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时间:2023-04-30 18:24:21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古代诗歌赏析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其试题一般为2个,分值6—11分,而学生常在这里产生比较大的得分差距,因此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如果能仔细阅读,并掌握一般鉴赏规律,应该能够较好解答此类题目。笔者试以2007年高考部分古代诗歌试题为例,为考生提供一个解答的思路。

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首先,应注意诗题、作者和注释等重要信息。

诗题常用来表明写作的对象,或表达写作目的,需要注意;但作者同样不可忽视。如全国二卷是王维的《新晴野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人,诗题和作者结合便暗示了鉴赏的大致方向,诗作写的是雨过天晴后对山水田园风景的极目远眺,展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表达出喜爱之情。而对于不熟悉的作家,如没有注释说明其生平和特点无关乎答题,但如果有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等内容的注释,就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如宁夏卷选《小斋即事》,即对作者刘一止作出了注释,指出“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可见他是个正直之人,暗示他所写对象应该与“方正、正直”有关,有助于回答第9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当然,还有些注释是解说诗中词语的,可以帮助理解诗作,如北京卷选《诗经·芣苢》,注意它的7个注释,便能较好回答问题。

其次,注意描写对象时所用形容词和动词。

一般说来,形容词往往展现描写对象的色彩或状态,如重庆卷,苏轼《海棠》用“崇(光)”“香(雾)”“红(妆)”描写海棠的光彩正艳、香气正浓,而白居易《牡丹花》则用“残(枝)”“衰(红)”写牡丹的残败和衰落。同时恰当的形容词也能直接展现作者的情状,反映其思想情感。如白诗中的“惆怅”“惜”便直接表达了惜花伤春之情。

而动词展现的动态既可以表现所写对象的特点,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一“落”一“鸣”,写草木零落,昆虫哀鸣的情景,突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又可以借助作者的行动,来表达出思想情感,如苏轼《海棠》中“故烧高烛照红妆”,“烧”和“照”写出为赏花彻夜不眠的爱花之情。

其余如副词结合着动词、形容词,能直接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来,如全国一卷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却咨嗟”“休对”“且将”等,反映出作者始终无法排遣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最后,注意分项回答相关问题。

高考中设置试题十分科学,既便于学生答题,也便于评卷科学合理。因此,几乎每一试题都能分解成多个问题,只要回答出其中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的分数,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广东卷《溪亭》的两个题,都能分解,如第2题“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分别回答即可。

(发表:《考试报·高一语文(新课标·粤教版)》20080613第46期)

【如何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相关文章: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11-08

古代诗歌鉴赏-语言2(教案)04-25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形象04-30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04-30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作品的语言04-3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集萃04-30

如何解答筛选整合信息题04-30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04-25

09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备04-3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题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