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

时间:2023-09-05 11:31:24 泽彪 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

  昌果沟遗址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支流昌果沟的半固定沙地中,属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昌果乡管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简介

  遗址所在沙地由于受河道及山体走势控制大致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0.6公里,海拔介于3636~3645米,整体起伏较小。沟谷内沙黄土沉积、风蚀洼地与流动沙丘交错分布,其中沙黄土沉积物颗粒较粗,且因受后期风蚀作用影响,边缘发育较多剖面头。

  洼地内散落有石块、陶片及打制石器等。该遗址于1991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首次调查发现。1994年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与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成联合考察队,对昌果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此次调查和发掘共采集遗物计1000余件,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等,并试掘出一个大型灰坑(H2), 获得青稞、小麦、豌豆等来自西方的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以及来自黄河流域的粟等植物遗存,使得该遗址在东西文化交流及农作物传播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出自该灰坑的木炭测年结果校正后为公元前1370~1002年, 出自同一灰坑的骨头测年结果校正后为公元前1113~834年,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2018年10月末,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藏东南人类活动遗迹及生态环境调查分队,对昌果沟遗址范围再次进行了地质地貌及人类活动遗迹调查。调查发现,昌果沟遗址范围内基本被现代沙丘覆盖,部分风蚀洼地内有陶片、石器裸露于地表。此次调查采集了陶片、石器等标本。陶片主要包括夹砂红陶、灰褐陶、灰陶,石器多为石片石器;同时在遗址范围内对两处高地剖面露头灰坑进行采样,其中对一处灰坑进行了试掘清理,清出一火烧遗迹。此次灰坑试掘清理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科考队的调查工作需要,对调查中发现的一处沙地剖面露头清理,并划分了露头剖面的地层情况:第一层为棕黄色粉砂土层,土质疏松,包含低矮灌木丛及根系;第二层为棕黄色细砂土层,土体固结较紧实,致密,包含部分植物根系。水平向下清理揭取第一层,距地表深约0.35米处出现一层灰烬面,平、剖面结合,划出一处灰坑范围。灰坑平面呈半椭圆形状,从沙地剖面看灰坑结构形态为口小底大的“U”型状,编号为2018GCH2。H2开口于第一层下,打破第二层,灰坑范围内为明显灰烬面,有大量炭屑分布,与周围第二层黄土地层土色较分明,界线清楚,测量灰坑面积为0.6×0.7米,深约0.24米,灰坑底部向下有厚约0.5米的风沙层,未见底。

  对灰坑做解剖清理,提取土样及炭屑标本,向下清理约8厘米时,出现三块较规整疑似人工垒砌的石块;于是对灰坑作全面揭取清理,整个灰坑范围内向下清理深度约8~10厘米时,清理出一圈规整的块石垒砌的类圆形石框,块石上均有火烧痕迹。火烧遗迹由一圈小块石砌筑,中间平铺三块较平整块石,整个遗迹南北外径长0.48米、内径长0.2米、东西外径长0.5米、内径长0.3米,距灰坑北壁8厘米、距南壁9厘米、距西壁4厘米、距东壁10厘米、距坑口深约8~12厘米,灰坑周围填土仍为灰烬土,包含较多炭屑。

  灰坑清理到底后初步观察火烧遗迹由一层碎石块垒砌,形制为较规整圆形,灰坑内包含大量灰烬土和少量炭屑,无其他遗物出土,对灰坑内灰烬土和炭屑进行采样。灰坑清理到底及完全揭出遗迹现象后,对灰坑及火烧遗迹进行了拍照、文字和绘图记录。

  该火烧遗迹位于昌果沟遗址范围内,位于沙地中间的一处高地,从初步调查地层剖面判断出有疑似文化层,通过试掘清理揭出遗迹现象。我们对火烧遗迹沉积物进行了浮选,在Beta实验室对浮选获得的果壳进行了碳14测年,结果为公元前1397~1216年,与以前测年结果相近,显示火烧遗迹与昌果沟遗址同期,为早期人类活动所留下的遗迹。

  在昌果沟遗址所在区域,现代风沙物质主要来源于雅鲁藏布江的河流冲洪积物——在枯水期受盛行风控制,经搬运-堆积-再搬运-再堆积的过程不断向上运移,最终沉积于昌果沟遗址所在的山麓区,发育形成连片的沙地以及爬坡沙丘。

  火烧遗迹所处的剖面地层序列中,沉积物在不同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遗址所在地层沉积物颗粒较细且结构紧实,为沙黄土,与昌果沟现代农田土质地接近,相对适宜于当时人群的居住。该层向下沉积物颗粒变粗,指示了更强的风沙环境,且未发现活动遗存,指示在此之前可能存在比火烧对应的古人群居住期更早的一次环境恶化,不适宜居住。火烧遗迹层位以上,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粗,风沙活动增强,表明环境的又一次恶化迫使人类放弃原居住地而向别处迁徙,并在此处留下了他们曾经生活的遗迹。

  昌果沟遗址的历史较早,其在研究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古人群活动乃至藏族人起源、迁徙扩散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深入开展该遗址的考古工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昌果沟遗址范围内存在的遗迹现象及其历史变迁过程。科考队将对藏南雅鲁藏布江河谷古人群活动与生存环境方面做出明确清晰的分析与判断,从而推进雅鲁藏布江流域古人群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的深入研究。

  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景点

  西藏山南邮政大酒店坐落于藏民族的发祥地--贡布日山脚下,地处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泽当镇,距机场100公里,距圣地拉萨20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西藏山南地区(地区所在地:乃东县泽当镇)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处西藏南部边陲。全地区共有12个县,24个镇,56个乡,596个行政村,总国土面积为7.97万平方公里(不含印占2.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8万人,有藏、汉、门巴、珞巴等14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6%。

  全地区年平均气温7.4--8.9摄氏度,夏季短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干旱,风大且频,结冻时间长,早晚温差大,无霜期短,有“藏南谷地”之称,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与拉萨毗邻,西连日喀则地区,东连林芝地区,南与印度、不丹接壤,边境线长达630公里。

  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西藏历史上的众多杰出人物都诞生在这里,她以博大的胸怀和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雅砻文化和西藏历史上的众多第一。山南地区有着众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又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既有风景如画的原始森林,又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草原;既有雄险的雅江大瀑布,又有久负盛名的文物古籍。仅雅砻风景名胜区就有7大景区58个景点,是一个集娱乐、休闲、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地方。

  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8]51号文件公布的目前西藏唯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拥有七大景区、58个景点,风景区涉及乃东、琼结、桑日、曲松、加查、扎朗、贡嘎、浪卡子等8个县,景区中心位于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泽当镇。该风景区是藏文化的摇篮和藏民族的发祥地,是以藏民族历史、佛教文化遗存为主体,壮丽自然的高原风光为背景、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为特征的中国目前海拔最高、人文景观最集中、最突出的大型高原风景名胜区,极具旅游观光、文化科考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人类宝贵遗产。

【山南昌果沟文化遗址】相关文章:

内蒙古古城遗址07-21

交城卦山资料07-25

豆果网:炮制“美食日记”社交平台03-26

黑龙江亚沟摩崖石刻资料08-18

金华琅峰山资料08-30

杭州玲珑山卧龙寺资料09-09

连云港海州白虎山资料08-10

镇江焦山作文(通用34篇)07-25

内蒙古雅布赖山的资料08-23

黄冈市浠水三角山资料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