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话语的分量,说话要“斤斤计较”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从什么都不说……

    沉默、隐言、家族秘密让很多代人痛苦不堪,

掂量话语的分量,说话要“斤斤计较”

    ■到什么都说……

    与人算账、向公众坦白,我们面临说得太多的风险?

    ■需要找到平衡

    适当的措辞和权衡利弊能够恢复语言的本来意义。

    你和一位非常亲密的女友坐在咖啡馆,她喋喋不休地向你抱怨,说她很生气,因为周末的时候谁也不找她玩,她搞不明白为什么……突然,你心中涌上来一个念头:“要是我告诉她真相会怎么样?”你可以对她说:“确实如此,谁也不愿意找你玩。因为你太消极了,你永远都在抱怨所有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你在一起。”敢于直言她所不知道的事情,难道不是作为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吗?但是你最终选择了沉默,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或许她还没有做好听到这番话的准备?或许说了这番话,不仅不能帮助她,反而会在她的伤口上撒把盐?在脱口而出之前的一瞬间,你成功地实践了那句著名的格言——说话前,先让舌头在嘴里转7圈。你宁愿等待她表现出想要理解的迫切需要时,才去让她接受你认为的事实。

    即将进入晒客帝国

    这个时代,鼓励人们保持传统的含蓄内敛的话似乎早已过时,甚至1980~1990年代很多青年人的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也早已成明日黄花。今天,我们耳边听到的更多的是鼓励表达自我——说自己的事,让别人看去吧。

    十几年前,王小波打破沉默,为点醒有话没有说出来的弱势群体写下“沉默的大多数”。当时互联网刚刚萌芽,所以他一定没法想象到,十几年后,社会已经从家里吃了腊肉都不能和外人说,发展到了几乎什么话都可以说。人们排着队去听周立波的清口相声,就是因为他的“大嘴巴”口无遮拦,带来快乐。每天都有几十万人挤到老徐的博客,看她今天干了什么,吃了什么——腊肉算什么话题?博客里的“秘密”越来越多,各网站充斥着自曝隐私的文字甚至图片,索性有人开辟了“秘密”网站,人们在上面“晒”各种秘密,情感、性、工资、家庭纠纷,等等。电视访谈节目风起云涌,知名不知名的人们坐在沙发上进述自己的故事,吐露心中的秘密,似乎也让观众之间产生了某种集体性的心理治疗效果。人们也与自己身边的人袒露自己的心扉,说出了一切事情:秘密、禁忌、怨恨、耻辱……

    说出来,让我们靠得更近

    清晰直率的语言,能够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轻松。曾经向他人倾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原来我们认为可怕的、不可告人的秘密,经常在告诉了别人之后,马上像气泡一样消散了。知道别人正承受与我们相同的煎熬,会让我们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不再那么怯懦。

    真实能够使我们与别人产生认同感,并由此产生某种联系。所以,恋爱中的人会变成“透明人”,而敢于坦诚自己的人总是拥有更多的朋友。透明还有很多积极面,能够揭露一些不公平、谎言,或者困扰几代人的家族秘密等。

    心理治疗师也鼓励人们畅所欲言,当然是指在特定的场所——诊室。有些心事需要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讲出来,伤口需要在可以被很好地处理、治疗的时候才能打开。心理分析专家菲利普格兰贝尔(Philippe Grimbert)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个持续很久的家族秘密是如何在自己的童年留下深刻阴影的。小时候,他也对所有亲人保持沉默,经过很多年,等到他自己足够成熟,而且对自己进行了多次心理分析后,才终于能够对父母说出:他早就知道这个秘密,

管理资料

掂量话语的分量,说话要“斤斤计较”》(https://www.unjs.com)。菲利普·格兰贝尔解释说:“在和自己的历史保持相当大的距离后,我才能把它说给别人听。这个秘密曾经让我不堪重负,如今变成了我的一种力量。”

    难以言明的混乱动机

    我们渴望卸下“心事不知向谁说”的痛苦,与他人产生联结,我们很愿意相信,只要足够透明,就能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但是,这种宣泄、透明的背后可能存在别的问题。“什么都说”和“毫无保留”中隐藏着一些相互矛盾、难以言明的动机。菲利普·格兰贝尔提醒我们:“多数情况下,是内心的不安促使我们说出来——这不安通常由别人引起,当我们不堪重负的时候,就渴望将它卸下。另外,说出来,可能还因为我们需要感觉自己很重要,或者因为我们渴望有能力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如果我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我把秘密告诉我认为最好的朋友,我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人。那些‘我什么都知道’的人,总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说,而且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他们通常是一些内心虚弱的人,非常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是,或者担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有些真心话说出来可以解开心结,有些话说出来却会伤人不浅。在那些推动我们说出来的动机里面——尽管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还可能有我们对被爱和被接受的渴望,以及操纵别人的需要和施虐倾向。直率可以是一种爱和尊重的形式,也可以变成粗暴和鲁莽。在说出一些事情之前,问自己这个问题将是非常有裨益的:“我说出来,到底是为了别人好,还是为了自己好?”NLP导师李中莹的建议则是:问问自己,说这些,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会达到你想的效果吗?

    学会掂量话语的分量

    作家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19岁时同时遇到两个麻烦,他在与母亲合写的报纸专栏中坦诚了自己的心事:不知如何面对自己不赞成的权威,还有自己喜欢却与别人恋爱的女孩。是否要说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爱?妈妈的回信没有给出答案,却说起真假勇气和智慧的细微差别。的确,表达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很多人都曾在高涨的情绪之下,一时冲动,说出不合适的话。生活中,我们总是要面对各种考验:说还是不说?如果说,怎么说?选择什么样的时机,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如果一方面是事实,另一方面是有可能造成的伤害,如何取舍?我们本能地知道,最好是把秘密保留足够长的时间,等待秘密过期的时刻,等到这件事情完全经历了成熟的过程再说出来。为什么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也运用这种耐心呢?尽量地保持客观和冷静,先保守秘密,然后仔细地思考有朝一日怎么说出来,和一旦说出来可能产生的后果。一位希腊智者说过:“不应该说出那些最好保持沉默的事情。”这句话到现在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我他人情境


    我们的表达方式,往往深受从小生长环境的影响。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总结出5种基本表达模式。她认为,只有同时关注到自我、他人、情境的“一致”型应对姿态,才能保证沟通过程健康顺畅。另外4种未能兼顾这三者的沟通模式,则对真正的交流有破坏作用。这4种应对姿态包括——

    ■讨好:关注他人和情境,忽略自我,讨好以使对方不至于发怒,表现出受害者姿态;

    ■指责:关注自我和情境,忽略他人,以使他人认为你是坚强的(如果他人走开了,那过错就在对方身上);

    ■超理智:关注情境,而忽略了自我和他人,将一切事情理性化,将脆弱的自尊心隐藏在大话和充满智慧的词藻下;

    ■打岔:忽略自我、他人和情境,可以说是一种回避沟通的沟通方式。

    恋爱讲究就讲究在“谈”上

    女人的保密时限是47小时

    西岭雪山:旅行,与杜甫无关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