
7.07×7.07×7.07cm水泥浆试件,标养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评定的依据。
6.3封锚
采用砂轮机切割锚环外多余钢绞线,并不断洒冷水阻止热量传递。封端浇注与盖梁同标号的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严禁用振捣棒进行振捣,采用人工捣实抹平。混凝土终凝后及时
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工程施工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和招投标业务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仅是施工企业之间生产管理、经营能力、施工能力方面的竞争,而且是围绕企业文化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竞争。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才能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多元化的市场,与时俱进,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工程施工企业的文化特点
企业文化是因企而生,所以企业文化也要因企制宜。作为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必须先清楚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把握企业的特点、员工的特点、施工的特
点。只有看清了本质,形成的企业文化才会富有新意和价值。
1、企业文化建设难、推广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是精力的投入,而且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而作为工程施工企业,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职工群众,在外部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现场施工等方面均承受很大的压力。正是市场的压力和经营的困难,使得某种程度上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为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工程项目地域分散,周期短,流动性强,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这些因素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除此之外,工程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分包队伍多,现场施工人员还有一部分为外雇民工,文化水平偏低,观念较为落后,综合素质较差,这为企业文化的深入推
广带来了难度。
2、企业文化要有强有力的约束。
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像公路、桥梁等,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且整个施工过程是多个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由于工程特性和施工环境的制约,大量的隐蔽工程只能进行有限度的检查、表面的检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施工工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以及“对工程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约束,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改变他们的工作作风,
从根本上消除“责任与己无关”的想法。
3、企业文化更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而对于工程施工企业的员工,施工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且一年有大部分时间从事野外施工。针对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低等特点,企业必须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优秀的企业
“文化力”协调和引导职工,用人本关怀温暖员工,让企业与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有
力的内聚力和吸引力。
4、企业文化更注重“安全文化”。
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占有很大的比重。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会存在高危险作业。拿我们路桥公司来说,桩基施工、梁板张拉、吊装等工作环节,危险系数较高,稍微放松警惕,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职工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随着周围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企业、职工已经普遍认为安全高于一切,对安全的认识、对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了让职工能够安心的工作,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安全有保障,生命有保障,工作才有保障。
二、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并以此为基石,树立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盲目、随意的去做,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并着力突出企业的特性。只有这样,形成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挥
其强有力的作用,使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1、要认真分析企业发展现状。
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重点,要提炼和完善企业的工作宗旨和经营理念。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确立了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但是,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同行领先地位,必须在打造精品工程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企业宗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竞赛能力等具体标准,检验和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并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深入的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更生动、更真实、更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内涵演绎出极具说服力的感性材料,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升华为企业职工容易理解和实行的企业文
化。
2、要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类型。
企业文化建设是综合工程,它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涉及人与人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阶段,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类型。市场开发需要社会和行业内的相关信息来源,并要善于沟通;施工现场是一种过程控制,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注重细节,有的情况下还需要应对突发事件的人际文化;办公室人员需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尚的道德文化、服务文化……。每个岗位,工作不同,文化类型也须不同,
但这些都必须统一于企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
3、要大力研究企业员工构成。
企业的员工构成比较复杂,有伴随企业成长的老职工,也有新招收的年轻员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工作态度、利益所求等均有不同,这就必然形成不同的个人价值观。而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融、互补或排斥的,这种统一或矛盾也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交融或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能否为每一位员工所接受。而且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地位、岗位、收入、前景、人际关系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员工对企
业文化的认同范围和程度。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员工构成这一因素。
4、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各种媒体工具、艺术载体、培训上课等,除此之外,还应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比如施工现场的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岗位明星评选、晋升提拔、物质或精神奖励等手段的运用。不能单纯的只停留在开表扬会、发奖品,而是要深入发掘人的内在品质和典型,通过这种挖掘的过程,让干部职工了解企业在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通过这种特殊的激励,让符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得以强
化,得到肯定。
三、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
作为工程施工企业,现场是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是广大职工奋力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展现企业形象的前沿阵地。而文化,来源于现场,扎根于现场,是现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现场点点滴滴的沉淀与积累。所以,对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现场文化作为重点,把精力放到现场。通过特色、新颖、时尚的现场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现场文化建设重在做好以下几方面:
1、规范项目驻地和现场建设。
加强“三标”建设和现场文明施工管理,通过基层专业样板创建,实现项目硬件设施的标
准化和软件管理的规范化,全面促进现场文化建设。
2、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引导,把“安全第一”的理念固化到职工的思想中。强化对职工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贯,强化对标准化作业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和控
制的灌输,使每一名职工全面掌握安全技能及安全知识,提高标准作业能力。
3、改善现场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改善项目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健全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现场、施工作业现场、道路交通等安全环境的治理。加大人本关怀的力度,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努力构建施工现场和谐
工作、生活以及人文环境。
4、树立品牌意识。
牢固树立“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品牌意识,强化全员的质量和服务意识,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把好工作流程中的每一道关口,积极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企业信誉,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总之,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有自身的特点和独有的内涵外延,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工程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重点,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并加以正确应用和研究,结合形势不断挖掘和完善,我们就能够应对激烈的挑战和压力,建设独具企业特色的优秀文
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完善,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孕育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效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相关文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转换04-30
北京南站高架层显示屏支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05-03
推动结构转换促进经济增长05-02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特点浅析04-26
从结构主义到转换生成语法04-29
层间隔震结构工作机理研究04-30
试析口头交际中话轮转换特点04-26
空客A350的结构选材特点04-29
加拿大房屋的结构特点04-26
层合壳体结构分析的分片Ritz法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