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文言文整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加点字、翻译、问答题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七里之郭: 外城 2、环而攻之:围
3、池非不深: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5、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7、多助之至: 极点 8、亲戚畔之: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叛”,背叛
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这反映了孟子 民贵君轻 的政治思想。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 民心向背 ,是借战争论述实行 仁政 的重要性。
3、“得道者”的意思是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舜发于畎亩: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2、举于士: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士:狱官
3、降大任:责任、使命 4、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指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 6、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通“增”,增加
7、衡于虑:通“衡”,梗塞、不顺 8、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9、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 10、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11、国恒亡:常常 12、劳其筋骨:使---劳累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3、人恒过, 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由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炼。其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进而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⑴第一部分(①)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六个历史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① (排比)六个历史事例:人 名 事 例
舜 发于畎亩之中(曾经务农耕田)
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曾经为人筑墙)
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曾经贩卖鱼盐)
管夷吾 举于士(曾经作为罪臣囚于狱中)
孙叔敖 举于海(曾经隐居海边)
百里奚 举于市(曾经流落市井)
② (论证)人才要在艰苦环境中造就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经受饥饿)
空乏其身(使---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第二部分(②)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正:(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反:(国)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成语“居安思危”)
1、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治理国家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 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
2、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道理?
他们都出身贫贱,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证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3、“天将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在国内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5、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思想、身体、行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初中文言文整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加点字、翻译、问答题】相关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03-0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推荐)03-0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12-18
(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03-08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12-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9篇[合集]03-0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范文08-2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教案04-2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03-0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