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被轰下台:看中西方文化PK -管理资料

管理资料 时间:2019-01-01 我要投稿
【www.unjs.com - 管理资料】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里上演了一场大师云集的昆曲盛宴,精湛演出获得了观众持久的掌声,但演出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插曲,

于丹被轰下台:看中西方文化PK

。主办方皇家粮仓邀请北师大教授于丹上台做最后总结发言,却遭遇现场许多观众高呼“下去、下去”的质疑,于丹被轰下台,黯然离场的现状没有真实看到,但不难想像昔日受到众人热捧的于丹在那时那景之下该有多尴尬。

    《论语心得》当心灵鸡汤用?


    其实,于丹在成名之前,基本上无人知道。百家讲坛捧红了于丹,也捧红了几个快节奏中的“学术明星”,他们是快餐式的,“心灵鸡汤”式的。于丹的《论语心得》似乎更希望现实中的人们将自己的心理放宽,而不去触及制度的变迁和现实的矛盾,只是在自己建立的理想国中徘徊。对于未来的畅想固然美好,但是,现实的困境却无法逾越。这正是于丹式安慰国人的方式所以成功的秘诀。

    当人们尚处在麻木之中,对于丹无比膜拜的同时,压根没有意识到,这一副心灵鸡汤的药是否管用。一切从众,人云亦云,这些就是盲从状态的特征。跟风的一个直接的心理机制源于人们有社会一致性的从众心理,即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于丹现象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热点,声名鹊起,被誉为“学术超女”、“国学超女”, 然而,于丹在受到一些媒体和观众们热烈追棒的同时,也遭遇到了众多学术文化界人士的一致批评,形成了一场口诛笔伐的“倒于风暴”。俨然这是一场学术之争,业内人士认为于丹把论语歪说了,不严谨不规范甚至成了戏说论语,要维护儒家学术的圈内人士们对于丹不依不饶,而对儒家这套维护礼乐等级维护帝王的学说感到憎恶的圈外人士也在唾弃于丹。

    强加三观太


    正因为于丹宣传的是儒教,这套学说一直以来可说是中国官方认可的意识形态,这与中国扶持孔子学院的文化输出是一拍即合的。于是,于丹成了主流利用的一颗棋子,在各大重要场合,总有她说上一番话的环节安排。一个学者如果沦为喉舌,那恰恰是最悲哀的事情!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没有任何寄托的时候,尽管物质会变得丰腴,但是这种空虚会让我们造神,并且能够将这种希望寄托于一个人的身上,

管理资料

于丹被轰下台:看中西方文化PK》(https://www.unjs.com)。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帮助我们什么,那些不痛不痒的偶像便被制造出来,成为个人崇拜的工具,我们曾经受到过个人崇拜的伤痕无限,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够牢记着其中的根源是什么。

    东西方文化PK


    更多的人拒绝于丹的思想裸奔,他们是新新的互联网一代,在互联网中迷失过方向,却也在互联网中找寻到自己。西方文化的起源可追溯到希腊文明,地中海是一个商贸频繁的区域,在交易中产生财产观,契约精神,航海文化更倾向于往外开拓,社会趋于开放。而扎根于大河文明的印度、埃及、中国以及巴比伦无一不出现专制帝国,在广袤平原中一马平川,这就为集权统治提供了基础。在专制制度下,社会是封闭的,讲究等级的,孔夫子大呼礼乐崩坏,礼乐指的不是礼貌习俗和道德,而是指那套维持周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手段被破坏了。

    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和改革开放,中国与外界的接触日渐频繁,西方文化和思潮影响了新一代互联网居民,这代年轻人渴望开放的、自由的、民主的社会秩序,对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的唾弃与厌恶,就集中体现在了对于丹的嘲讽和批评中。

    实际上任何现象都可以化约到个人,因为群体是个人组成的,在群体中,个人的特性被抹去,这是群体的去个人化,群体的盲思和盲从说明了群体中的个人丧失自我。儒家学说是帝制文化中产生的并实践于宗族社会的一套稳定社会秩序的帝王说,儒家要求的个人服从群体,即君臣父子思想,是压制个人的,长期处于儒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个人不禁感到压抑和麻痹。超我是心理的一部分,代表内化了的社会和父母的道德标准,后者更为重要。这个超我,大致相当于我们所谓的“良心”,它对现实的考虑不如本我多。不考虑什么是现实的或可能的,超我接受一个抽象的道德理想并要求抑制本我的冲动和攻击冲动以符合那种理想。这就是为何中国人的愚忠、愚孝比比皆是。

    然而西方文化突出的个人主义,更符合人的性情,但并不是说个人可以做到为所欲为,自由不意味着自我放纵,目无一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即发现既安全又有效的东西。当本我表示它的愿望后,自我在现实中找到满足这个愿望的潜在的方法。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从自我对这些想法的比较中,心理发展并改进它的更高层次的活动:语言、感知、学习、辨别、记忆、判断和计划,所有这些都是自我的功能。

    人和人的社会,必然因摩擦而产生一个制度,所以好的制度能够让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让好人也变成了坏人。人不可能天生下来就是道德完美的圣人,所以法治比人治更合情合理。一个社会到底是走法治道路还是人治,取决于决策者,也取决于民众的思潮。今天,能够对于丹这样的权威和掌握了话语权的“意见领袖”进行反思和批判,是社会的一个进步!

    原创,转载请注明。

    微博时代:意见领袖和盲从的群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