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风力的创作
提起桑斯安斯,或许并非人人知晓,但如果说起荷兰的风车村,那大概是妇孺皆知的荷兰国家标示之一了,自16世纪风车在荷兰盛行,风能作为社会生产能量开始,桑斯安斯便是一处担当制造业生产的富饶之地。如今风力早已不再是唯一且重要的能源,但风车却作为荷兰曾经的历史民俗被完好地保留于桑斯安斯。
近期,荷兰设计师Merel Karhof便在桑斯安斯推出一个名为Windworks的设计展览,她联手De Kat彩染磨坊和Het Jonge Schaap锯木厂,一同展出了以风为能量制作出的设计作品。Windworks是一系列室内家具,其主要组成材质如木材、装饰面料、印染、纱线和编织均由风力——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量完成。Merel Karhof在2010年时开始创造风力针织机,针织机利用风推动叶片进行丝线编织,用风力纺织机制造出的围巾最终会得到一个独一无二的标签,上面会写明纺织这条围巾所用的风力时间和生产日期。从制作围巾开始,Merel Karhaf开始了一系列的设计创作。包括家具、染色、纺织等。此次的展览设计师还特别将风力制作的过程展示了出来,呈现了风车是如何联合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条的。
一种绘画观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3年5月19日至2013年11月18日期间举办艺术家王兴伟个人回顾展览“王兴伟”,呈现王兴伟自1993年至今二十年间创作的大量杰出绘画作品。展览由田霏宇策划,覆盖整个UCCA大展厅,是此空间第一次用于呈现纯绘画的个人回顾展。同时,这也是王兴伟的第一次美术馆规模的大型个展。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王兴伟开创了一种极具说服力的绘画观。他不仅掌握了这种绘画模式的话法和词汇,更对自己所继承的视觉语言始终保持反思的警觉,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翻新。过去二十年来,王兴伟通过他机智而古怪的感知力,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作品,巧妙地连接起了西方指涉对象、革命传统和当下的文化语境。
本次展览的一个有趣之处,便在于它的组织线索并非按照惯常的主题或时间顺序,而是画家(或观众)与描绘对象(或观看对象)之间的关系。74件作品被分成三大类:背面图、侧面图和正面图。展览三个单元的小标题同样非常简单:背面、侧面和正面。在每个大单元下还有更小的作品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从数月到数年不等的时间段内,某个具体的主题如何变化发展——或某个具体对象如何反复出现。
感化的空间
格陵兰是一个被81%的冰雪覆盖的国家,在首都努克郊外的雪原上,一座特殊的建筑即将落成。这个8000平米的空间是一座惩教所,由作为丹麦设计团队的一部分:schmldf hammer lassen建筑事务所完成。精细的设计与自然的粗糙感共存是惩教所的一大特色。开放、光、视野、安全性、灵活性这些都是它的背后的关键词。在这个常年积雪的山野里,建筑在自然特征与自身功能之间做到了一种融合与平衡。物理环境对人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信念的支持,于是,在这座原本的惩教空间中,建筑反而体现出一种心灵的安抚,对劳教人员的感化作用在空间中被放大,有时空间亦会激励人的内心。
【风力的创作】相关文章:
风力发电的全球展望05-02
风力发电从配角到主角04-27
飞行的风力发电机04-26
世界风力发电发展概况04-30
试论感觉温度与风力及湿度的关系04-30
风力发电厂实习报告03-12
浅谈“绘画创作”11-02
我的创作作文04-30
2009:创作精彩04-30
实践是创作的源泉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