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梵净山 -资料
永恒的净土——中国梵净山,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是中国14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性自然保护区的成员之一,
梵净山
。梵净山山体庞大,东西宽约21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总面积567平方公里,古老的地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她具有独特的山地风光。巍然屹立于群山之巅的红云金顶、奇特的蘑菇石、雄伟的万卷书、罕见的金刀峡与剪刀峡、神奇的仙人桥、栩栩如生的老鹰岩、百丈深谷中拔地而起的太子石、佛光幻影、云海波涛、山花红叶、山涧清泉,“独一无二、惊世骇俗”!
梵净山被认定为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 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高山杜鹃,美丽非凡;珙桐花开,迎风飞舞;“天降”紫薇,挺拔神奇。而以“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更是不计其数。
梵净山历史久远,“有古佛道场曰梵净山者,则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也”是梵净山最权威的定位。古名“三山谷”,载于2000多年前的《汉书》。后又有九龙山、月镜山等称谓,明代以后,统称“梵净山”。梵净山自古以来就有弥勒道场之说,因而与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齐名天下,并称“中国五大佛教圣地”。
梵净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莽莽的原始森林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林中有珙桐(中国鸽子树)、钟萼木、铁杉、鹅掌楸等1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梵净山还是珍禽异兽的乐园,这里有黔金丝猴、苏门羚、红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梵净山山青水绿,每两条山岭间就有一条溪流,人称“九十九溪”。这些溪流汇成黑湾河、马槽河等11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奔腾而下,沿途多急流险滩,跌水瀑布。发源于西部、北部的河流为乌江水系,梵净山即是这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梵净山的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梵净山以老金顶、凤凰山、新金顶为主峰,9条绵延千里的支脉为旁系。沿8000多级蜿蜒曲折的石级而上,可直达红云金顶,
资料
《梵净山》(https://www.unjs.com)。顶部云雾缭绕,紫气升腾,最奇异的是峰顶空际间有时突然出现一道五彩缤纷的光环,有放大了数倍乃至十数倍的人影或物象在当中晃动和跳跃。古人视为吉祥佛光。金顶附近奇峰异石颇多,奇特的蘑菇石、雄伟的万卷书、罕见的金刀峡与剪刀峡神奇的仙人桥,栩栩如生的老鹰岩、百丈深谷中拔地而起的太子石、佛光幻影、云海波涛、山花红叶、山涧清泉,亦幻亦真,让你留恋忘返。梵净山的人文景观较多。早在公元十六世纪,梵净山就是国内有名的佛教圣地。山上建有释迦殿、弥勒殿、承恩寺等庙宇。此外,还有明神宗皇太后捐资重修金顶庙宇树的“敕赐碑”、贵州巡抚和按察使建的“禁硕山林碑”和金顶摩崖石刻。
在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县永义乡昔土霸场头约250米处,生长着一棵神奇的树。说它奇,是因为该树高大挺拔,高30余,树干胸径2.8米,树冠荫蔽亩许。此树筋骨嶙峋,每年脱皮一次,开花3次。花色红白相间,朵大色艳,十分美丽。然而它只开花,不结籽,不繁衍。因而,全国仅此一株。说它神,是因为这棵树不知到底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气怏然。当地人如果有个三病两痛的,只要往树上挂上一匹红布,焚烧香纸,拜上几拜,弄一点树皮煎水喝下去什么的,病也就好了。当地,不论是乡绅、富户或平民百姓家生了孩子,命里娇贵,只要往树上披红挂绿,焚香祈祷一番,拜它做“借爷”,求其保佑,孩子似乎也就易生长成人了。因此,这棵树也不知当了多少人、多少代人的“借爷”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这棵树的确很神,因而被奉为“神树”。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贵州紫薇”。要说它神,倒也不假。那就是紫薇一般为小灌木,多栽培于庭院。象这样高大参天的紫薇,实属罕见。再就是“贵州紫薇”属古代孑遗树种,十分珍贵,被科学界誉为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还有呢?恐怕就是据乔木专家考察证实,如此高大的紫薇,全世界只有两株,另一株生长在日本的福冈,而且没有“贵州紫薇”这么高,这么大。
梵净山清清的泉水养育了山下的各族人民,也孕育出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神秘的摊文化表演,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幽静、神秘、险峻、古野的梵净山吸引着中外游客。游览梵净山,四季皆宜。春天的高山杜鹃,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夏天的莽莽林海,石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秋天的红叶、煞是壮观;冬天银装素裹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会给您留下难忘的印象。
【梵净山 -资料】相关文章:
天坛资料08-15
泰山资料10-20
苦难的历程 -资料03-13
树的故事 -资料06-01
梅花的品格资料11-14
成功语录 -资料03-13
婚姻的天条 -资料06-01
黄河介绍资料10-07
襄樊旅游 -资料03-13
清西陵 -资料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