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推荐]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
一,关于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看起来很简单,似乎只是每门科目章节的摘抄,但我个人认为它对考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它是对考试范围的划定;第二,它比指定教材公布的时间要早,前后会相差二、三个月。在复习之初,应当通过对考试大纲的研究,特别是与往年的考试大纲相对比去研究,对考生明确各科当年的复习内容、范围、大致的广度和深度等等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从大纲的变化中,可以大致推定当年考试命题变化的趋向。复习时,以考试大纲为指南,对照看看上一年的书,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同时,看大纲可以从总体上紧扣整个知识体系,避免钻牛角尖。上网的朋友,可以纵览各网,看看哪家的网站对辅导CPA考试颇有特色,也可以在网上与网友交谈,注意网上留言、提问,可能会给你以启发。我建议可以到《中华财会网》、《注册会计师视野》等网站去看看,那上面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发现它们最近发表的一些系列有关CPA考试的文章,就是从考试大纲入手,很有启迪。
二,关于复习中的时间安排
(一关于复习时间的安排。从准备考试到进入试场作题,整个复习时间大概只能从5月算到8月共计三个月,最多100天。之所以限定在这个时间内,因为只有在5月左右你才能拿到指定教材。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为保证复习的有效性、系统性,首先要制订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性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的作息学习时间计划。对于大多数朋友,在工作之余还要读书、作题,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必须每天晚上准时伏案四个小时以上,要与自我惰性作痛苦的斗争。我个人的时间分配是'三三制',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与已经学习了的知识与新教材接轨,主要是找出自己没有复习到的内容有多少;再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通读新教材,按照新教材来理清自己应考的思路;最后再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把握自己认为最薄弱的环节,需要反复记忆和做题的内容。
(二)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紧后松'。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定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计划安排后,自己在执行时要尽可能'提前再提前'。把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我想,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有工作、家庭牵挂的朋友,尤其需要注意。
(三) 在学习时间得以基本保证的基础上,要注意学习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五门科目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会计》是CPA考试的基础,其他四科都有与《会计》相关的知识点,。所以,我建议,在时间安排上,《会计》安排的时间要尽可能多一些。如果你想一次考五门,那对复习时间就不能平均分配,《会计》应当安排35%左右,其他各科安排在15%左右。当然,这要看各人过去的基础,更应该与复习中各门科目复习的进步速度、提高程度相结合。所以,复习中合理的总结、回顾非常必要。并且,在复习中后期,要考虑每门课程的考试得分。
(四)对于年龄近三十的考生,记忆力明显下降,这也是我痛苦的经验。特别是在不太熟悉的《会计》、《审计》的复习中,要注意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并在每日学习前做简单复习,和遗忘规律作斗争。避免'捧起书都理解,放下书全忘记'。
关于考试课程的选择:
历年CPA考试都是五门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面临的问题是两个:一是一次考试是选一门、两门还是五门全选。开始我一次报了五门,心想咬咬牙,直至'头悬梁、锥刺骨'都可以。但在复习中,我气馁了。面对几百万字,几千个公式、几万条原理,一次要拿下谈何容易,太难!太难!!太难!!!于是我在1998年重点'进攻'两门,其他三门暂时放后。开始虽然缴了五科的报名费,但用不着后悔,只当缴了点'学费'。后来,我才知道,每届全国CPA考试的'出考率'平均不到50%,大概象我这样的原因,造成报名的多、参加考试的少不在少数。这既不是'临阵逃脱',也不是胆怯,而是面临考试的现实,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是实事求是。
课程选择的第二个问题,是从哪门入手?是从最难的入手?还是从最容易的入手?当然,难或不难,各人各异,这个问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我的体会是从自认为最有把握、最容易的科目入手。我是学工科的,从记忆力、分析判断以及在数学演算公式等方面来说,自认与学会计的相比,具有一定的'特异功能',大概能够确保'初战必胜',二门哪怕是拿下一门,对自己也是一个鼓励,是增强自己信心的一策略。所以,1998年,我首选了《税法》、《经济法》。我认为《税法》、《经济法》主要是需要强化记忆,不管你过去是学会计还是学工科的,对税法、经济法的起点,总是一致的,能够与之在同一起跑线上。经过复习,上了考场,居然一考就过,'初战告捷'大大地鼓舞了我的信心。
1999年,我向剩下的三门发起进攻。结果,惨得很,只过了《财务成本管理》这一门,其余两门《会计》、《审计》都没有过。我总结了一下原因,《财务成本管理》除了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以外,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而理解的内容更多的是计算公式,也许在这方面学工科的占了一点优势。在复习中,我反反复复把有关的公式,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考试时,对有计算公式的题目,大部分在自己复习时都'似曾见过',做起来比较顺手。还有一个原因,为了'生计',我平时也参加了'炒股行列',为了'赚线',对有关证券的法规、信息,我很关注,没想到这也成为我在《财务成本管理》这门科目上拿分的一项重要因素。一部分综合题,大多与证券市场的知识相关。反正稀里糊涂地过了这一门。
1999年考《会计》、《审计》之所失败,在于我根本不是学这一门、干这一行的,许多名词、概念我都不清楚。所以,在2000年报名前,我下决心一定要拿下它,在报名参加CPA考试前,就找了一个会计补习班进行学习,让自己得到一些会计、审计的启蒙知识。然后,在CPA考试报名后,我就按这两门的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再重点突击。同时,我体会到,会计与审计先天性地就具有血缘联系,两门课我是交叉进行复习的。同一类的会计、审计问题,我是放在一起理解、领会、记忆。拿到《审计》试卷时,更加强了我对这一点的认识。谢天谢地,2000年我终于闯过了《会计》、《审计》这两关。
三,关于考试参考读物的选择
现在有关CPA考试辅导,已经成为一个市场。书、光盘、辅导班多如牛毛,报名的时候会让你无法选择。我的经验是,有关辅导材料,出来得越早,假的越多。你想想,考试委员会的考试大纲都还没有出来,它就说让你'冲刺',冲向何方呀?这些'早产儿'不外是为了抢占市场。如果是这样,我宁肯看前一年的教材,把一些基本原理弄懂、弄清,等指定教材出来后,再去选购一些真正有参考价值的辅导资料,最好是当年五、六月份出版的最新辅导材料。购书和光盘时,要注意编者是谁,制作、印刷、发行时间是什么时候。当然,不排除有的辅导材料的组织者,可能有'通天'本事,比一般人员能早些日子拿到教材的样书,但无论如何即使早拿到,搞辅导的老师也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它,然后才能按教材的体系说本门学科的重点、难点,这样的辅导教材是有用处的。如果自己口袋里钱很多,见辅导材料就买,从几百页书、几十盘光盘中,采集到一、二页书、一、二张盘是有用的,花一点钱也在所不惜,'广种薄收'也可以。但买回来后,面临的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博览辅导群书'。因此,我的看法,选择辅导材料还是要慎重挑选。我当年连续三年就花了几千元去买了一大堆辅导参考材料,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好饭不怕晚',好书也不怕迟,那怕是在临考试前,你发现了一套好书、好光盘,价钱贵一点、时间晚一点,买了也值。能够对你的考试成绩提高十个百分点,就可以说是好书、好盘了。专门猜题、押题的辅导材料,不值一买,因为那类似睹博,只会把你引向迷途。
真正的辅导材料,应当是由专家和实务经验丰富两部分的人员组织起来编写的。这样的辅导书,除了教材外,准备一、两套是必要的。一则可以看看不同的出题思路,再则因为有的问题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不同辅导教材的解释不尽相同,对比阅读后进行思考,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现在的辅导参考书和盘版本众多,您在选购时要进行挑选,也可以采取每门学科选取一种版本,不必如同集邮那样一定汇集成套。
由于推荐书目情况因人而异,大家见仁见智,还是在茫茫书海里自己去挑选吧。
四,关于复习中的一些技巧
(一) 可以参加一些必要的复习辅导班。以我的经历,辅导班有快班、慢班,全日班、业余班,十天、半个月,加上周六、周日,等等。我选择的是业余、快班。每逢有课,来回奔波在单位、学校、家庭三角之间,虽然很劳累,但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会计》、《审计》是非上课不可,上了以后觉得很有收获。上辅导班要有明确针对性,上辅导班的目的不是扫盲,而是提高。除了老师讲以外,还会给一些题目做,通过一定数量、一定难度的习题练习,会有很大提高。
(二) 上辅导班在注意听老师照本宣科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要比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看书摸索效率高很多。在辅导班上适当注意与同学的沟通,一个人学习有时难免陷入思路的僵局,多与别人讨论,可以开拓思路、提高效率。并且,在学习中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考友,利于大家共同进步。
(三) 上辅导班听课要讲究效率。上课要早点到,尽量争取坐在前排,因为前、后排效果差很多,实践经验的体会。上课后,要勤做练习,让自己逐步找到感觉,巩固学习成果。对教材要全面复习,知识点上不要有遗漏。对于薄弱环节,对照其它参考书,要深入研究、开阔思路。
(四 在复习中面对基础题和难题,每个人因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策略。一个总体原则是:基础性题目你不应该比别人得分低,最难的题你不行可能大家都不行,在拉开档次的30%中,将形成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你就把重点放在这个方面。在临近考试时,对每门课要努力找到一种'自我感觉',不要单纯地钻在题海里,只要找到了'自我感觉',就有可能突破上一个新台阶,思路也似乎一通百通。
(五) 牢牢记住,教材就是圣经,理解并记牢每一句话。上辅导班前,要阅读一遍教材;回来后再翻一遍教材;第三遍再看是为了与遗忘作斗争。在学习方法上自己可以列出知识体系记忆和理解图表,以便从更深理解加加深记忆;也可以如同中学生背书,自编一些口诀,以便朗朗上口;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卡片,把一些重点写在上面,可以平时用一些零碎时间通过阅读卡片来加强记忆,效果会更好一些。
五,关于应试前的准备
( 一) 临考前十天,注意身体锻炼和吃些保健品,确保不要感冒,注意作息时间调整,让自己的生物钟与考试时间逐渐同步。
(二)考试前尽量不要多喝水。即使考场允许中途去厕所,毕竟会影响考试时间和情绪。
(三)文具一定有备份。一些常用的用品,最好是双份。这支笔写不来,还有另一支笔,不至因为'工具'不好影响考试情绪。
(四) 注意至考场的交通线路,乘车安排好时间。所有这些,只是希望在应试时减少干扰,不要因为非智力因素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
(五) 应试时要有良好心态。我在第一次考《会计》时发挥很不理想,而到第二次再考,心态完全不一样,有龙出生天的感觉。所以,务必坚持住,因为这是五门课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很重要。
(六) 千万记住按规则填写答题卡,因为起码有一半的分数是在涂题卡上。
(七) 千万不要忘记在答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八) 过去一开始就是《会计》,而这门课的合格率历年来都是最低的,许多考生开考的第一课就遇到'当头一棒',结果影响后几门的考试成绩。今年作了调整,是不是全国考试委员会的'慈悲',也有可能。但考生即第一门没有考好,也不要气馁,考完了就忘记它,马上准备下一门的应试,尽快把情绪调整过来。 祝我们未来的注师一路走好!!!
会计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之谈】相关文章:
美国本科留学申请经验之谈:如何准备考试04-28
班主任经验之谈04-28
行政管理考研经验之谈04-26
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心得09-13
专升本经验之谈心得体会04-27
跨考历史专业考研经验之谈(转)04-26
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考试中省时间的15招04-30
注册会计师考试技巧:考试中省时间的15招04-30
注册会计师考试新大纲重能力引导04-28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5)范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