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读《论语》,犹如读着一本管理宝典,
《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管理启示
。管理书籍浩如烟海,管理大师多如牛毛,但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并没有因为林林种种的管理思想,和百花齐放的学术理论,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历来不缺少管理思想,缺少的只是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作为一位思想家,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理论建树高于其实践功绩。尽管把从政的道理讲得很清楚明白,但却仅有短暂的从政实践。这样,一般论者攻击孔子为空谈家,是典型“秀才造反型”的。然而,如果我们认真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提供给社会的多是非常具体可行的举措,即便有理论阐述,也是方法论。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实际上,《论语》蕴涵的众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哲学思想。《学而第一》是《论语》中的首篇,共16章。在《学而第一》篇里,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管理启示呢?
管理者的心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从政,但几乎一辈子没有得到大展才学的机会。所以到了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的历程,对孜孜以求的弟子讲了自己的体会,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国人的人性相通,从孔子说的心态问题上,管理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应该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境遇。有的人有机会,有的人连机会的边都摸不到,总是在感慨怀才不遇。这是现实,尽管有点残酷。这才是做职业经理人或管理者首要的立身之命。
诚然,一个经理人,满腹才能而且能够得到企业任用,得到施展发挥的机会,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际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接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实际上说的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情况,就是即便没有被任用,而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来和我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因为,至少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自身的潜在价值;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不知”,即“我的才能不被别人认可或了解”,那么,我们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也要做到“不怨恨”,要继续保持自信。
反过来看,我们也可以把这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或管理者从学习到被任用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到了东西,但还没有被人认可、知晓;第二个阶段,是随着自己能力的提高和思想的成熟,逐渐有了知名度,而得到社会、同行的重视;第三和阶段,就是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说明在你不被认可的时候,也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学力不够,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境遇下应该保持的良好心态,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始终把“学习”作为一个首要的目标。在不被人们了解的时候,不怨天尤人,而仍要学习;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学而时习之”当然是经理人的理想追求了,同时也说明了“学”的重要性:被任用的前提是“学”,“学”的目的是被任用。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这样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如何才能提高管理技能和经营知识呢?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去企业打工,在接触企业实际的情况下,有所感悟。这其实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惟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这就是“以用促学、学以致用”。
最根本的管理工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抓根本问题,抓住了根本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这话还不是孔子本人说的,而是他的一个叫“有子”的学生的高论。有子为他这个观点还找了理论依据,在这句话前面,他说的是“孝悌”问题。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呢?是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司,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进一步说,不冒犯上司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有子的意思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家庭,如果家庭稳定,社会基础就稳定;社会基础稳定,整个社会才和谐。
从中,我联系到了现在的企业管理实践,不少企业老板甚至包括一些职业经理人,都没有抓住企业管理最根本性的问题,陷进了日常管理的琐碎工作中。实际上,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只应该管理企业最根本性的问题,其他具体事务各有其司。企业管理要抓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务本”。这里所说的“本”,就是企业的基础管理和战略管理。现在很多企业讲究一把手亲自抓销售,或者亲自抓技术,显示一下企业对某项具体工作的重视,或者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是完全可以的,但这些工作毕竟是副总应该做的事情,一把手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来,做企业最根本、最基础的管理。这样,企业自然就会按照企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自行运转了。
有子关于“孝悌”的看法,我们可以联系到企业中来,假如企业每个部门都做得好,每个部门里的职员都做得好,那企业不是好管理了吗?所以,企业管理的触角要伸向企业基层,从每个职员、每个部门抓起,所谓“管理无小事”,不要怕事情烦琐,也不要迷信一招一式能够奏效。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的手段中,制度固然重要,但思想培养尤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和西方管理学略有不同。中国古代也一直有“法制”和“德制”的争论,在中国现代企业里,这两者都要兼顾。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德制”叫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还是思想、理念,还是企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的统一。价值观形成后,才达到企业管理的理想状态。所以,有子明确地指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不仅是具体工作链条的形成,而更应该把树立明确的、统一的价值观作为工作的重点。
严格自我超越修炼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段关于“三省”的论述,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对我们企业的管理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里,消极怠工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时,老板或者高层管理者应该怎么办?
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地尽心尽力,除了员工个人品性的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制度环境的问题。员工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凭什么不好好做呢?但这些大道理说来简单,要做到可不是个小工程。
按照曾子“三省”的观点,作为一个员工,你第一要考虑的是“我今天为企业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有没有偷懒耍滑?既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还强调了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
第二要考虑的是“人际交往中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包括同事之间、客户之间,甚至和上司、下属的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表现呢?
第三就是要问问自己今天又学了点什么知识、技能,有哪些得到了运用。
如果你的手下每天都做这样的自我审查、自我批评,那做老板的该多么欣慰和省心啊!你的员工都将成为办事干练负责、交往诚实可信、善于学习并用于工作之中。如果哪个员工在这三方面略有不足,连他自己也受不了这“三省”的折磨了。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代价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背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最高统治者的道德要求。替员工说句话:凭什么让我“三省”呢?我今天确实磨洋工了,因为你这个老板不值得我卖力气!说到底,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没有老板自己的首先“三省”,就不会有消极员工的自我谴责,
管理资料
《《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管理启示》(https://www.unjs.com)。员工崇拜一个老板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板要“讲忠诚”、“讲信用”和“有才干”——这也是曾子提出的“三省”的具体内容。
但是,曾子的“三省”要求,讲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就不容易了。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是一种严格的自我超越的修炼。
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四大原则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孔子直接针对管理而发的言论。“千乘之国”在孔子的时代算是个大国家了,这就是孔子对大国家治理的建议。
如果我们把孔子时代的“千乘之国”看作一个大企业,孔子对“千乘之国”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建议,也同样值得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借鉴:
一是“敬事”。就是以恭敬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态度端正、动机良好。态度应该是大企业管理者的首要必备品质。如果一个企业的动机有问题,必然会反映在企业发展战略上。而一旦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失误或有偏差,与社会理想相背,这个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
二是“信”。诚信问题,不仅是企业内部的诚信,也包括对外联络、交往、合作的诚信。不诚信带来的影响对任何企业都将是致命的,但对小企业、小项目来说,本来就没打算做百年产业,死就死掉了,反正捞了一大把,损失就当成本了。而对于大企业来说,首先直接经济损失必然大,更重要的是本来是长期企业的构架和潜力,都将毁于一旦,这潜在的损失更让人痛心。
三是“节用”。孔子是针对当时大多数统治者生活奢侈而言的,但如果我们仅仅要求企业老板在个人开销上省吃俭用是不够的。我们理解的“节用”,应该是想方设法节约企业开支、降低成本。我接触过一些企业,连续几年发展势头很好,销量上升、市场价格稳定,但就是年终利润上不去,原因何在?这种情况大抵可以从成本角度找找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增加而又不容易察觉的一是管理成本的增加,二是销售成本的增加。在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思想和正确的行为价值观之后,在内部管理上降低成本是很具体的管理细节。
第四就是“爱人”,即善待员工。企业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员工来完成的,企业所有利润都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来实现的,而员工的工作心态对企业运作的效率影响又是非常直接的。
怎么善待员工?孔子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建议是“使民以时”。结合到我们现在的管理实践,就是应该“用适当的方法来使用员工”。那么,怎么才是适当呢?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下,“适当”的标准肯定不一样,这需要管理者根据自己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总起来说,就是高尚的发展目标、诚信的经营原则、努力降低成本、善待员工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性。无论企业大小,无论企业管理如何烦琐复杂,概莫能外。
理想员工标准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孔子对年轻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近乎苛刻。这段简短的文字,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六条标准。
尽管完全符合孔子的要求的年轻人并不多见,甚至根本不存在,但我们可以参考孔子的要求,制定出我们自己最理想的员工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培训目标。
首先,是孔子所说的说“孝”和“悌”的概念。我认为把“孝”理解为对企业的高度忠诚、把“悌”理解为对同事的高度敬重,更具有现实意义。现在有些国际大公司甚至把对父母孝顺与否列为招聘新人和日常考核的标准。对待身边人的态度,是对一个人品质的最好检验,同时也是培养爱心的必由之路。
第二,在工作中要少说多干,“谨”有沉默寡言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谨慎。出于责任心发表意见是企业民主的体现,是应该支持的,但发言不经过慎重、不全面思考就轻率发表不负责的言论,甚至务虚空谈,都不能够算做好的品质。
第三,办事要讲信用。这应该是现代企业中优秀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了,不必多做解释。
第四,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广泛地帮助和热爱周围的人。这当然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同事之间,更注重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可以说既是“悌”的具体表现,也是善待同事这一思想的延伸和扩展。
第五,要积极主动接近有能力、有品行的人,耳濡目染,接受良好的熏陶,同时也是在实践中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
第六,一有空闲时间,就多学点知识。孔子讲的是“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学习,这和我们现在许多年轻人在办公室看自考书是大不一样的。毕竟工作是本职,要首先做好。
企业管理要讲原则,更要讲“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认为,如果不管事情大小,都一味照章办事,那有时候就行不通了。但他也并不是否定制度,他反过来讲,如果为了追求和气而一味调和,而不用制度来约束,也一样是不可行的。“和”不是丧失原则地一味追求和气,而是要艺术性地处理复杂的关系,以“中庸”的方法来达到和谐的目的。
在是要人治还是要法制的问题上,中国人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那么,中国企业到底是适合制度管理还是适合人情管理呢?
制度是刚性的,任何制度都会存在某些缺陷,完全不折不扣执行制度,势必忽略了一些具体情况。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可以在支持企业执法部门的时候说:“制度错可以改,但在改之前必须执行!”显示出对制度的权威性的维护。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分析。要知道,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不是单纯的惩戒,而是帮助违犯者改正。针对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在制度上有所变通,而采取一种制度之外的一种方式,如果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又为什么不呢?对于制度的变通,也要有度。为了讨某职工欢心而“和”,其结果只能够打击更多。
孔子学说不是腐儒之学,而是充满着原则和灵活。比如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言而有信”,有子甚至也提出了特例,“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只有在承诺是符合道义的情况下,才应该履行。如果发现了错误,还去为了“信”而去履行诺言,就是腐儒了,极不可取。做企业是很讲究实际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这也是讲究“和谐”的一种表现。
这些精彩言论是符合孔学的“中庸”之道的。有人把“中庸”理解为明哲保身的折中,其实是极大的曲解。举个例子,假设有两个人要分一段绳子用,那么按“中庸”的分法应该是什么呢?怕两个人闹意见,怕得罪某一方,干脆平分得了,这绝对不是“中庸之道”!“中庸”是讲究实际效果的一种分法。他会考察双方的用途,需要长一点的,就分长一点,需要短一点的也不要浪费,就要短一点的好了:这样双方都会满意。如果都需要长的呢?那就要另外想办法,比如再找根绳子来,或者轮流使用哦,都是可以的。惟独不问实际需要的平分是风险最大的做法,结果可能是双方手里都拿着废物!
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国界线成了各种管理思潮天然的分界点,他山之石往往只能是管理者客厅或书房里的摆设。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古代智慧里翻捡出来的管理精华,有着一百个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理由。
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