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发展、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建议

时间:2023-04-30 21:05:52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部发展、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建议

2013年9月23日,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与河南大学在河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以“公共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建议”为主题的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教授,河南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政策院兼职教授介新研究员,河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国祥教授、副校长刘志军教授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河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刘济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汪基德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帅军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申申教授、李桂荣教授、岳亚平教授,经济学院李麦收教授、董保民教授,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周海涛教授、院长助理薛二勇副教授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赵国祥常务副校长主持。庞丽娟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宗旨与概况,指出河南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研究扎实,政策院作为“集智聚力、强教兴国”的高水平教育政策智库,希望加强与河南相关专家学者的合作,共同提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与会专家围绕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录取方式变革、职业教育改革、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改革及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提出了一些具有政策咨询价值的建议。   一、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建议   赵国祥常务副校长指出,当前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区之间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中西部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总体较少,高层次人才招生数量少,地区间、学科间的科研经费差别非常显著,毕业生就业、考研会受到“学校身份”的歧视。为此,他建议:建立“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动态进出机制,施行申请、考评制度,在推动教育公平的同时激活高校的有序竞争,进而避免高校分类标签化、固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身份歧视问题;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考虑地区之间人口与学生数量的差异性,让考生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重点科研机构布局上倾斜,优先支持中西部经济后发省区,将省部共建高校上升为中央直属高校;从公平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调整和完善“一省一校”政策,有力支持与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李申申教授进一步指出,世界一流高校中的绝大多数是拥有百年以上校龄的老校,她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中西部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及教育公平发展的角度,建议将中西部几所百年老校纳入中央直属高校。   二、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问题与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高分考生落榜”的问题,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曾进行过由“顺序志愿”向“平行志愿”转变的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刘志军副校长认为,27个省市区的高校现行的“平行志愿”录取办法,强化了社会对高考分数的过分重视,导致提高教育质量面临深层次的问题:对高校而言,降低了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固化了学校等级,淡化了高校的志愿选择,增加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难度;对高中来说,加剧了对分数的追逐,导致了综合评价形式化、走过场情况的出现;对学生而言,“无志愿录取”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被忽视,进而出现退学及其他一系列问题。由此,他建议,要对现行“平行志愿”招录办法进行评估,吸收“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优点和政策经验,实行“综合录取”的方式,即以“顺序志愿”的办法在第一志愿录完后,留出一定比例让各高校自主进行“平行志愿”录取;设立招生录取委员会;严格实施程序化操作,可以采取匿名录取办法。   三、教育督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李帅军教授认为,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有效地推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也存在着督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督导主客体地位不平等、督导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为此,他建议:建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教育督导机构,改变教育督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的体制,推行教育督导委派制度,教育督导部门直接对同级政府负责,同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在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工作;合理划分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教育督导机构专门负责监控任务,行使国家督导教育的权力,教育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决策和执行任务,行使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尽快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设立教育督导职务系列;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专业水平,形成并实施科学适宜的教育督导方式。   四、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普职比”问题与建议   基于对基层实践的深入调研,李桂荣教授探究了当前职业教育中“普职比”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指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了战略性问题,但现实表明,“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需要优化调整,不能继续作为政策评价的标准并进行问责。1985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当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91%,然而,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了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40%,现在仍然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显然违背了高等教育规模与中职教育规模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变化规律。此外,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进行考核存在政策失真的问题,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或者限制学生的选择权,虽然达到招收中职学生的目的,但是不符合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她建议,调整“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低调宣传中职免费的政策;加强统筹规划,厘清管理体制,优化结构,突出中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大资源投入,严格企业用工制度,把中职教育办成优质教育,推动中职教育科学发展。   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汪基德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学前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他建议: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软件与资源的评价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补贴标准,消除学前教育存在的“数字鸿沟”;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岳亚平教授指出,我国学前教师群体处于严重失衡与失序的流动状态,学前教师流动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群体,教龄在3~5年的幼儿教师流动次数较多,无职称的教师流动比例大,拥有本科学历的学前教师想要离开教师队伍的比重最大。为此,她建议:高度重视学前教师的失衡流动,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改善学前教师的生存状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身份专业性的认定制度,完善学前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增加学前教师入编机会;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水平。   此外,刘济良教授针对青少年生命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生命教育的政策建议;李麦收教授针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海外交流资金保障机制,探索施行中国高校与海外高校的学分、学位互认制度,为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创造机会等建议;董保民教授针对大学学术评价问题,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内涵式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议。王峥副教授针对当前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0~3岁儿童教育服务网络的建议。   石中英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针对当前教育改革中亟须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政策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基于扎实研究和事实分析,提出了具有政策参考价值的建议;研讨会后,将与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沟通,讨论并进一步完善专家学者提出的建议,使相关建议更加具有战略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进而转化成具有更高决策咨询价值的政策建议,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同时也希望和河南大学建立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共同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中部发展、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建议

【中部发展、政策研究与教育政策建议】相关文章:

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政策研究04-27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04-29

加快水电发展的政策建议04-30

美国北极政策研究04-29

WTO背景下河北省工业发展政策研究04-30

十年来我国藏书发展政策研究综述04-30

我国图书馆应重视藏书发展政策研究04-30

建设和谐山东的政策研究04-26

促进青海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04-26

重污染企业退出政策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