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效阅读 记叙文 感悟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此言便精辟地道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密切相联的关系。阅读教学和写作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这才是高效的阅读。考试作文得高分,并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有能力写作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让学生爱写、会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对于写作是何等的重要。我们也一直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愿望:学生只要书读多了,写作水平自然就高了。但现实是一些学生读书很多,下笔却未必都有神,写作中根本找不到阅读的影子。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在读中缺乏指导,没有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没有形成一定的语言积淀,所以,阅读是写作的根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是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是积累情感的宣泄方式。当积累达到饱满程度后,学生写的话就变得真切感人,而这一切,得归根于教师的阅读指导。
把阅读和作文融为一体,读写兼顾,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作文能力,读写相得益彰,可谓一石数鸟。语文教学如何做到读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 、课前要充分预习
课前预习应当成为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一篇带有许多生字的文章,特别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要想读熟得花费较长的时间。如果仅靠课堂上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为理解文本扫除障碍,也为课堂上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展开对话、交流做好准备。另外课前预习时搜集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比如:学习《卧薪尝胆》一文时,学生搜集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材料,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明白越王勾践所处的环境,解读文本时学生才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卧薪尝胆的深刻含义。学习《西湖》一文时,搜集关于西湖的资料,课堂上交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空间。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尤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预习时,学生通过读书、圈圈、画画、写写,初步构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感受,并且将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这样,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读所得,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同时,就疑难问题与大家探讨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用心读文,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在每篇课文的重点习作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习作素材,有机地整合到自己的说写练习中,为自己的表达服务。把说、写、评、导、改融合在学生习作训练的全过程中,这样从部分到整体,整体中有部分,使作文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可控、高效、开放、有序的系统。
因此,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感的培养重在“感”,而“感”需要依靠朗读、联系生活实际,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就应重朗读、重形象、重生活,从而使学生领悟语言内涵,提高语感能力,逐渐具备阅读的“灵气”。同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作品,让他们受到熏陶、启迪。
具体的思路是: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读中学写,举一反三。
(1)以导为主。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不少于20分钟。
(2)以读为主。字、词、句、点(标点)教学步步落实,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按课后习题要求课课达标。
(3)以学生为主。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争取每堂课都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学有余味。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写作兴趣,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让学生能运用通顺连贯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激活学生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提高阅读能力,丰富知识积累。
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中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如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矗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活”,“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从而让学生做到愿写、能写、乐写。
在教学中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农村中小学都已经配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我校已配备多媒体教室,上课我可以充分利用设备,让学生听读优秀的诗文朗诵等,让学生学会读书读文章,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语文素养自然得到提高,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利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加强写作训练,坚持写日记,在“写”的过程中归纳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读的各篇文章中的笔法取出来,写成文章。倘使不读,那是决计不会做的。倘使读了而不练作文,就等于不读。这样看来,读写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应该兼顾并重。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练笔是绝不能少的。必须 坚持每天写日记,日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摘抄型。摘抄名言警句、优美片断、自然科学知识等。这虽不算作文,但是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材料。
(2)归纳型。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的梗概。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3)感想型。即读后感,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4)评价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人和事,由学生自己评价其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创造型。即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情节和线索,经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新情节、新故事,比如,扩写、续写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是吸纳,写作是释放。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一般是那些带有社会责任感及人文关怀的美文,这能弥补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足,是写作训练的活水来源,能为写作的“释放”作准备。现代文的训练是问题式的,能使学生快速打开鉴赏思路,这种反思式的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质量,能使学生在把握表现手法、章法结构、表达主题及人物形象等方面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如果在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后“趁热打铁”,会使记忆整合和强化,成为学生的“生命印记”。
阅读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储存、处理、输出等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而读写分离的阅读往往使这个系统支离破碎,它往往只重视输入、储存信息,忽略了处理信息,特别是信息的输出。读写结合重视信息的输出,使阅读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且读写结合使写作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它把语文学习置于“吸收”——“发表”的动态转化中,使阅读所得能够迅速转化为写的成果,实用性较强。所以,“高效阅读,快乐写作”,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上一篇:年终考评个人总结 下一篇:监控员工年终总结【高效阅读 记叙文 感悟】相关文章:
高效阅读心得体会04-16
20个高效阅读小技巧05-02
阅读记叙文05-02
高效阅读心得体会8篇04-18
记叙文阅读的要点04-27
如何阅读记叙文02-27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09-01
高效课堂听课感悟04-30
记叙文阅读规律与技巧04-28
我爱阅读记叙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