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调查:中国职业教育混乱现状不容忽视

时间:2021-10-30 16:36:03 经验交流 我要投稿

调查:中国职业教育混乱现状不容忽视

    内容提要:疯狂抢夺生源、“工学交替”变成“以工代学”、部门联手实现“扩招”和披露虚假消息吸引生源,是目前侵蚀中职教育基石的四大问题。

  “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短期内这一市场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按照教育衍生的工作岗位和产生的潜在价值来计算,甚至上万亿元。但市场的混乱局面却非常严重,再不抓紧时间正本清源,很有可能对中职教育和整个中国技术工人产业链产生破坏性作用。”留学德国的职教专家周阳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忧虑地说。 记者亲历“自考学院”的种种抢生花招[组图]

调查:中国职业教育混乱现状不容忽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疯狂抢夺生源、“工学交替”变成“以工代学”、部门联手实现“扩招”和披露虚假消息吸引生源,是目前侵蚀中职教育基石的四大问题。

  抢夺生源高招频出

  “高等教育靠网络,高职教育靠电话,中职教育靠客车。”这是记者在广东、广西、江苏、湖南等省区采访时听到反映院校招生的“顺口溜”。

  记者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联团村采访时看到,这个在校中小学生不到400人的村,开学前夕竟然接到了上千封来自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南京市高淳县一个镇近900名中考生,共收到1.4万多份录取通知书,其中绝大部分学校他们并没有报考。

  在民间办学发达的广东,不少中职学校每到中考过后,就租用大客车,将广西、湖南、江西等地的学生“免费”运往广东“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此举确实吸引了不少学生前往就读。

  招生回扣是中职学校抢夺生源的杀手锏。广西、湖南、江西等中西部省区的“行价”是:每拉到一个学生就读,给予推荐老师300至500元的回扣,广东、江苏等省区的价格则高达800元/人。不少中学老师向记者透露,几乎每年都有大量中职学校前往“洽谈”招生目标,核心目标就是回扣。

  “工学交替”变成“以工代学”

  中职教育收费相对较低,而不少费用又花在“招生回扣”上,所以职业学校如何盈利便是个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不少学校将“工学交替”变脸成为“以工代学”,从中赚取高额回报。

  “工学交替”是国家规定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改革举措,规范的做法是学生在3年中职教育过程中,最初2年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最后一年在实习单位接受实习培训。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工学交替”就成为了“以工代学”。这部分“职教中心”把学生招进学校后直接送往企业,根本没有任何基本知识的传授……

  广西机电学校校长郁正堂告诉记者,富士康集团人力资源部对粤桂交界一所2005年招生人数8000多人的学校算了这样一笔账:8000多人学费2000元/年。人,年度收入就是1600万元,这些学生全部送往企业“以工代学”,学校每年能够从企业获得10000元/人的回报,年度收益近1亿元。

  郁正堂说:“这位人力资源部的专家表示,富士康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绝对不会在这样的学校招收员工,甚至连实习的机会都不会给这样的学校。”

  教育部门联手学校“扩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确保本地职教中心的生源,县区一级的教育部门往往采取与中学、职教中心“联手”的方式。

  具体办法是:中考之前学校自行分流一部分成绩较一般的学生,以确保升学率;学校以帮助办理中学毕业证书为条件,“动员”这部分学生报读当地职教中心;在职教中心报读缴费之后,学生把收据或复印件交给学校,学校和职教中心才前往教育局办理毕业证书。

  资深律师吉昆峰说:“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暗箱操作,以‘分流’、‘动员’为名,剥夺了学生和家长的自由选择权利,而仅仅是为达到教育部门‘完成中职扩招’的目标。”

  披露虚假消息吸纳更多生源

  记者看到,不少轻工技术、信息技术类的中职学校招生广告、录取通知书上均明确写着“就业率100%”、“全部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等,以吸引学生及家长的眼光。

  江苏一位职校负责人表示:由于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工人,近几年中职就业率相对较高,但如此众多的学校达到100%的就业率,很难让人相信。

  广西机电学校就明确对100%就业率说“不”。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韦施羽说:“每年总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就业。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教育专家表示:如果任凭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职学校将成为最大的“中介机构”;中职教育无法取信于民,就找不到持续发展的动力。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