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时候,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消费本身,正在日新月异,

我们什么时候,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仅仅是最近两年,我能看到消费的变化比我之前见到的还要多。

    一方面,作为消费者,我们以前对于买到的东西不会在意怎样付钱或者什么时候付钱,只要这个东西物有所值,只要渴望得到这个东西,那么就会想尽办法得到它。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做了。虽然目前还有人在 买手机,但是炫耀性消费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大家更流行的是看谁比谁更“现实”——你可以看到,消费者正在追求价更廉,物更值,时机更佳的产品,他们正在留意新的购物点和新近出现的购物方式,他们依赖那些像朋友和家人一样提供可靠购买建议的生产商,但同时他们也信赖那些素未谋面的网友赞誉有加的网上产品。购物更多的是基于需求,而不是欲望,即使是买奢侈品,也要先货比三家。

    另一方面,对于商人来说,这是一个新消费时代的初始状态,一个寻求改变、发现新销售策略、建立新传统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上人们想尽办法用富有活力的沟通方式和形象生动的产品信息等一整套全新的方法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在,商人们不得不考虑新产品的发售时间、销售价格、营销手段、客服售后等,以寻求最佳时机。

    从双方的关系一看,消费者似乎占据了上风,商人不得不围着消费者赚,似乎顾客真的成为了上帝,拿钱的好像就是大爷了。

    说真的,你想要这些么:

    商场的人给你免费送DVD,可是你想到了么你接受以后,用了没多久就会想要一台大电视,再然后是音响、电视柜……以至于你最后想换掉你的房子。

    你去买一个签约的手机,想最实惠所以0元购机,可是你知道么,你这时候就用了非常贵的套餐,等到合约期满了,你还能习惯用便宜的套餐么?

    身边买了iphone的人,大部分都会用itouch,ipad,ipad2,iphone4,iphone4s……难以想象只有在电影电视剧网络看到的事情,现实就在身边这么自然地发生着。

    到处借钱,凑够首付,在一个高档社区终于住下了,可是逐渐交不起物业费,水电费,生活费。而这些不算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和所在社区的人根本无法融洽相处。

    上班到家只有十分钟路程,但是花了30W买了一辆SRV,理由是要去滑雪车游,可是车买到现在两年多了,就一开始去过郊区玩过一次,其他时候就在市区转,每个月保险费和油费加起来4K。终于现在受不了了,把车10W卖了。

    你买了很多很多反季的产品,的确他们很便宜,可是你真的没用过几次;

    是的,我知道这些很难:

    一个精美的盒子和一张购物卡在你面前,你更喜欢前者;

    当你背着你的父母或者你的配偶,买下一大堆你不会带出去的包包,或者一堆你不会使用的电子产品,有一种难以愉悦的快感;

    商场的衣服店里面,一直在改变,你身边的人也一直变换着不同的着装,就算你不喜欢它们的样子,痛恨它们的质量,可是它们仍然逼着你不得不把你现在身上穿的全部扔掉,年复一年的在服饰店排上长队;

    你可以抱怨汽油涨到7.8了,但是你两个月以后就忘了这茬了,当时信誓旦旦的说要卖车,现在也估计忘得一干二净了,

管理资料

我们什么时候,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https://www.unjs.com)。这就和你忘掉你当时说你不吃肉,不打车一样;

    你买了一个新的洗衣机,用了不到两天就坏了,然后反反复复的修理折腾的你死去活来,虽然是免费,但是你最后还是决定买一个新的;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消费方式,每一种消费都会让我们觉得是“物有所值,理所应当”。然而这样的状态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我们似乎为了越来越合理的“现实”消费花去了更多的钱。不信的话,你可以查查自己的账单,那些你一开始买的那些东西,到现在还觉得当初有那个必要么?

    反过来,从来不花钱的也不是没有。可是这样的人,吃饭几乎不请客,天天让别人请他吃饭,还说自己脸大,能公司揩油就绝不自己掏腰包,动不动让别人给他送东西,自己好不容易买了一些吃的喝的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买个东西还要讨价还价半天。到处找人帮忙但是很少有所回馈,答应别人的事情基本都忘。找人弄婚礼结果不但不给礼钱,不请单独吃饭,连声道谢都没有。想买房子从08年看到12年了,买基金直接上定投到现在出不来了……

    在我看来,这类人和第一种人都差不多,而且更可怜,他为了获得那些一直在贬值的纸币,消费了他的人际关系、大量的时间,属于严重超额过度消费。

    我们什么时候,才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当然,我不觉得花大价钱买东西是个不好的事情,你要是个玩DJ的,买一个2W的监听级别耳机那是非常必要的。你要是个钓鱼者,订阅每周的钓鱼杂志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太多的人,是不是在用这些事情来给自己的过度消费来找借口?

    可能你真的需要一个ipad来做音乐,模拟钓鱼训练,不过你也要考虑,这个ipad会不会让你以后只和小鸟僵尸水果打交道?从商人的角度告诉你他们是如何面对消费者的,如何想尽办法卖出去他们手里的东西,而你的需求在他们眼里,只是一种销售的手段而已。

    如果你对你的需求很得意,那你估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消费的核心,应该是独立。它应该建立在你自己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对方给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花招,知道怎么样见招拆招,知道怎么样从消费中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获得乐趣与幸福。我记得。

    每个人,都有消费疲倦症,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普遍过度消费的原因之一。economic的本意是节俭吧。即使现在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但我依然认为:

    节俭才是美德。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