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03年注册会计师审计串讲提纲
审计串讲——主讲:李景辉
第一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论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概念
★ 审计的目的:要把审计的一般目的、特殊目的与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以及审计的依据相结合掌握
一般目的的审计和特殊目的的审计的比较?
1、 从目的的本身有什么不同
2、 依据不同
3、 审计报告不同
★ 审计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
重点注意各类关系的区别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
P17 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
1、 审计业务
2、 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
第三节 简单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几种不同的类型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框架内容
独立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
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
中国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的内容
第一节 独立审计准则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基本准则是整个审计准则中的总纲,是制定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和实务公告依据;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是依据基本准则指定,是制定职业规范的基础;基本准则是针对一般审计目的而制定的,对于实务公告是特殊审计目的的依据
P44《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框架与内容(重点)
第二节 质量控制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内容:
一、 全面质量控制
1、 职业道德原则
2、 专业胜任能力
3、 工作委派
……
二、 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1、 指导
2、 监督
3、 复核
☆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
① 联系:都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目的相同。
② 不同:两者的性质不同;两者的内容不同。
第三节 职业道德准则
注意:独立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注意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
P61 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独立——形式上保持独立性;实质上保持独立性;不仅注册会计师要保持独立性且会计师事务所也要保持独立性。
2、 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
3、对客户的责任
P62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新内容)
特别注意:
1、独立性(P63 实质、形式上的独立)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到影响时,应该回避;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受到影响时,拒绝承接业务或解除业务约定。
2、专业胜任能力
3、保密
4、收费与佣金
5、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6、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7、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掌握被审单位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
重点:会计责任、审计责任
P72错误、舞弊及违法行为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之间的关系
1、2、3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
一、被审单位方面原因
1、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
2、经营失败
二、注册会计师方面原因
1、违约
2、过失(重要性)
① 普通过失
② 重大过失
3、欺诈
★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掌握被审计单位认定与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审计总目标
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
第二节 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1、存在或发生(考虑有没有高估的问题)
2、 完整性(考虑有没有低估的问题)
3、权利和义务(资产是不是属于企业的权利,负债是不是属于企业的义务)
4、估价或分摊(涉及总值、净值的计算是不是正确)
5、表达与披露(会计报表特定组成要素是不是适当加以分类、加以披露了)
P89 表5-1要掌握
★把认定的问题和目标对应结合在一起理解
① 真实性——存在或发生
② 完整性——完整性
③ 所有权——权利和义务
④ 估价——估计、截止、机械准确性
⑤ 披露、分类——表达与披露
第三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一、 计划阶段
二、 实施审计阶段
三、 审计完成阶段
第四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
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约定双方签字认可,即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具有法定约束力。
★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
1、 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2、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3、 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专业胜任能力
4、 商定审计收费
5、 明确被审计单位应协助的工作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 审计范围: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的事项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注意审计证据的特性,要结合审计的分类
★审计证据的种类:
按外形特征分: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审计证据的种类与审计特征之间的关系
审计特性:①充分性(足够);
②适当性:包括相关性(与审计目标是否相关);可靠性(书面>口头;外部>内部;直接>间接;内控强>内控弱;一致>不一致)
☆什么是可靠性的成本效益?什么情况下考虑,什么情况下不考虑?
☆审计证据的获取:检查(书面),监盘(实物),观察(实物、环境),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
☆审计程序的分类
1、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取得了解的程序
2、 符合性测试程序
3、 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1、分类
按性质和作用分:综合类、业务类、备查类
2、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
※特别注意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结合P112 表6-3)
☆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 获取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 常用的审计工作底稿类型
3、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特别注意三级复核制度)
4、审计档案的管理(注意区分永久档案与当期档案)
5、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
第七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掌握审计重要性在审计计划阶段及其终结阶段中的运用;
★掌握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以及理解审计计划的编制、审核、分析性复核在审计计划中的运用
第一节 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要与具体审计计划比较学习。
例如: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ABC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或应收账款进行审计:
① 存货是否存在——监盘
② 存货计价是否正确——取得发票、帐单、入帐价值
★审计计划的编制:
会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串讲提纲】相关文章:
英语中关于盐的文化串讲05-04
提纲04-29
2015考研高等数学 复习重点串讲04-29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分析905-01
经验谈:听串讲重在记笔记04-30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5)范文12-18
2015考研 高等数学上册复习重点串讲04-30
考研数学:高等数学上册复习重点串讲04-28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练习题含答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