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洗发水企业在渠道的兴起,一般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因时举事,二是专心致志,
“一主两翼”--国内洗发水企业的渠道策略选择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国内曾经成功的洗发水企业,一般是“机会牵引成长”,在某个渠道中抓住了空隙,在别人尚未觉察或犹豫不决时,一个猛子扎下去,从此名号逐渐显于天下。何谓专心致志?“生非一气之化也”,企业以此为生,精于此道(渠道),数年心无旁骛,才成就现在的江湖地位。仔细分析,国内成功洗发水企业,概莫如此。
当前,国内日化渠道多元化,企业开始新一轮的渠道角力。具体而言,从终端模式转向三四级市场的深耕细作者有之,从大流通模式转为深耕细作、兼顾终端者有之,从终端模式变为终端、专营(卖)店双线运作者有之,从小终端走向超级终端者有之,试水网购者有之……
如果既想做好流通,又想做好终端,还想做好专营专卖店,最后惦记着网购……若真能如此,是企业治之极(顶点)也,这时企业已经不再是企业,那是神仙,所以,“过尤不及也”。每个转型方向上都蕴藏着未知和Know-how,以有限的资源,足以让企业以踌躇满志而始,以进退惟谷而终。
首先说走向大卖场之路。大卖场是一线阵营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北京,即便是像美廉美、京客隆这样的卖场,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也几乎是按需投入的。多芬上市,在所有的大卖场几乎都有一整组货架,何谓“按需投入”? 那么国内企业是聚集资源,攻人之强,还是以己之弱,攻人之强?古之兵圣讲“凡战,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
管理资料
《“一主两翼”--国内洗发水企业的渠道策略选择》(https://www.unjs.com)。企业对终端进行战略性的投入,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费千金,企业耗不住的;而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遍地开花,蜻蜓点水,潜伏突破,这仅仅是企业的一厢情愿而已。很多卖场都想露个脸儿,而露个脸儿仅仅是在一层货架上有三五个排面而已,卖不上量锁码下架,最后企业投入的钱不是打水漂吗?其次,看三四级市场流通渠道覆盖的小店。从地域上来看,中国有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小店数量以千万计。要实现“经销商发展到县镇一级,党代表(企业销售人员)建在经销商上”之宏伟目标,即使仅仅像宝洁、娃哈哈那样建立起对经销商的助销体系,还不是像前几年的隆力奇去直营操作,企业尚需几百正规军,外加几千人的民兵,同时要重塑经销商体系和支持管理体系,谈何容易?
再次,看专营专卖店渠道。企业自建渠道?最近有两个消费品企业要自建专卖店——太太乐和中粮,这要看企业DNA如何。昔者,家电企业自建渠道,美的、海尔、格力、TCL等都曾大刀阔斧自建专卖店,时隔几年,您在外面转一圈,看到还剩谁的店?国内日化企业,品牌、产品和资源难于支持渠道自建。那么退而求其次,选择做成专柜进入别人的专营专卖店,随之而来的就要启动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品研发,体系组建等等,隆力奇在这么做。这样企业就会形成三驾马车——流通、终端、专卖。对企业的管理而言,前两架马车尚不能驾轻就熟,又来了一架,也算是略含惊险的一跳吧,但是又有谁否认专营专卖店渠道蕴含的商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