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07年高考作文分析与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2007年高考作文分析与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作者:陈妙云 [高中/2007年第9期] 2007年高考作文在备考与应试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考生作文层次、等级的提升。因此,在08高考作文的备考与应试方面,必须抓好一些关键性的工作,既要注意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一般写法等方面的训,更好抓好构思、表达、修改等基本功的训练。只有这样,作为教学才能上台阶,考生作文才能上层次上等级。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依然是话题作文。考生对这种已考了九年的作文题型很熟悉。今年的作文话题《传递》,既单一又熟悉,考生对话题的理解不会有困难,不会有歧义。作文题题干的提示语简洁明了,第一、二分句提示了“传递”的作用;第三分句提示了可“传递”的内容。有了这些提示,考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所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审题难度低。
这道没有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一方面体现了“平稳过渡”的意图,因为今年广东高考进行了三方面改革。其一是全面实现了广东自主命题;其二是首届使用实验教材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三是广东重新恢复原始分录取。因此,这一届考生面临着“过渡”的三大重任,“平稳”是意料中的事。另一方面体现了今年新推出的作文题考查目的。今年作文评分标准增加了考查说明,特引述如下: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1. 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新性思维。
2.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3.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能力。
4. 调动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积累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
这四条考查,不但对高考作文的评价作出了指引,对考生写作的综合素质评价也作出了阐释。高考作文降低审题难度,其评价的焦点就自然落实在以上这四方面了。因此,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强调和注重对这四条考查目的的落实,强调透过文章考查考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和发展潜质。
关于“传递”话题的理解。我们认为,“传递”的本义是指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传递”可引伸为传授、传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考生从本义或引伸义去展开话题,都应视为“在话题范围之内”。
关于对“传递”话题的把握。我们认为:从“传递”的含义看,可以写“传”,也可以写“递”;从“传递”的内容看,可以是具体的物件;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感情;还可以是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技艺、武艺、经验等;从“传递”的次数看,可以传一次,也可以传N次;从“传递”的关系看,可以写传和接;也可以只写传不写接;还可以只写接不写传;从“传递”发生的原因看,可以写主观传递;也可以写客观传递;从“传递”的方向看,可以单向地由上往下传、由前往后传、由左往右传,等等;从话题的角度看,写为什么要“传递”;(包括“传递”的好处、“传递”的目的、“传递”的原因)也可以写怎样“传递”;还可以写谁在“传递”;或者写“传递”什么……
面对没有审题难度的话题,考生的应试作文情况,总体上是离题的极少,但好文章也不多。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是对话题的认识欠深刻丰富,写作基本功不扎实。具体的分析如下:
问题一:缺少真情实感,“传”的意义苍白。
没有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使考生随便拿什么来传都可以。传什么不成问题之后,“传”的意义就成为文章质量的关键。可以说,无聊的毫无意义地“传递”的文章是几乎没有的,但大部分的文章对“传递”意义的表达是欠具体感人的,所以文章内容的档次拉不开距离。例如,有些文章过于矫情,简单地赋予传递物“深情”与“大意”,如“西湖传递了深深中国情”,“月,成为了传递民族感情的使者,并且升华为爱国之情”,“客家的土围楼,传递了中华大一统和团结的伟大精神”,这些故作深刻的认识,反而暴露了考生的虚情假意。另外,有些文章对“传递”的认识虽正确但空洞。例如,有篇文章表达了“书籍的传递,有利于薪火相传,越烧越旺”的灼见,但文内却写不出书籍怎样传递出“薪火”,通过书籍传递的“薪火”怎样越烧越旺。缺乏具体内容的感叹,同样使正确的认识变得苍白。又例如,有篇写包粽子的记叙文,编写了外婆热情包粽子,孙子却打通了叫意大利薄饼外卖的电话。这故事仅仅表达了粽子将要失传的意思,但粽子为什么失传?粽子为什么不能失传?失传寓示了什么?文章赋予粽子传递的意义就不丰富,未能发人深省。考生对话题理解粗浅,这是个普遍问题,是制约文章上不了一类卷的“瓶颈”问题。这问题的存在,与备考的浮躁有直接关系。考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才能逐步提高。但人们在备考时,急功近利,不愿意在这种长期才能形成的能力培养上“耗”时,导致高考作文内容上的“苍白”。
问题二:写作基本功不扎实。
不少考生连最基本的先构思再动笔的写作习惯都没有养成,很多人是边写边想,导致全文布局没有章法,详略不当,无用的废话充斥篇幅。还有考生不知道文章中心思想为何物,不知道中心思想在写作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导致文章围绕话题东拉西扯,没有中心思想或中心思想不突出。不少考生以写够了800字为完成写作任务,而不知道怎样才算写好了。更普遍的写作问题是,文章毛坯化。语言粗糙,书写潦草,内容空洞,缺情少义。归根结底,就是不懂得好好地表达。这是大量的二类卷上不了一类卷的主要原因。
写作基本功是需要花时间指导和训练的。这犹如画画、唱歌、跳舞……同样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进入表达;有了得心应手的表达本领,才能进入创作;创作水平高了,才有可能创新。而有较长一段时间,作文教学不教写作基本功,成天叫喊“创新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写记叙文不懂叙述手法;写议论文不懂论证手法;写散文不懂抒情手法。运用语言时不懂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地方语言与规范汉语言的区别,修辞是思想的艺术包装,说话还得讲究语境,等等。这些基本功的缺失,必然导致文章毛坯化。
有些人在作文备考过程中,只重视审题的训练,而其他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则忽视了;或没有时间练了;或基础太差来不及练了;或嫌太费时太费工而放弃不练了。今年的高考作文取消了审题难度,考生审题的基本功派不上用场了,写作基本功就成了竞争的关键点,写作基本功普遍不扎实的问题就暴露得更为突出了。
对2008年高考作文备考提出两点建议:
其一,建议继续抓新材料作文的应试训练。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有别于以前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前,就有材料作文这种题型了。新材料作文,虽然与旧材料作文一样,都提供材料;但新材料作文会提供N个可选择的角度,不限定文体。这样的新材料作文,不但不同于旧材料作文,而且保留了话题作文的优点,让考生有更多的自由,有更适合发挥自己写作个性的选择空间。如2007年上海春季招生作文题,就是新材料作文题,它给考生提供了三个角度——地方、事情、朋友。这三个角度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只要写得好,都可能切题,都可能得高分。题干中只限定“不要写成诗歌”,其余的文体是不限的。
新材料作文的应试训练,关键处有两个:
(一)全面理解材料。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不同之处,就在于新材料作文的应试必须与材料紧密结合。所以,全面理解材料,是写好新材料作文重要的起步。例如对上海的作文题,不仔细阅读和理解,就不知道材料对提供的三个角度都作出了限定。选“地方”角度的,所写的“地方”,必须是“来过又离去”的那个“地方”,千万别写“梦游”的“地方”,别写“神往”的“地方”,别写读过的“地方”。假如写“事情”,所写的“事”必须是“经历又忘记”的“事”;如果写“朋友”,必须是“相识又分离”的“朋友”。另外,材料中最后一句话,初读不知其意,仔细地琢磨,方能领悟到这是作文要求的重要提示。提示什么呢?这里提示了作文必须写出你又想起那“地方”或那“事情”或那“朋友”的原因;同时,也必须写出“岁月轻轻送来”了什么“未曾有过”的“感悟”。
新材料作文一般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需要训练考生“全面理解材料”的能力了。在训练中,应注意学生对“全面理解材料”与“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的片面把握,避免因顾及“全面理解”而面面俱到;同时,也要避免因“选择一个侧目” “一个角度”而不能准确地“全面理解材料”。
(二)掌握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写法。
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不同之处,在于话题作文可以漠视材料,甚至完全撇开材料只就话题作文,但新材料作文必须回应材料。所以,新材料作文的一般写法是:贴紧材料写起,联系实际写开去。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原则,具体文章会有具体的个性化写法,不必强求千篇一律,千万别又搞出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套路来。
其二,抓好应试作文写作过程的各项基本功。
考生在考场上完成一篇应试作文,一般的写作过程是:审题→构思→表达→修改。
知道这个写作过程的好处,首先是好让学生有把握地写。不少考生对自己怎完成一篇应试作文的操作过程糊里糊涂,每次作文都好像在碰运气,完全没把握地写。因此,考生有时是第一步和第二步并着走,边审题边构思,一心二用,导致审题有误,构思紊乱;有时则是第二步与第三步并着走,边写边想,导致思路飘忽,若即若离;有时则第一、二、三步并着走,拿起笔就乱写一气;有时不知不觉分了四步走,走对了却无知觉。所以,大部分考生认为,作文发挥无定数,最没把握是作文。这种无把握的作文心态往往导致作文应试信心不足。
知道写作过程的好处,其次最好让考生明白怎样才能写出高分的应试作文。考场上的高分作文,不是碰运气“碰”到的,而是靠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写出来的。想在考场上写出高分作文,就得有四项基本功:审题——对题意的理解能全面准确。构思——对题意的转换能准确自然。表达——对题意的把握能始终清晰。修改——对题意的表达能反复推敲。
知道考场作文得高分需这四项基本功后,就知道备战高考作文该做什么了。建议就按高考作文写作过程的这四个步骤开展训练。
1. 审题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理解能全面准确。
分析考生对题意理解不能全面准确的原因,主要不是阅读理解的智力水平不够,而是非智力因素影响造成的。比如,读材料的时间太短,怕作文时间不够,所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审题,粗枝大叶的结果可想而知。又比如,读材料时心猿意马,注意力不在理解材料上,而是在关注背好的材料和文章怎样与题意套联。结果被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左右,理解歪了还蛮有理由地自认为“正确”,就导致“安乐死”。又比如,一边读材料一边就急于构思自己的应试文章,一心二用,也是导致读错材料的非智力因素。
所以,审题的训练,首先是自觉排除非智力因素干扰的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材料的习惯。所谓好的阅读材料习惯,是指冷静、客观、全面理解材料。冷静是指控制好阅读的心情,别着急,沉得住气,静心地花五分钟反复琢磨材料。所谓客观,就是尽量排除“先入为主”的干扰,尽可能地对材料进行客观理解。所谓全面,是就材料的整体意思去把握材料,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先有全面理解,然后才选角度。
另外,审题训练,还要注意培养找提示语的能力和方法。材料中的提示语,有些是明示,如上面的上海题,有文字作明示:“阅读下面提示……”2005年的广东题,对“纪念”的含义、方式、内容、意义、主体等一一作出明示。另一类是暗示,如2006年广东题,没有提示语言,但寓言中对话题作了多方面提示。抓住题干中的提示语,对准确理解材料很有帮助。
审题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而述。总之,一定要明确审题训练的目标,训练达到目标为止。这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重要起步,这第一项基本功不扎实,一起步就摔跤或走歪了,高分就无望了。
2. 构思的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的是——对题意的转换能准确自然。
构思的训练,首先是培养构思的习惯。高考作文一般不能写草稿,这种一落笔就是定稿的文章,更需要想好了再写。要把边写边想的坏习惯改掉。
构思的任务是,把题意转换成一篇切题的应试文。这“转换”是构思的基本功。依据题意,你在“转换”时,要想出合适的题材和切题的“思想”。文章主要“写什么”,这是“中心”,这“中心”想表达“什么意图”,这是“思想”。动笔前必须想清楚全文的“中心”和“思想”,然后把这个中心思想句子写下来。只是大概地想想是不行的,因为这时的想法还模糊不清晰。写中心思想句的过程,就是逼迫思路成熟的临界时刻。能把中心思想句子写出来了,说明构思定型了,写起来思路就不飘忽了,可把握了。中心思想句子写出来以后,还得反复推敲,“中心”切题了吗?“思想”切题了吗?对“中心”和“思想”都有切题的把握了,还需要对文章的布局作个大概都谋划,打算怎么开头,中间分几段,详略在何处,需要作考虑。这样,构思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具有了构思的能力,每次“转换”都能切题,这构思的基本功,就是你高考作文得高分的致胜法宝了。
3. 表达的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把握能始终清晰。
表达阶段的任务是将构思定型的中心思想通过文字外化为一篇应试文章。
表达训练主要是掌握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写作方法。可分别训练记叙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抒情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议论文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方法。让应试文字字句句都得分,避免离题的“垃圾”文字出现在文章里,就能得高分了。
具有了围绕“思想”写“中心”的基本功后,还可以进一步训练突出中心思想的各种艺术手法,如语言的艺术、修辞的艺术、过渡照应的艺术、画龙点睛的艺术,等等。
4. 修改的训练。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的表达能反复推敲。
平时要养成修改的习惯,要有修改的能力。如果平时修改的能力强,文章水平自然高,那么,高考作文虽不经修改,也能写出不是毛坯的文章来。
以上分述了高考作文四项基本功的训练。建议训练先分四个单项进行,再进行全文整体训练。有分有合,可能更为奏效。通过单项训练,让每一步骤的基本功都练扎实了,这就能让考生更清晰地掌握写好高考作文的步骤和方法,写起来一步一步走得更稳当。同时,通过分合训练,让考生知道自己影响得分的写作问题在哪,让考生能自主地针对个人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强化训练,这就更奏效了。
附:2007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点评
爱,用心来传递
广东一考生
电磁波时刻在我们的身边穿行,可是我们的心却捕捉不到;光纤线路密集地在我们的脚下穿梭,可是我们的心却触摸不到。电磁波与光纤在传递着无尽的信息,可为何我们却无法接收?
因为活生生的我们有着炽热的心,冰冷的死物却不能把爱传递。是的,无情的事物只能传递冷漠,爱的传递需要我们用心去搭建桥梁,让温暖源源不断地涌动,在你我之间,在人与人的情感之间。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是否有想过,传递竟是如此简单?不用兴建电缆,不用高筑电闸,仅仅是真诚的一个笑容,温暖的一声问候,紧紧的一个握手,就能把爱撒播于别人心上。德兰修女用她慈祥的笑容告诉我们,她那传递于各个角落的爱,如此温暖直接。她微笑地拥抱艾滋病孤儿,慈祥地问候贫民窟的妇女,没有鄙夷,仅仅是真诚的眼神,便传递了无尽的爱意。还记得刘少奇主席与挖粪工人的一次紧紧的握手吗?那无尽真诚的紧握,胜过了无数金钱的奖励,因为它传递了一位国家领导人对劳动人民最温暖的关怀和鼓励。用真诚传递爱意,纯洁无瑕,感人心脾。
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就如核磁场,太紧太密互相排斥,给各自一点空间,却能互相供给无穷的力量。爱的传递也一样,父母爱着子女,却不能用无穷的拘束来把爱传递,也不能用无比的严格把爱传导。试着宽容,爱其实就在那无形的缝隙中渗透。张良退墙让邻里三尺,蔺相如藏车避廉颇几段,都是宽容在传递着无形的感情。邻里之爱,同僚之心,在宽容的空间下,无限温暖。
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或许只是弯身为别人的一次拾捡,或许只是抬手为别人的一次取物,或许只是为希望工程捐款,只是为“手拉手活动”捐物,爱其实就在不言中传递。助人有多难?只是一举手一抬足,传递有多难,只须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爱,需要用我们的心来传递。笑出真诚,作出宽容,伸出援手,爱在我们心中的桥梁轻轻走过。
【点评】这是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德兰修女、刘少奇、张良、蔺相如等史实,颂扬了用心传递爱的真情,呼唤我们“笑出真诚、作出宽容,伸出援手”去传递真爱吧。文章角度集中,对“传递”的认识比较丰富,体现了这位考生“观察自然、生活与社会的能力”较强,“调动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的能力”也比较强。从“表达”方面论,文章结构颇有章法,开头从反面写起,对中心思想起了先抑后扬的作用;中间父母爱子不得法的对比,使全文结构波澜起伏,对中心思想的表达也起了美妙作用。作者饱含激情写作,文字具有感染力。虽然文章对“传递”的认识还算不上深刻,语言还不算精美,但作为应试文,已经是一篇切题的好文章了。
当文化火炬印上了商标
广东一考生
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人类文化的火炬也随之传递不已。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中华文化的火炬已在世人瞩目中传递了五千年。然而,令众多学者担忧的是,它在商品大潮中似乎有点变味了。
其实我以为,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也无妨。
要让文化火炬传下去,就必须让文化活着。要让文化活着,就必须要让它扎根于群众之中。文化归根结底是百姓创造的,如果一味强调“出淤泥而不染”,宁可孤芳自赏也不迎合世俗,那就难免落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而这对文化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它失去了社会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二人词,犹东施之效捧心耳。”在文化领域,东施效捧心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右军书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后世临习者如恒河沙数,然而盛唐之后再没有能如此飘逸者,为何?原因不仅在于书家自身的性情,更在于时代已变,没有东晋令文人觉醒的土壤,也就没有飘逸的东晋文人。唐诗也是如此。为什么有人说“唐后无诗”?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了唐时的社会土壤。在唐代,诗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这使得诗人涌现成为可能。在近代,虽然也有人写古诗功力深厚,近乎唐诗,但不被百姓认可,也就失去了活力。
一代有一代的兴趣,不可强求。要让文化火炬能传递下去,应当让它符合平民的兴趣,否则无论学校怎么教育,政府怎么宣传,终究不能使文化活在人民心中,就仿佛一具尸体,保存得再好,也只是恒温箱里的一具死尸,不是活人。
现代人的兴趣是什么?说得俗一点,就是钱!那我们要让文化与钱套近乎吗?某种意义上说,是的。
西方在这方面早已走在前头。维也纳能成为音乐之都,一方面在于音乐家“人以群居”,另一方面在于钱。有钱人愿听音乐,于是,为了钱,乐师来此求饭碗;为了钱,商家广建音乐厅;为了钱,乐团经济人请音乐家作曲然后巡回演出。现在也是这样,美国文化冲击全球,好莱坞大片为何挖空心思打入国际市场?不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是为了钱。但是,这些“俗”的举动,却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它使文化更接近人。
把钱作为目标不可耻,当年柳永不就靠卖文字为生么?前两年有大学新开了文化贸易专业,希望这趋势能发展起来,让文化火炬传递不衰!
把文化火炬印上商标吧,然后再传递下去。
【点评】这篇文章大胆地提出:“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也无妨。”这观点颇具挑战性。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作者摆出了文化需要迎俗的道理,并列举了各朝代文化兴衰的历史事实,还有西方文化商业化的成功范例,有力证明观点。这是一篇写得比较大气的议论文,表现出这位考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和水平,具有较好的理性思维能力,论证能力,以及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调动知识积累的能力也比较强,语言流畅有力,文章层次严谨。
【高考作文分析与高考作文备考建议】相关文章:
面对高考作文-高考作文12-07
我与高考作文有关高考作文09-23
山的那边高考作文-高考作文12-07
高考作文优秀11-21
又见高考作文07-25
高考作文的素材06-08
高考作文素材「精选」05-02
福建高考作文11-04
我的高考作文11-01
关于高考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