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今天,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问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是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内涵。利用是最终目的,开发是利用的基础,整治是利用的措施,保护是利用的战略。人类利用土地满足自身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所以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深刻内涵。开发是人类首先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并将其改变成可使用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后,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劣化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保持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在我国的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充的是城镇建设占地加剧,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1951年~1980年和 1981年~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数分别高达1.31 和1.91。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近十年来,城市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其次,土地闲置浪费严重。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同时,工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工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 26%,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 (7.3%)和香港地区 (4.95%),而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中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据测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立地产出率水平低。除此之外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和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干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38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
面对上述的问题,为了保护好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相应的对策是迫在眉睫的。在笔者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任第平衡的根本措施,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做好农村地区的人口控制工作。
二是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等。
三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通过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等措施,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并且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四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不仅要调整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也要清理乡镇企业用地。并且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五是强化宣传。 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首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根本措施。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只有长期不断地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解决人地矛盾,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才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才能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才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才能真正保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土、植被资源,才能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李新举.实用土地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
[2]王经国.资源与环境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3]徐宪立.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
[4] 霍振东.农村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相关文章:
西南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07-28
云南洱海的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07-18
广东新兴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07-10
GIS技术支持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度评价06-30
玉溪市红塔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07-25
山西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对策07-24
耗散结构与农地可持续利用11-04
颍上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