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21 04:48:38 老师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家诗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家诗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千家诗读书笔记

  千家诗读书笔记 篇1

  在中国古代,《千家诗》是传统蒙学教材列“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必读课本,因为其诗“率皆显明易解之作,以此启迪童蒙甚便”(清人黎恂语),所以,“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题辞》)。其流的历史是久远的,流播的范围也是很广的。不过,虽说《千家诗》几乎妇孺皆知,但关于其编选者是谁,却颇多争议。或说是刘克庄,或说是谢枋得,或说是核枋得和王相,提法不一。

  《千家诗》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不朽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而且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提高文学修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千家诗读书笔记 篇2

  大概从放假前一个月开始,到现在暑假近半,这一个多月来,我夜以继日,诵读不辍,终于把一本《千家诗》总共258首通背了一次。一个多月来,我把它随身携带,随手捧读,可以说是无论何时何地的,做饭间隙,友人茶话之余,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甚至陪女儿上兴趣班也带着。诵读的形式更是不拘一格,视环境而定,有时高声朗诵,有时轻吟慢咏,有时闭目默念,有时掩卷回思,更多的时候是随意翻阅,反复品悟。

  最惬意的莫过于夜深人静,万籁渐寂之时,独坐阳台,就着一杯热茶,伴着窗外树杪的微响和断续的蝉鸣,读几首诗,看几页小说。累了歇歇。再读几首诗,再读几页小说。真是心无杂尘,倒有闲余,与古人悠然神会,不胜痴醉,不仅没有永夜难消的寂寥,倒常常生出几分难挽时光逝去之匆匆的遗恨……

  当朋友听说我在通背《千家诗》时,第一时间是表示不解,接着很认真地说,你应该写一写你的收获。我嘴上说不想写,有什么收获啊,背过就忘,背过就忘,就享受这个过程的清心寡欲吧。可是回头静下来一想,又觉得确实应该提笔写点什么,不说什么收获感触,就算是复习复习,巩固巩固也好啊。

  《千家诗》是南宋谢枋得选编的一本诗集,全书按诗歌类别分为“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古诗”,共五卷。每一卷都基本按四季变换顺序编排,科学合理,便于读者理解记忆,且诗歌内容丰富,又不乏脍炙人口而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作为旧时人学诗的启蒙教材,流传很广。我手头这本《千家诗》,封面以浅浅的橄榄绿为主色,几株欲露还羞、娉婷多姿的荷,淡雅清幽,古色古香,令人爱不释手。“以诗配画,以画配诗”的编排方式使得诗画相得益彰,可让读者更好的领悟诗歌意境。每首诗后面都有今人注评,甚至古人点评,不管是今人古人,都是语言精当,风格无拘,颇能见真性情的,虽三言两语,或只是片言只语,却往往有画龙点睛或一针见血之神效,让人见识大开,涵咏不尽。读之真是有趣,有益。

  可惜我经典文化作品读的不多,无法因能融会贯通而产生浮想翩翩的阅读快感,现仅捡拾我在诵读过程中有所思,有所得的两三点做一下归纳。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诗歌里“紫薇花”这一意象。第一卷“七言绝句”里连续三首入直诗都写到紫薇花。第一首是周必大《入直》,最后两句:“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幽雅的深夜意境很美,恰逢现在正是紫薇花妖艳缤纷,夺人心魄的'季节,读此诗句令人怦然心动。诗人为什么“不寐”呢?原因是他入直宫禁的时候受到圣上赐茶,隆恩浩荡使他过度兴奋因而睡不着觉,所以注评者指其“奴颜媚骨,不加掩饰”。第二首是洪咨夔的《直玉堂作》,这一首思想立意与前首相近,诗歌里“浓墨淋漓”一词至今延用不衰。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诗中的紫薇花:“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此中意境,较前一首显然是更胜一筹啊,可惜我无意品其中之味,倒是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皇宫里紫薇花是很常见的植物么?为什么诗人们频频写它?只听说后宫喜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义,难道紫薇花也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继续读诗。嘿,隔页又是一首写及紫薇的诗,白居易的《直中书省》,最后两句:“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呀,好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诗句!可是诗句下面的注释却冷冰冰给人兜头一盆冷水:紫薇郎,指中书省入直之臣。原来,此诗句并非我猜臆的蕴涵着几多香艳,几许风流,紫薇郎竟是指一个宫中之臣!注评者显然对这首诗表现出来的闲适冲淡的意境,不卑不亢的情怀非常赞许,可是我无意去比较诗人间品性的异同,思想境界的高低,我关心的还是紫薇花。为什么中书省入直之臣要称为紫薇郎?是因为中书省的紫薇花很多而作者临时取眼前之物自称?还是因为紫薇花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在宫中普遍种植?为什么这些入直之臣都对紫薇花如此敏感,如此耿耿于怀?仅仅只是因为恰逢紫薇季节,应时对景,借景抒怀而已?总之,这些疑问紧紧萦绕于我的脑际。

  “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是很符合我随意随性懒散的个性的,这一次又想好好发挥此特长。可是古人又云:为学患无疑。而有所疑只是学习的第一步,有进一步的解疑行动才是真正的学习态度。于是,我特意“百度一下”。答案众说纷纭,说法不一而足,而一位叫“天心月圆”的新浪博友,他对于紫薇花与紫薇郎的阐述就非常周详深刻,让我心里的疑团犹如被拨开的云雾。综合参考所查阅的各方说法,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紫薇花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树姿优美,花色鲜艳,适应性强而被广泛种植的观花树种,但我们也必须知道,还有一颗星宿也叫“紫微”。两词形近音同,意义却大相径庭。“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据说自汉代起,“紫微”就用来比喻人间帝王的居处,即皇宫重地。(知道了这一点,后面的就好理解了。)

  那为什么把中书省之官称作“紫薇郎”?“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可见中书省是皇家政务中枢,唐代中书省就设在皇宫内。需知道,唐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中书省官员)称为紫微令。这样说来,“紫薇花”和“紫薇郎”(正确应是“紫微郎”)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由于“紫微”这一颗寓意高贵的星宿,“花”与“官”才联系起来的。紫薇花因此见幸于皇宫而被普遍种植也就不为奇了。

  还需知,中书令为一省之首官,历来是文人士子企慕的要职,所以历来诗人都喜欢歌咏紫薇花,尤其是后来凡任职中书省的官员,都喜欢写紫薇花,喜以“紫微”自称。杜牧也当过中书舍人,曾以《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杜紫薇”。“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不过我宁愿相信,紫薇花本身的美丽飘逸,轻灵曼妙才是它深得人们喜爱,诗人青睐的最大原因,也是其在宫中遍植的最主要原因!毕竟,美丽的花儿本是自然界的精灵,是大地之母给人类最诗意的馈赠,人为的赋以浓重的政治色彩,非但不能增添它的美艳,反而剥夺了它纯真的光彩。

  这几天读美术史话,读到日本当代画家东山魁夷,每当有客人光临,他就提前将自家庭院小径打扫干净,然后轻轻摇落院中的花树,让花叶铺满庭径,以此愉悦客人的心怀。我不禁想:啊,他最好摇落的是一棵紫薇花!

  千家诗读书笔记 篇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这首懵懂的年代就已经熟记于心的古诗好不容易故地重游。却有着异样的感觉!

  初开始上学便得到了一本《新编千家诗》。当时无意中翻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感觉那种情景被渲染的挺美的。书中速描的图画加上似懂非懂的模糊认识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人影来去晃动。杯盘狼籍罗列。轻歌漫舞频频。如果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一派繁忙景象。令人陶醉其中但愿长醉不复醒。可是伴随着认识的逐年加深。明白了很多还不被鲜为人知的史料内幕。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在半壁江山被蒙古骑兵踏在脚下时想到的不是奋起抵抗。而是依旧过着骄奢靡散的沉沦生活。历史是不容欺骗的。伯颜入主中原时期。挥戈难下。且战且进。势如破竹。不可一世。长躯直入可以说没遇到绝对优势的兵力抵抗。这大概也就是世事轮回的自然法则。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新朝代必将接替旧政权。这更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天下形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早有定论。王朝濒临覆灭预示着气数已荆明君能人将在酝酿中诞生。想宋王朝在外患的挟持下风雨飘摇的隐忍勾存了数百年在世界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个奇迹。一个个城下之盟使宋颜面无存。凭借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一味的赔偿维持着要不活的统治。辽。西夏。金。几乎肆意侵犯中原大地。尤其北宋时期金俘虏徽宗钦宗。继而南宋建立。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就在于它存在着让人遗憾的`谎言。岳飞。岳元帅的出现让许多爱国的志士仁人看到了希望。可风波亭那惨烈的一幕让人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渺茫。如果岳飞能一直北上捣毁金人的老巢的话。我们现在的生存境遇就会因为一环扣一环的作用而改变。所有的设想梦想都被十二面金牌搬师令泼灭。秦岭--大散关为界。千里沃土。亿万良田陷入敌手。强中自有强中手。金宋终为蒙古所灭。当蒙古数万铁蹄踏入中土时间宋根本无力抵挡。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忘乎所以。兵败如山倒。不战自溃。

【千家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网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12-16

行政法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12-16

《守株待兔》读书笔记09-24

英语读书笔记08-08

《野草》读书笔记08-09

格局读书笔记08-12

《孝经》读书笔记08-29

散步读书笔记08-25

《青鸟》读书笔记08-28

《项链》读书笔记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