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时间:2024-08-12 22:50:40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不久前,我读了刘晓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读罢不禁感慨万千。有感于刘晓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对中国历代文人静心地品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般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还是“其中味“这三个字。 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举起茶杯,跟随作家刘晓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他每天在破窗下不停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没有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 ”便满足,

  可坚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难道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腐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心思再去理会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难得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坚强的,即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著作。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坚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

  “脂砚斋,则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写的名字,是伟人身边的奇花异草。”作家刘晓川是这样描述脂砚斋这位奇女子的,当时,其貌不扬且家境落魄的`曹雪芹为什么能获得“气质美女”的芳心呢?自然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与坚贞品格。脂砚斋为了曹雪芹的创作,还写下了将她惊人才华融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脂砚斋为曹雪芹泪洒相思地??”,患难时刻,曹雪芹仍能得到红袖添香的待遇,着实是幸运的。抿下第二口茶,有一种回甘的味道,就敬曹雪芹的一段甜蜜时光与给予他鼓励的

  红颜知己脂砚斋。

  “ 曹雪芹的幼年童年少年,和贾宝玉一样,专与姐姐妹妹厮混。他是呼吸着浓郁的女性气息长大的,所以,他的女性视角来得天然。”初见书中这段话,想笑,但静下心来看,心里又有了些苦辣味儿——怪不得有人说《红楼梦》中大多是女孩子,原来作者从小过的就是近似女孩的生活啊,可他们家乡的习惯怎能扼杀了男女之间的性别之分呢?再一想,理应还是作者说的对:“男性,男权,男人的四书五经、文治武功,通通是浊物汇成的滚滚浊流。他自己呢,虽然命中注定是个浊物,却发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女儿世界。”,也正是他对女孩子的了解,才写下了《红楼梦》这部巨著啊!最后一口茶,有点苦,但马上又转成了稍好些的辣味,这一次就竟不小心闯入女孩世界的曹雪芹与让他了解女孩的种种家乡风俗。

  品味曹雪芹的生活种种,“酸,甜,苦,辣”都被他占全了,就是这生活的各种滋味儿,开始了一个文学时代。而曹雪芹的病逝也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书的作者笔下还对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李煜进行了细细地品味??让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他们的呼吸,看到他们的傲骨。

  刘晓川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中国文人的心灵史,谱写了一曲文气与浩然正气之歌。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大气。品中国文人,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的人物的点评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读完了这本书,便觉得作者说的伟人突然变得很简单,朴实,他们的一些生平在清新的文字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我初识柳永是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时间是秋天,有悲情色彩的季节。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唯有在离别时和几个女子挥手告别,然后乘舟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

  而后读了《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皇帝。他公然以烟花巷对抗金銮殿,于是皇帝张开金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再读《玉蝴蝶》,这首诗写尽了他的故人告别的无奈,对过往的回忆,然后又是对故友的期盼,思念友人的深沉,通过写燕子的飞去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而最后一句中断鸿的哀鸣更是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怅惘。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而柳三变,一个拥有了太多才和情的人,这个时候抛下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哪位女诗人能像她一样,站在诗词界的顶峰,看着其他人。李清照,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依旧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

  从《点绛唇》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是想掩饰的慌乱和羞涩,还是对花木细腻之心?这些短短的小令实在耐人寻味。与赵明诚结婚后,又有了“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的李清照是幸福而快乐的。写关于愁的更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赵明诚带着自己写的50首《醉花阴》和这首“人比黄花瘦”去找陆德夫点评。他答道:只三句佳。问:哪三句?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句的确不错,写了她对他相思之苦,无法欢聚,人更显得憔悴。把人喻为黄花,既自然,又新奇传神。

  然而,这只是她早期之作,大多为轻松地小令,到了晚年,多为充满了愁意的词。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骗子,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悲伤,却不会流泪。

  年近六旬,在一年春天,她请来朋友在庭院焚香,抚琴,默坐。然后写下了《武陵春》,一挥而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夸张的手法,自己的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写出了她的孤寂,她的凄凉,她的无奈。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从少女时代的单纯之美,到中年的从容淡定之美,以及晚年平静之美。她的词更加体现了这种艺术美,有生活乐趣,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而她也敢爱敢恨,骨子里有一种不一般的倔强,对生活充满了勇气,这些性格造就了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早已随风而去,但这样一个灵魂在现今社会依旧值得学习。

  她是在看着我们的吧!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相关文章:

屈原的诗句10-22

屈原的诗10-19

屈原的故事09-25

屈原故事:神鱼送屈原10-11

中国独创调味品腐乳的功效09-04

英文人生格言09-05

屈原写的诗句07-12

纪念屈原的作文06-27

屈原 投江的故事10-13

述鲁迅的文人故事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