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0403
????????????????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场 座位号
六年级语文试卷20140403
一、 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确、工整、美观。(10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需要合作的社会。
二、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nɡ nu? pú sà há mɑ bǐnɡ bào kānɡ kǎi
wēi xi? xī shēnɡ zhànɡ ài yǐn mán wú gū
三、 用“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8分)
聆听(lín línɡ) 顷刻(qīnɡ qǐnɡ) 蒙骗(mēnɡ m?nɡ) 匮乏(ɡuì kuì) ....薄田(báo b?) 回眸(m? m?u) 嬉笑(xī xǐ) 乘虚而入(ch?nɡ ch?nɡ) ....四、 根据提示写成语。(6分)
孙悟空 笑 合作 五、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改为转述句) (2) ( )临渊羡鱼,( )退而结网。(填关联词语) (3)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改为反问句) (4) 代表们审议并听取了李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 ,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处”的原因是
,“藕花”一词表明了时间是 季节。
(2) 青箬笠, , 不须归。“不须归”的意思是
,词人“不须归”的原因是 。 (3) ,死亦为鬼雄。//粉骨碎身全不怕, 。 (4) 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写出了 。 .七、 阅读理解。(14分+11分=25分)
(一)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a.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于是,他就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一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
后来这本书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而流传开来,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我没有读过这本在韩国曾引起轰动的书,但凭我的人生经历,我已经感知到了它要说的一些道理:b.人生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自己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是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1.文中划线句a反映了“韩国成功人士” 的心态。1分 2.根据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举重若轻: ②水到渠成:
3.通读全文后,可以看出作者对成功问题的观点是 。1分 4.文中划线句b是否真的说什么事都用不着“钢铁般的意志”、用不着“技巧和
谋略”?此话是针对什么问题说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4分
5.文中告诉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新的观点。请从“铁杆磨成针”和“名师出高徒”两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4分
(二)我的父亲丰子恺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向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2分
2.短文主要讲了 、 、 三件事。3分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用“~~~”划出来。2分 4.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八、 作文。(30分)
内容:写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或同学。 要求: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文中不出现老师或同学的真实姓名。 3.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密???????????封????????????线?????????????????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0403】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04-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08-05
语文试卷反思06-13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2-31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08-04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08-17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01-09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06-28
期中语文试卷总结04-20
语文期末试卷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