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对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取向[1]:一是情景或工作特征取向,
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
。它认为工作满意度源于工作特征和工作环境。情景取向基于这样一种内隐假设,即所有的人都具有相同的需求。因此对于相同的工作特征和工作条件,所有的人都将会感到满意;二是人格取向。这种取向认为人们具有稳定的人格特征(比如特质),它独立于工作特征或工作情景而影响到人们的工作满意度;第三种取向则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满意度是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互匹配的结果。虽然近些年来,工作满意度的人格倾向研究已为研究者所重视,并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概念来解释人格是如何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在这种背景下,Judge等人提出“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试图整合现有的人格倾向研究,来对此加以解释。Judge等借鉴了Packer核心评价(core evaluations)的概念。核心评价是指人们内隐持有的基本结论和基本评价,这些评价涉及到个人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自我、他人和现实。不同的评价处于不同的水平,那些与特定情景有关的评价受到更为基本的核心评价的影响,后者是所有其它评价的基础。Packer使用树来做类比:个体的核心评价如同树干,树枝和树叶代表着与特定情景有关的评价。如同树干的特性决定着枝叶的发展类型一样,个体的核心评价也影响着其他所有的次级评价。诸如“生活是一场权力斗争,由于弱小,我注定要失败”(消极核心评价)、“人们生来没有好与坏,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价值,包括我在内”(积极核心评价),都是常见的核心评价。
在三类核心评价中,Judge等看重对自我这一领域的核心评价(即核心自我评价core self-evaluations),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
管理资料
《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https://www.unjs.com)。他们认为,核心自我评价可以通过一些特质来描述,这些特质应该具有这样三种特性:以评价为中心、基本性和广泛性。以评价为中心是指相对于描述性而言,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还包括对程度的评价;基本性是指位于表面特质之下的根源特质。Cattell曾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根源特质是一些潜在的特质,它们导致了表面特质的产生;广泛性是指特质的范围要更为广泛和全面。Allport把特质划分为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个体最广泛、最有概括性的特质。特质的范围越广泛,它越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依据以上三种核心自我评价的特性,Judge等从众多的人格特质中筛选出四种特质来描述核心自我评价[1]。这四种特质是自尊(self-esteem)、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神经质(neuroticism)和一般自我效能(generalized self-efficacy)。其中自尊是个体对自身的积极评价。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自尊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它形成于青少年的后期且不容易改变;控制点是Rotter提出的概念,把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种。将行为与随后的结果视为一致者为内控型,将行为之后的结果视为机遇、运气等其他外部因素造成者为外控型;神经质是“大五”人格特质之一,指的是个体情绪的波动状况;Bandura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能否完成预期环境中的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自我效能的判断可以在水平、强度和一般性(普遍性)三个维度上变化。由于一般性自我效能最类似于特质(也就是说很少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Judge等只对一般自我效能这一维度进行研究。
上述四种人格特质中,前三种核心特质在人格心理学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有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在大多数的研究中,这些特质只是被单独地、或被作为完全独立的变量应用于某项研究,因此人格变量在工作行为(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等)的预测方面效度不高[3]。Judge等首次提出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并将四种重要的人格特质整合在一起,以更有效地解释和预测工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