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劳动光荣”在教育领域受到挑战
小学生不愿当劳动委员,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劳动光荣”在教育领域受到挑战
2006年03月23日
(记者龚瑜)曾经有老师无奈地反映,现在孩子的劳动意识越来越淡薄,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担任劳动委员后,跑到学校要求老师撤孩子的职务。近日,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就如今孩子的劳动情况,对体力劳动、普通劳动者的看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经常体会不到劳动的光荣,“劳动无贵贱”的观念在实际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受到极大的挑战。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小学生汤俊萱在少年宫搞活动的时候,跑上跑下,为其他9个孩子端菜端饭;有队员突然呕吐,他是惟一一个没有躲闪,主动上前帮忙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真诚举动令当时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感动不已。
而这样一个爱劳动的例子,却渐渐成为个例。
当被问到在“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和“宣传委员”中队员选择最愿意担任什么职务时,55.1%的队员选择担任学习委员,23.6%选择担任文体委员,11.2%选择担任宣传委员,而只有10.1%的队员表示自愿担任劳动委员。
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脑力劳动的尊崇和对体力劳动轻视的趋势引起的。
关于长大后的理想职业,大多数孩子表示希望当教师、科学家、医生、白领、明星、歌手等这些在如今社会显得“体面”的工作。调查显示,普通劳动者仅被排在倒数第二位。
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老师反映,一些孩子看到教室地上有纸屑,不愿意捡,因为觉得这不是自己扔的。他们不能自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集体。劳动意识的缺乏必然导致集体意识的缺乏。
专家表示,是否尊重普通劳动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如果父母是普通劳动者,孩子则感到没面子,久而久之导致压抑甚至扭曲心理的产生;如果父母是做官、做大生意的,孩子则看不起身边普通的同龄人,很可能成长为自私、目中无人的典型。
有关人士认为,应该在法制层面上强化孩子们的劳动观念,保证他们尽量多参加一些家务和社区劳动。
据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早就制定了青少年参加家务和公益劳动的法律和规章。比如德国法律规定6岁以上孩子必须做家务。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孩子的每日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是42分钟,法国是36分钟,英国是30分钟,而中国仅仅是12分钟。专家建议,我国也应尽快制定一部自己的《青少年劳动法》,使父母、学校、社会共同鼓励、督促孩子参加劳动,使孩子在“享受”劳动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
【“劳动光荣”在教育领域受到挑战】相关文章:
劳动最光荣02-19
劳动最光荣02-17
劳动光荣作文04-16
劳动最光荣02-17
劳动光荣作文04-16
劳动最光荣08-24
劳动光荣作文10-20
劳动最光荣05-01
劳动最光荣04-30
劳动最光荣作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