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徽歙县古城 -资料
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
安徽歙县古城
。歙县古城由府城、县城两部分壁联而成。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南宋末方腊起义和元末农民战争后,都经过大修。现存城墙约1500米,以及西门月城。东、南两谯楼、应公井、蛤蟆井、打箍井等宋以前古迹。大北街、斗山街、中山巷等街巷则基本保持着明、清风貌。县城在府城东侧,城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倭寇犯境之后。城墙沿山脊构筑,现存残迹,惟新安门、问政门较完好。古迹有古紫阳书院、文庙等。府城和县城内现存明清牌坊16座。
斗山街,系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因侧靠斗山得名。全长500米左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加上门罩和石板路面,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巷内著名的建筑有:叶氏贞节门,建于明初,表彰一位尊老爱幼的女性;杨家大院,建于清中期,为官宦宅第;许家厅,建于清初,属私塾建筑;黄氏孝烈门坊,建于清初,表彰一位为未婚夫殉节的姑娘;汪中怡宅,建于清末,五开间,有精制的隔屏、窗栏;潘婉香宅,建于民国初年,三进串联,布局上形象地体现了“三世同堂”的观念;王世杰宅,建于民国前期,有小院、敞廊、花榭,呈现书香门第气派;蛤蟆井,建于唐代,是在岩石中凿出的深井,水质异常清冽。
方士载宅(徽州明清建筑历史陈列馆),位于许国石坊南侧,为大学士许国的阁老府的一部分,所以又名“许国相府”。建于明万历初。阁老府为一大建筑群,门外有石狮、牌坊,内有大厅、花园、藏书楼等。此为书房。它的木架制作是典型的明代样式:楼下较矮,房间临天井开窗,方格窗扇,装有带望柱、净瓶荷叶的窗栏;楼上较高敞,柱端、梁头都雕有生动的卷云、奔浪,脊桁下的垫木雕成花带。椽上铺望砖,再盖瓦。临天井通间用方格窗扇。因为明朝人把楼上当作主要生活场所,所以注重楼上的装饰,
资料
《安徽歙县古城》(https://www.unjs.com)。经过专家考证、介绍,该宅已闻名国内外。观博物馆将它用作“徽州明清建筑历史陈列馆”,陈列明、清两代徽派建筑上的砖、木、石雕构件,其中的八仙斜撑木雕,刀法细腻、人物逼真,为世所罕见。这些雕刻构件是研究中国明、清建筑历史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矗立于古城中心,跨街而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当时歙县人许国(1527— 1596)官居次辅(相当于副宰相),又是皇帝的顾问和太子的老师,劳苦功高,皇帝恩准立坊显荣。徽商、地方官吏也大力支助,所以建造得巍峨壮观,雕饰得极为华丽。八个柱子用梁枋相联,上部冲天柱略小,下面用12只大狮,就使结构安稳固实。柱子和横仿细刻团花锦纹和祥云仙鹤,以突出月梁上的主题图案。这些图案乃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和许国的功名成就的写照。如南面的龙表示对王权的尊重,西面的飞鲤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三报(豹)喜(鹊)”表示许国连升三级等。坊上的大字,是大书画家董其昌写的,其中“上台元老”表示许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并用天上的“上台星”比喻许国地位的显赫。这座牌坊从建筑结构、装饰艺术和石雕工艺等方面看,都堪称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谯楼,位于许国石坊西侧,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楼高三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高约13米,宽11米余,深11.5米。建楼的起因,是出于一种风水观念。在这之前,城内经常闹火灾。绍兴二年,一次大火烧掉大半个州城,连州衙都化为灰烬。风水先生究其原因,一说是衙门摆错了方向,于是封掉原先的大门南谯楼,另建这东谯楼,并把南谯楼上的报时设备移到这东谯楼内。一直到明朝弘治年间,相继来了两位不信“谬说”的知府,一位叫彭泽,一位叫何欲,才又把南谯楼下的大门打开,封掉这东谯楼下的门道。但作为古建筑,却保留了下来。现在这样式,是清朝同治末年大修时留下的。
【安徽歙县古城 -资料】相关文章:
安徽池州资料12-19
安徽珠园 -资料03-13
安徽万佛塔 -资料12-15
安徽南屏 -资料06-01
安徽圣泉寺 -资料04-17
安徽皇藏峪资料08-03
红河州石屏古城资料03-16
安徽滁州天长博物馆资料06-05
安徽义门清真寺 -资料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