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具有爱欲本能即生的本能,这应该是人所共知的,
人们为何对死本能视而不见
。对于破坏性本能即死的本能,人们通常并未意识到,也不承认。弗洛伊德在他的研究中,刚开始也不认为有这一种本能。随着研究的深人,特别是在考察施虐狂和受虐狂现象时,他逐渐意识到,应该存在着这样一种与爱欲本能完全不同的本能。在观察性爱现象时,弗洛伊德发现,他原先仅仅归结为爱欲本能即生的本能的性关系和性行为,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有施虐狂和受虐狂的因素,性的满足往往以自己遭受痛苦、施虐和蹂埔为条件,对对象爱的行动伴随着伤害,通常所谓正常的性关系实际上是包含着施虐狂和受虐狂这两种倾向的一种特定的混合体。弗洛伊德由此作出人具有破坏本能或死的本能的假设,而施虐狂倾向和受虐狂倾向则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就一般社会公众而言,是很难接受弗洛伊德这样的假设的;西方传统文化在涉及人的本性时,也只是假设人的本性是保存自己,即生是人的本性,这特别体现在西方的自然法思想上。说人有死的本能、破坏生命的本能,这与自然法的传统观念是相悖的。
当然,传统观念也承认人有攻击性,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人的生的本能、自我保存的本能,只不过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攻击或毁灭别人,反抗社会。如果说有对立,那只是个人自我保存的本能与种族保存的本能相互冲突而已,但它们都属于生的本能—弗洛伊德前期也正是这种观点,所以可以说,在前期,他关于人的本能思想并未超出西方传统观念多少。弗洛伊德一旦提出死的本能的假设,他就超出了传统的思想,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
但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人们对后一种本能几乎视而不见呢?弗洛伊德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死的本能的特点。死的本能在向内活动时,是默默进行的,丝毫不引人注意,人们甚至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和运作,
管理资料
《人们为何对死本能视而不见》(https://www.unjs.com)。只是当它由对内转向对外,成为破坏本能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这两种本能相反相成,既彼此对立,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既相互破坏,又彼此结合,互为存在的条件。例如,吃的活动就是对对象的一种破坏,而破坏的最终目的是吸收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攻击活动,而攻击是为了最亲密的结合。“这两种本能很少—或者决不会—相互独立出现,而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大不相同的比例互相混合着,使我们的判断认不出这两种本能来。”’
另一个也许更为根本的原因是,这一假设大大违背许多宗教假说和社会习俗;如果认为人类气质中包含这种攻击性本能,则显得对人类是大不敬了。这些宗教假说和社会习俗认为:“从本质上讲,人类应该是天生善良的,或至少是本性善良的。即使他偶尔表现出野蛮、粗暴和残忍,这也仅仅是其情感生活转瞬即逝的失调,因为它们大部分是被煽动起来的,或者可能只是他迄今为止强加于身的那种不明智的社会制度的产物。”
有论者说,弗洛伊德“把人性等同于人的动物性本能尤其是进攻性本能,这使得他的整个文明观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或论断恐怕也是受到类似于仁述宗教假说和社会习俗的东西的影响。实际上弗洛伊德并没有将人的本性等同于进攻性或攻击性本能。他认为人性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生的本能或称爱的本能,一个是死的本能或称破坏本能、攻击性本能。如果将后者称之为恶,那么前者就可以称之为善。由此看来,在人性问题上,弗洛伊德的看法是,人决不仅仅为善,他还同时为恶;人性亦善亦恶,善恶都是人的本性。“攻击性本能从来就没有独自存在过,而总是与爱的本能并存,而后者在人类创造的文明条件下具有延缓与防止攻击性本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