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初三孩子:压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时间:2023-04-27 00:15:17 备战中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告诉初三孩子:压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引人关注,发人深思,人们称之为“初三现象”。有很多孩子把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告诉初三孩子:压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据一份对285名初三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1%的学生对初三的学习生活感到紧张、压力大。繁重的课业,频繁的考试,父母的高要求,学生自我的“突然成长”与严苛要求……这些内外压力,排山倒海地汹涌而来,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出现偏差,甚至严重扭曲,在考分至上的压力下,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在成熟与成长两股力量的交锋里,他们想玩怕学,但又不得不学,他们似乎懂事,可是意志力又不够……

  重重矛盾的激荡、煎熬,他们心力交悴,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伤人等耸人听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初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引人关注,发人深思,人们称之为“初三现象”。小伟是一名初三学生。闹铃(四点半)响起,他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在哈欠连连中开始了。以最快的速度,五分钟内,小伟完成了自己的洗漱。接下来,就是他的晨读时间,安排两个小时,主要是复习语文和英语,因为这两门是他相对薄弱的功课。晨读完毕已是六点四十分了,没滋没味地吃完早餐,小伟就背着沉重的书包去学校上课……小伟有张与父母共同制订的“学习计划表”,计划表里,小伟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在学习上了。中午小伟没有回家,在学校用餐,主要是为了节省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分秒必争。傍晚五点时分,小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爸爸出差了,妈妈工作忙,晚上还要加班。无奈之下,小伟只能吃“自助餐”,速食的方便面成了他的首选。抹着嘴巴,时间是五点半。小伟还是仁慈地给自己小放了一会儿假,打开电脑,听几首喜欢的下载歌曲。六点了,小伟又要开始晚上的战斗了:先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有明天要交的硬性任务,有要求事先复习的,做完这一切,小伟还要给自己加量,他拿出从书店里买来的习题、参考书继续鏖战……

  书本上的铅字越来越模糊,上下眼皮也不断开始打架,洗把脸,喝口水学习还得继续。这时闹铃响了,已经是午夜十二点。小伟必须去睡觉了,因为四个半小时后他还要重复今天要做的事情……他太困了,几乎成了“立可睡”,多么渴望有一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啊。像小伟这样的学生,几乎成了当今都市初三学生“主流”。学习学习再学习,没有抬头看云的心思,甚至伸个懒腰都成了奢侈,高要求、高进度、高节奏、高压力等“N高”,为的就是锻造出一个高级的“高中”!如此高压的心理状态下,初三学生是怎样来排解自己的压力呢?我们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也常常能够看到学生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缓解学习压力。有的学生是通过伤害别人来缓解压力,例如曾报道过一则新闻,说一名初三的男孩,为缓解中考所带来的压力和寻求刺激,砍伤同学及其同学的奶奶……专家分析他是因为恐惧加焦虑造成悲剧的。事后接受采访时,男孩子说,初三以来,成绩一直不好,觉得前途渺茫,对将来感到担忧和恐惧,现在后悔不已。有些学生则选择自我伤害,据调查显示,我国的自杀年龄正在朝低龄化方向发展,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小问题就自杀,例如新华网就曾报道过一个平常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十分懂事的初三学生,因为被老师罚站而自杀,后来发现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害怕自己考不好对不起老师、父母和社会,他十分厌倦考试并渴望能够取消考试,他也时常怀疑分数、重点,这些虚伪的代名词是不是真的如此重要,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还有一些孩子把自杀当成报复父母或老师的工具,一位服药自杀的14岁少年,与父母发生冲突后,一怒之下买了一瓶安眠药,药买回来以后犹豫了半个小时,但发现没有人关注他的情绪,陡然产生“我偏要死给你们看”的念头。还有很多初三学生因为焦虑和恐惧选择了离家出走,有的学生则是通过恋爱来“换口气”,甚至用不太负责任的性给自己“放松”……当然,更多的学生是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易怒,敏感,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灰暗,疲劳等。作为初三学生的老师、父母,在关心学习成绩之余,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据我所知,很多父母有意无意地给孩子施压,常会跟孩子唠叨“你看某某孩子学习好,考了个名牌中学,很有出息”这样的话,提醒孩子心理拉满弓。我们应该承认,人活着都有各种压力,但也不要妖魔化压力,把它当洪水猛兽,适当的压力更容易调动我们的潜能与积极性。有人做过实验,一条鱼放在鱼缸里,容易死,而几条养在一起则活得更好,为什么?就是因为几条放养可以增加竞争压力,这样就让鱼处于激奋状态,生命力也提高了。我们都发现,110米栏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刘翔在起跑线上有个习惯动作,那就是双管齐下给自己两个“耳光”,拍拍自己脸,让自己更兴奋。而压力确实可以让我们更兴奋地去面对各种问题。这是压力的“利”,它的“弊”呢?显而易见,过大压力对正在成长的初三学生而言,是个严峻考验。会感受到压力的学生,多是好学生、懂事的孩子、追求上进的。那么怎样化压力为动力呢?或者说,怎样把压力控制得“刚刚好”?确实这需要心灵的智慧。其实,压力在很多时候是“想”出来的,特别是初三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心理发育期,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在幼稚与成熟之间,既有发奋的心,又有意志力还不坚定的脆弱,所以在面对压力时,会本能地害怕和拒绝。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去“想”压力呢?

  首先,不要追求完美,从认知上明白,没有理想的完美的事情或者人物,抱平常心,我努力了,就好。

  其次,要有理想,可以适当淡化具体目标,理想比较远,可以感召我们,但是不会给我们太近的压迫感。不要拘泥于现在成绩,或者习惯与旁边人比,目光远一点,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有更成功或者更幸福的未来。转念想想,好高中固然好,重要的是自己要好,是金子放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即使马失前蹄没有考上理想高中,在普通学校,只要努力一样可以做一马当先的人。

  另外,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碌起来,也给自己玩的时间,这样就比较充实,心里也踏实。人空虚的时候最容易胡思乱想,所以可以订所谓“学习计划表”之类东西,但是也要有名正言顺的玩的时间,把时间安排得富有节奏感,张弛有致。这样的劳逸结合的计划表,可以让慌乱不安的心有所依托,学习生活也觉得“有理有据”,不容易感到心里没有着落。

  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要制造紧张气氛,还要多给孩子关爱和支持,包括言语与肢体的支持,比如说“孩子,不要太累”,比如多抱抱孩子,让他(她)觉得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当然,不可避免会谈论升学与重点高中的话题,不必忌讳,但是要谈笑风生地讨论,不要个个正襟危坐得像是到了世界末日,要举重若轻,通情达理。

  最后一点,也是特别关键的一点,就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对自己说,人生就是要面对一个个关卡的考验,所以,区区中考,应该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逐渐学会在挑战中寻找刺激与快乐,借中考这个机会,让自己有个集中快速成长的舞台。

  一旦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自我“需要”,那么就不会觉得太苦、太难,别人给的是任务,自己要的就是游戏。试着强化这样的想法,我是学生,我当然要考试,我需要一个中考,我要,我要成长!有书读是必要的,有试考是应该的。

【告诉初三孩子:压力都是自己想出来的】相关文章:

我们都是孩子作文10-02

孩子每天都是新的04-12

告诉自己要坚强的说说04-29

告诉自己我能行作文01-15

告诉自己我能行作文02-23

告诉自己要坚强的签名01-26

我们都是好孩子作文07-08

(精选)我们都是好孩子作文12-15

我们都是好孩子的作文08-26

告诉自己要努力的说说努力靠自己的说说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