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失的地平线》

时间:2023-04-30 23:48:04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消失的地平线》

[摘要]20世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借助探险家的资料在《消失的地平线》里构想了一个和谐闲逸的乌托邦境地——香格里拉。试图分析西方作家希尔顿所描绘的香格里拉的特点,反映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的基本认识。比较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背景,指出两者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当人们生活在困苦煎熬的时期,会希望有一个世外桃源得以让自己开始新的美好生活。表现了中西方人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乌托邦世界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

[关键词]希尔顿 香格里拉 乌托邦 《消失的地平线》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68-02

《消失的地平线》在出版之后受到大众的喜爱,这部小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反响的原因是什么?神秘的香格里拉出自于这部小说,是它让更多的人萌发了去寻找、去探索那远在东方中国的世外桃源。长久以来致使现在的“香格里拉”成了热销的商业品牌。希尔顿把乐园构建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它真的是让西方人去认识中国吗?而没有去过中国的他到底是厌倦了西方还是崇尚中国?而明明是中国传统的喇嘛寺,但却有着浓厚的西方色彩,是希尔顿对当时中国认识得不够彻底还是抬高西方文化知识而贬低中国的传统文化,或是让这四个闯入香格里拉的外国人感到这个地方很亲切,很适合西方人居住?

一、“香格里拉”和“乌托邦”的由来和理念

香格里拉又叫中甸县,在藏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其英语发音来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它的理念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友好,没有种族、信仰、习俗的界阂;人和自然和谐存在,友善相处;人来索取自然有度,并以这样的行为准则建立起文化秩序。香格里拉用来形容世外桃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

乌托邦(Utopia)的“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即为空想的国家,理想国。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它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的空想社会。香格里拉和乌托邦可以说是等同的,在文中用香格里拉一词就可以代表乌托邦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人类为表达美好愿景而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二、《消失的地平线》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天主人公英国领事康韦、副领事马里森、在重庆传教的布琳克洛小姐和美国人巴纳德四个人乘坐飞机从南亚飞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然而不幸的是,途中飞机遭遇劫机,他们四个被带到了中国藏区的喜马拉雅山地带的蓝月亮山谷。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这儿有座喇嘛寺,受伤的飞行员在临死前告诉他们在那里能得到食宿。次日,一位通英语的老人张把他们带到了坐落在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腰的喇嘛寺。在这个偏僻的香格里拉,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美好。他们虽然种族、信仰、习俗不同,但能够和平共处。人们信守适度原则,适度开发金矿。这里的人们很长寿,许多年岁已大的人但仍显年轻。在此生活了数天后,主人公康韦、女传教士和美国人都想留在香格里拉,不愿回去,只有马里森想回英国,最终康韦被说服随他一起离开了香格里拉。康韦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教会的医院失去了记忆,而马里森却不知所终。经过艰辛的心理历程,恢复了记忆的康韦开始踏上了寻找神秘的香格里拉的征途。

三、香格里拉的特点

(一)令人心醉的香格里拉环境

令主人公心驰神往的香格里拉有着一长长的山谷,山谷两边连绵起伏着圆丘状的低矮山峰,有生气的山色与那瓷青色的无边夜空相映衬着。山峰简直是一个个无瑕的冰雪金字塔,那样闪亮动人,那样安祥静谧。一座座令人炫目,令人激情澎湃。蓝月亮山谷里纯净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阳光也如此温暖和煦。这简直是一个天外世界,是原始的自然。怎能叫人不心醉?生活在这个遥远的香格里拉,每一天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巧夺天工,生活是如此惬意舒适,潇洒自在,怡然自得。

(二)具有西方色彩的喇嘛

香格里拉的喇嘛寺里的一座亭子摆放着一个古琴和一架豪华钢琴。中国传统的喇嘛们一般是诵经念佛的,古琴还是情理之中,这钢琴就有些天方夜谭了。可是在希尔顿的笔下,这里的喇嘛们却崇尚西方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他们收集了所有的欧洲经典名曲,其中部分喇嘛还是演奏各种乐器的高手,确实是太神奇了。喇嘛们对西洋书籍也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古希腊语的有柏拉图、英语的有奥玛学说;有尼采的哲学、牛顿的理论,等等。喇嘛们说聂斯托里派基督教中世纪在整个亚洲广为传播,纵然是在它衰落之后的很长时间也依旧延续着。真不敢相信,喇嘛们变得如此博学多才,可是在那个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喇嘛们怎么会懂得西方世界的经典。所以希尔顿以及西方社会群体并没有对中国传统彻底的了解,以为遥远的东方国度对他们的文化知识熟知和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收藏兴趣。小说中尽管描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瓷器还有饮茶习惯,从表面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在美化中国,实际上用来反衬突出西方文化——他们偏爱西洋音乐,高雅气派的图书馆收藏了不少英、德文书籍,寺里还拥有现代化设施如中央供暖设备和西式抽水马桶。

希尔顿作为西方人在《消失的地平线》里将香格里拉的喇嘛们刻画成了具有西方色彩的智者。他认为西方的文化知识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受到东方国家的认可和推崇。就连远在东方世外桃源的人们也都熟知了解外面西方世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中国仰慕、吸收并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也可以说这具有西方色彩的香格里拉,易于使西方读者乐于接受,感受到这个香格里拉虽远在中国,但人文气息是那么的亲近。

(三)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

让人们很纳闷的是这里岁数大的喇嘛们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他们一旦离开了香格里拉就不会这样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应该是香格里拉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能长生不老。但这自然环境又是怎样作用于人们的容颜的呢?难道那里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天差地别吗?现实生活中,原生态的环境对人类的保养并不是很明显。这就是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   小说最后写到主人公在恢复记忆之后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的征程。希尔顿并设有告诉读者主人公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再次回到乌托邦境地生活。香格里拉是虚幻缥缈的,它的真实存在性在当时无从考究,它到底是不是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呢?所以它对人们来说十分神秘。在这部《消失的地平线》面世之后,世界还掀起了一股寻找探险神秘香格里拉的热潮,人们就好像是去寻找宝藏一样。

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一)《消失的地平线》所在年代的社会背景

1929年至1933年是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空前经济大危机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久之后。一夜之间繁荣景象人间蒸发,银行大量倒闭,企业破产,市场清冷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猛增,农产品价格下滑,很多人接近破产。《消失的地平线》出版的时候,西方人大都心情沮丧万分,而且二战的灾难又席卷欧洲,战争的血腥和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资源匮乏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正是在这个时候,希尔顿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中国,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香格里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处于绝望的西方人像是看到了黎明一样。这部小说也因此大受欢迎,大获成功。

(二)《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作此约于永初二年(421),也就是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十六载。东晋王朝腐败软弱,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王朝荒淫无度,军阀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沉重。在这个国家面临崩溃瓦解的动乱时期,陶渊明的满腔热血和抱负无以实现。而且东晋王朝实行门阀制度,像陶渊明这样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无疑是壮志难酬。再说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他借助创作来抒发心志,塑造一个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已的理想和美好情趣。

两者具有共同之处,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无论是希尔顿还是陶渊明都厌恶现实社会的污浊和战争带来的疾苦,苦于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状,所以只能在纸上一抒胸志来寻求世外桃源来拯救现实世界。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避世态度,也引起了世人的共鸣,都纷纷去寻找这样一个乐园。

五、结语

不管是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还是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希尔顿,给世人呈现的都是世外桃源,同样神秘。中西方人们都一样不喜欢残酷的战争,疾苦的生活;一样希望世界和平,生活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也就是心中的香格里拉——乌托邦境地。

【参考文献】

[1]魏慧珊.一个意识形态化与乌托邦的混合体——试论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

[2]冯涛.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8).

[3]李玲.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J].绥化学院学报,2010-10-10.

《浅谈《消失的地平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浅谈《消失的地平线》】相关文章:

消失在地平线上的身影作文04-30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04-02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04-25

地平线作文08-16

地平线作文[必备]03-25

消失的朋友11-19

消失的行业04-29

眺望地平线作文04-26

寻找我的地平线04-28

守住心中的地平线作文08-02

文章
代写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浅谈《消失的地平线》

[摘要]20世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借助探险家的资料在《消失的地平线》里构想了一个和谐闲逸的乌托邦境地——香格里拉。试图分析西方作家希尔顿所描绘的香格里拉的特点,反映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的基本认识。比较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背景,指出两者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当人们生活在困苦煎熬的时期,会希望有一个世外桃源得以让自己开始新的美好生活。表现了中西方人民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乌托邦世界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

[关键词]希尔顿 香格里拉 乌托邦 《消失的地平线》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68-02

《消失的地平线》在出版之后受到大众的喜爱,这部小说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反响的原因是什么?神秘的香格里拉出自于这部小说,是它让更多的人萌发了去寻找、去探索那远在东方中国的世外桃源。长久以来致使现在的“香格里拉”成了热销的商业品牌。希尔顿把乐园构建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它真的是让西方人去认识中国吗?而没有去过中国的他到底是厌倦了西方还是崇尚中国?而明明是中国传统的喇嘛寺,但却有着浓厚的西方色彩,是希尔顿对当时中国认识得不够彻底还是抬高西方文化知识而贬低中国的传统文化,或是让这四个闯入香格里拉的外国人感到这个地方很亲切,很适合西方人居住?

一、“香格里拉”和“乌托邦”的由来和理念

香格里拉又叫中甸县,在藏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其英语发音来源于康方言南路十语群体中甸的藏语方言。它的理念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和睦友好,没有种族、信仰、习俗的界阂;人和自然和谐存在,友善相处;人来索取自然有度,并以这样的行为准则建立起文化秩序。香格里拉用来形容世外桃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乐园。

乌托邦(Utopia)的“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即为空想的国家,理想国。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合在一起是“乌有之乡”。它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的空想社会。香格里拉和乌托邦可以说是等同的,在文中用香格里拉一词就可以代表乌托邦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人类为表达美好愿景而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

二、《消失的地平线》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天主人公英国领事康韦、副领事马里森、在重庆传教的布琳克洛小姐和美国人巴纳德四个人乘坐飞机从南亚飞往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然而不幸的是,途中飞机遭遇劫机,他们四个被带到了中国藏区的喜马拉雅山地带的蓝月亮山谷。这个地方叫做香格里拉。这儿有座喇嘛寺,受伤的飞行员在临死前告诉他们在那里能得到食宿。次日,一位通英语的老人张把他们带到了坐落在高耸入云的雪山山腰的喇嘛寺。在这个偏僻的香格里拉,人们自给自足,生活美好。他们虽然种族、信仰、习俗不同,但能够和平共处。人们信守适度原则,适度开发金矿。这里的人们很长寿,许多年岁已大的人但仍显年轻。在此生活了数天后,主人公康韦、女传教士和美国人都想留在香格里拉,不愿回去,只有马里森想回英国,最终康韦被说服随他一起离开了香格里拉。康韦再次出现时是在重庆教会的医院失去了记忆,而马里森却不知所终。经过艰辛的心理历程,恢复了记忆的康韦开始踏上了寻找神秘的香格里拉的征途。

三、香格里拉的特点

(一)令人心醉的香格里拉环境

令主人公心驰神往的香格里拉有着一长长的山谷,山谷两边连绵起伏着圆丘状的低矮山峰,有生气的山色与那瓷青色的无边夜空相映衬着。山峰简直是一个个无瑕的冰雪金字塔,那样闪亮动人,那样安祥静谧。一座座令人炫目,令人激情澎湃。蓝月亮山谷里纯净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阳光也如此温暖和煦。这简直是一个天外世界,是原始的自然。怎能叫人不心醉?生活在这个遥远的香格里拉,每一天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巧夺天工,生活是如此惬意舒适,潇洒自在,怡然自得。

(二)具有西方色彩的喇嘛

香格里拉的喇嘛寺里的一座亭子摆放着一个古琴和一架豪华钢琴。中国传统的喇嘛们一般是诵经念佛的,古琴还是情理之中,这钢琴就有些天方夜谭了。可是在希尔顿的笔下,这里的喇嘛们却崇尚西方音乐,特别是莫扎特的作品。他们收集了所有的欧洲经典名曲,其中部分喇嘛还是演奏各种乐器的高手,确实是太神奇了。喇嘛们对西洋书籍也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古希腊语的有柏拉图、英语的有奥玛学说;有尼采的哲学、牛顿的理论,等等。喇嘛们说聂斯托里派基督教中世纪在整个亚洲广为传播,纵然是在它衰落之后的很长时间也依旧延续着。真不敢相信,喇嘛们变得如此博学多才,可是在那个没有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喇嘛们怎么会懂得西方世界的经典。所以希尔顿以及西方社会群体并没有对中国传统彻底的了解,以为遥远的东方国度对他们的文化知识熟知和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收藏兴趣。小说中尽管描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瓷器还有饮茶习惯,从表面的角度来看似乎是在美化中国,实际上用来反衬突出西方文化——他们偏爱西洋音乐,高雅气派的图书馆收藏了不少英、德文书籍,寺里还拥有现代化设施如中央供暖设备和西式抽水马桶。

希尔顿作为西方人在《消失的地平线》里将香格里拉的喇嘛们刻画成了具有西方色彩的智者。他认为西方的文化知识在世界上属于领先水平,受到东方国家的认可和推崇。就连远在东方世外桃源的人们也都熟知了解外面西方世界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西方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认为中国仰慕、吸收并传播西方先进文化知识。也可以说这具有西方色彩的香格里拉,易于使西方读者乐于接受,感受到这个香格里拉虽远在中国,但人文气息是那么的亲近。

(三)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

让人们很纳闷的是这里岁数大的喇嘛们看上去都很年轻,但是他们一旦离开了香格里拉就不会这样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应该是香格里拉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能长生不老。但这自然环境又是怎样作用于人们的容颜的呢?难道那里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天差地别吗?现实生活中,原生态的环境对人类的保养并不是很明显。这就是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处。   小说最后写到主人公在恢复记忆之后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的征程。希尔顿并设有告诉读者主人公是否找到了香格里拉,再次回到乌托邦境地生活。香格里拉是虚幻缥缈的,它的真实存在性在当时无从考究,它到底是不是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呢?所以它对人们来说十分神秘。在这部《消失的地平线》面世之后,世界还掀起了一股寻找探险神秘香格里拉的热潮,人们就好像是去寻找宝藏一样。

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一)《消失的地平线》所在年代的社会背景

1929年至1933年是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的空前经济大危机时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久之后。一夜之间繁荣景象人间蒸发,银行大量倒闭,企业破产,市场清冷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猛增,农产品价格下滑,很多人接近破产。《消失的地平线》出版的时候,西方人大都心情沮丧万分,而且二战的灾难又席卷欧洲,战争的血腥和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资源匮乏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所以正是在这个时候,希尔顿把目光投向遥远的中国,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理想中的香格里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处于绝望的西方人像是看到了黎明一样。这部小说也因此大受欢迎,大获成功。

(二)《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作此约于永初二年(421),也就是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归隐田园十六载。东晋王朝腐败软弱,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王朝荒淫无度,军阀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沉重。在这个国家面临崩溃瓦解的动乱时期,陶渊明的满腔热血和抱负无以实现。而且东晋王朝实行门阀制度,像陶渊明这样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无疑是壮志难酬。再说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他借助创作来抒发心志,塑造一个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已的理想和美好情趣。

两者具有共同之处,都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无论是希尔顿还是陶渊明都厌恶现实社会的污浊和战争带来的疾苦,苦于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状,所以只能在纸上一抒胸志来寻求世外桃源来拯救现实世界。也可以说这是一种避世态度,也引起了世人的共鸣,都纷纷去寻找这样一个乐园。

五、结语

不管是在东晋时期的陶渊明,还是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的希尔顿,给世人呈现的都是世外桃源,同样神秘。中西方人们都一样不喜欢残酷的战争,疾苦的生活;一样希望世界和平,生活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也就是心中的香格里拉——乌托邦境地。

【参考文献】

[1]魏慧珊.一个意识形态化与乌托邦的混合体——试论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

[2]冯涛.二十世纪的神话——评《消失的地平线》[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8).

[3]李玲.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J].绥化学院学报,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