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教材分析:
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文化,旨在让大家关注民俗,了解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就本文而言,要具体地体会作者用平实的笔触记录地平实生活中的诗意之美和动人底蕴。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品味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体会鸭蛋中包含的作者的故乡情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以端午节习俗入题 2、作者简介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若换成这些题目,你觉得如何?----《家乡的端午节》、《我爱家乡的鸭蛋》,赞成或反对?请说明理由。
了解并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谈谈感受、理由,品味课文浓厚的口语色彩和平淡质朴的语言特色,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然生活之趣。
四、点明主旨,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清明节过了,大家接下来期待的将是什么节日?
生齐答:端午节。
师:就知道你们盼着玩呢。(生笑)那你们知道咱们这里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生1(大声抢答):吃粽子!
生2:就知道吃!还有呢,插艾,我奶说能避邪,还驱蚊。哦,还有,我奶还用艾草给我缝香包。
生3:赛龙舟(被另一生打断:那不是我们这地方的。南方才有呢。)
师:说得没错。南方地区端午多赛龙舟,而北方地区缺水,河流不多,而且端午时节,气温水温仍然很低,不适宜下水玩乐。
师:我们这里还有没有其他的习俗呢?(生沉默)我们北方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吃粽子、插艾草。而有的地方端午习俗多的很呢。今天咱们就去见识见识江苏高邮的端午节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先请大家来认识一下作者,读一下注释1
(生读注释)
师: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可见,这篇文章正是写他家乡的端午节。
二、 感知内容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解决字词
生朗读
师:读完了吗?文中有几个字词,我来考考你们:“槛”读什么?
生:kǎn
师:“门槛”是门的哪一部分?
生:门下面的横木
师:准确说是门框和地面相接的横木。大家知道它还有什么意思吗?
生1:你家门槛高,我可高攀不上。(学生哈哈大笑)
师:我家没门槛,低得很,随时欢迎你来。(生笑)这里有什么意思了呀?
生2:指家里地位高吧。
师:嗯,可以这么说,但往往是带有揶揄讽刺的意味。还有别的意思不?
生3:我爷爷已经过了70岁的门槛儿。
师:那这里的门槛是指什么呢?
生3:年龄界限吧
师:准确。我们再看一个词:门楣,那这门楣指门的什么部分?
生:门框上的横木,是和门槛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师:非常恰当。再看一个字:“鸭蛋络子”中的“络”读什么?
生1:lùo
生:不是!读lào
师: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1:“网络、脉络”读“lùo”,是指网状的东西吧
生2:跟丝线有关。
生3:那“鸭蛋络子”也跟线有关呀
生2:可那些都是挺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像还有“联络”
师:嗯,可以这么理解吧,“鸭蛋络子”读lào,是口语,就是用线绳编织的可以装东西的小网袋。好了,咱们下面来看看课文
师:大家刚才把课文读了一遍,大家读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给课文另取了两个题目,大家看我取的这两个,评价一下我拟题的水平高不高?一个是《我爱家乡的鸭蛋》,另一个是《家乡的端午节》。大家结合刚才对课文的了解,帮我看看这俩题目哪个好?
生翻书,浏览课文
生1:我觉得第一个比第二个好,因为第二个是《家乡的端午节》,课文内容和它不太符合啊,还应该写出他们家乡过端午节的具体过程,比如具体描绘几个活动场面等等
生2: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第一个也不恰当。因为课文虽然有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也介绍了家乡鸭蛋的特点,可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端午时吃鸭蛋和平时吃不一样,小孩子端午节时鸭蛋的玩法有很多,也很快乐。
师:丫头伶牙俐齿,读得用心,思维敏锐。我被你说服了。没错,这俩题目就内容而言都不合适。可端午时候的鸭蛋确实和平日不一样,“特别”在哪里呢?
生:能吃,还能玩儿。
师:怎么玩儿法呢?
生1:要精挑细选,做成鸭蛋络子装饰;然后挂够了,就吃了,吃的时候还要小心,因为要用空蛋壳可以制成萤火虫灯。
生2:那么有趣啊,不知道咱们这里的鸭蛋行不行呢?
师:(笑)你可以试试看。你看,这小小的鸭蛋带给作者多少欢乐呀。刚才咱们通过对题目的比较,可以明白了:文章的题目规范了选材的内容和范围,选材可要精当才行。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先把相关段落合并,然后用最简练的词句概括。
生浏览课文
师:做好了吗?谁来说说?
生1:第一自然段写端午风俗;第二、三自然段写家乡鸭蛋;第四、五、六自然段写端午鸭蛋
师:准确,精炼。可我有疑问了:写端午鸭蛋,自然要介绍家乡鸭蛋,这部分内容是要交代的。可是作者为什么那么具体地介绍端午节的其他风俗呢?
生1:因为作者好吃家乡的鸭蛋(其他生笑)
生2:因为鸭蛋是作者家乡的特产
生3:还因为端午节时,鸭蛋带来的快乐最多
师:都有道理。那么既然写当地的特产,那么作者一定是用最具特色的语言去对大家介绍的,咱们品不到鸭蛋,就品品写鸭蛋的文字,靠咱的意念去吃端午的鸭蛋。
三、 研读,品析语言
师:请大家细细品读2、3两段,画出你喜爱的句子,反复去读,好好感受一下你读出来的东西。
生或默读或小声读。
师:品完了没?尝到味儿吗?说说看。
生1:我喜欢这一句:“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让你说说,你还真说出这个句子呀,能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呀?
生1读
师:那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生1:它写得很生动,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出来了……(有意把“扎”字读得特别重)
师(笑):来,老师帮你。(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扎”写出了啥?
生1:动作。
师:那“扎”这个动作前还有个修饰词呢?
生:“一头!
师:“一头”扎下去,写出了“扎”的时候的什么特点?
生七嘴八舌:速度快 位置准 认真 熟练
师:对啊,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想像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吧,叫咸蛋文化!敢情高邮人都是“咸蛋超人”啊,(大家笑)
师:那你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1再读
师:好多了。大家觉得这个句子还有没有写的有意思的地方?
生2:那个“吱”
师:“吱——”写啥?
生2:声音。
师:那你能读好这个字吗?
生2:能。后面有个破折号,所以要读长一点,读短了,就像老鼠叫。(学生哈哈大笑)(师也忍不住笑)
生2:还有,就是要读出冒油的意思,就像看到那蛋油正流呢
师:咦,想象力很丰富呀,文字到你那里都变动画片了。那你来读读
生2读
师:读得再夸张些
生2:再读(大家鼓掌)
师:那“吱”一声之后,出来的是什么?
生:红油
师:怎么出来的?
生:冒出来
师:“冒”就像地下泉水一样,是吧?那说明鸭蛋的什么特点?
生纷纷发言:油多,好吃,红油多啊! 争先恐后,新鲜! 鸭蛋壳都装不下了啊!
师:让我想起一句话:肥得流油。高邮的鸭蛋肥得流油。(众笑)什么感觉?(指一生)大家看他,他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啊!(生大乐)
师:用成语形容就是——
生:垂涎欲滴。
师:那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筷子头一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生齐读
师:大家感觉出这一筷子扎下去,作者会是啥表情了吗?
生:满脸的惊讶
师:嗯,不错。不要停,继续品——流出来的是什么油?
生:红油!
师:把“红”去掉,行不行啊?
生:不行,它表示颜色。
师:红彤彤的,迷死个人啦!(生大笑)
生1:还透明晶亮,油汪汪地,我就吃过
师:泛着油光,诱人的浓浓的香油——你们吃到了吗?(有生笑答:“没,可是好想吃啊。”)来,咱们大家把这一句话,再一起完整地读一遍
生有感情地读,有学生边读边吃吃地笑
师:别笑,再笑油都流到下巴上了。(生大笑)自我陶醉般地投入地读一遍生再读
师:读出什么味儿了呀?
生:香!甜!美!
师:那刚才作者满脸的“惊讶”,现在呢?会变成啥样?
生1:喜滋滋的
师:惊喜,对吧
生2:惊叹
师:对。这就是高邮的咸蛋。那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是——就在本段中,找出来读——
生读: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师: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
生读: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重读,读出反问句的味道。
生再读,加重语气: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了,对了,骄傲自豪的味道读出来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你看,这个句子才多少字——
生:15个字。
师:大家评价说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有味儿”,你看是不是这样的,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可是真经受得起咀嚼啊!
师:咱们再看看文中其他段落,还有没有写的很有意思的句子?
生1:有。“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师:说话者带着什么神情说的呀?
生1:肃然起敬
师:那你能带着这种神情再读一遍吗?
生1再读
师挺好。还有吗?
生2:“还不就是个鸭蛋!”
师:单读这一句,要带出什么口吻?
生2:不以为然(旁一生插嘴:不屑一顾)
师:那和后面一句连起来读呢?
生2:(读)还有惊奇
师:先不以为然再点出特别之处。
生3:还有这些句子也有意思——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这有什么好看呢?
师:你觉得有意思在哪里?
生3:就像汪曾祺坐在我们中间对我们说一样
师:体会的真不错。这也正是汪曾祺文章语言的另一个特色:口语色彩浓,比如还有“白嘴吃也可以”,娓娓道来,如拉家常,亲切自然。
四、 点明主旨,布置作业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虽然不能亲尝这美妙的鸭蛋,但我们却如同吃到了一般的甜美,对吧,同学们。
(生大喊:对)
师:作者写家乡的端午习俗,尤其写了端午的鸭蛋,是因为鸭蛋是家乡的特产,对家乡的鸭蛋介绍的如此具体,都是因为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来源于什么?
生:对家乡的热爱。
师:是呀,正如作者所写:“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种傲气就是因为对家乡的热恋,“最美故乡山,最甜故乡水。”小小的鸭蛋里,作者不但尝出了生活的滋味,也融进了浓浓的乡情。读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知道了一种美食,积累了一种情感,而且还会让我们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情趣,发现诗意,真实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布置作业: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介绍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人、事或物。
[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
【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相关文章: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06-07
端午节的鸭蛋课堂实录09-29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鸭蛋07-30
端午节将至海鸭蛋“惊现”成都蓉城08-08
端午节说的话05-30
鸭蛋的家常做法06-07
鸭蛋的腌制方法05-18
如何辨别真假鸭蛋?识别假鸭蛋的方法07-09
面试说课的基本步骤05-27
关于说课的相关问题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