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哲学

时间:2024-08-08 07:12:07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

  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寻找生活中的哲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身立命的哲学

  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是人的精神的故乡,“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能够给我们一个心灵的港湾,对智慧的爱、对真理的探索、对意义的追问能够铸就精神的充实,并赋予我们更为立体丰富的生存意义。

  然而,现代人却常常面临远离哲学的生存危机。对效率和技术的过度关注,使得人们在生活的快节奏中无所适从,人们在“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面前疲于奔命,用快餐式的方式消费文化却拒绝严肃思考,人们在重重压力中喘不过气来。按部就班的生活、冷眼旁观的理智、看透人间冷暖的成熟令现代人的生存充满忧伤。值得庆幸的是,人作为一种双重性的存在,决定了人不仅仅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存在物,而是拥有精神维度的社会性存在。思想是人力量的来源,无论人类境遇如何变化,始终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牵引着我们超越现实,重新探索人生的终极目的,在多元的世界里找寻安身立命的价值,让人生开放地面向一种有尊严、充满正能量的美好生活。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对宇宙本源的探索,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对精神境界提升的渴望,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所。哲学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力量。

  追寻好生活的哲学

  纵观哲学史的发展,其中的理论流派或理性严肃,或感性直观,或深刻厚重,或机智灵动,然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始终切近我们的生活。人的生命有限,但拥有无限的意义。精神的无限性和人生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常常会带来无助和虚无感,生活有时变成了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在外面的人想进来的“围城”,我们常常会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冲动,憧憬别样的人生际遇。在条条框框束缚的现实世界里,我们会不自觉地有一种打破枷锁的冲动,希望体会“在路上”的对外在世界的期待。《最美的哲学史》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答案:“好生活,它属于我们必有一死的人类,它能够拯救我们无足轻重的存在,那种无足轻重感预示着人类的短暂和偶然。用纯粹的人类理性去应对这个挑战,这绝对是哲学的终极目标。”

  如何度过有意义的一生,让人类过上一种值得期待的“好生活”,是哲学赋予我们的慎重对待生命的态度。无论是古希腊先贤柏拉图对正义和幸福的探讨,还是严苛的笛卡尔提倡的思想和人性解放,抑或疯狂的尼采对生命力的释放和强有力的自由生活的坚持,又或康德对道德律的坚守和黑格尔对人类理性精神的弘扬,这一切都指向一种好生活。不同于转瞬即逝的快乐,好生活是一种有厚度、有深度、有韧性的持久幸福。在哲学的永恒维度里,生活不能缺席,换言之哲学是一种活泼泼的生命体验。对好生活的追寻和对当下的把握,能够让我们克服对自身渺小的恐惧和对未知的迷茫。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种美好的存在感必须由人的精神支撑,思维的生动和美好构建起人生存的从容和诗意。哲学始终在追寻意义的世界和人类存在的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哲学成为一门有温度的学问。

  始于童蒙的哲学

  无论是哲学启蒙读本,还是哲学家的经典著作,无一不在回应“哲学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和定论的哲学之问。然而,哲学思想绝不是原地踏步地停滞不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终极真理的回答虽然永远不够完美,但“哲学史上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能为解答好生活的问题带来新鲜血液,而那些过去的哲学也并没有被丢弃,它们历久弥新。”在希腊语里,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这意味着人们始终在探求真理、追问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永远在路上。在这条路上,哲学启蒙之于成人和儿童同样意味深长。

  当我们回顾哲学的起源,哲学思维源于好奇,人们对大自然本源的无限憧憬和追问使人们完成了思维的变革。孩子的好奇心是一种天性,如果我们可以从孩提时代就用哲学呵护这好奇的灵魂,那何尝不是我们追求好生活的一种选择?更况且对于哲学的追问连哲学家都没有标准答案,在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又何尝不是对孩子灵魂和思想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不仅面向未来探索无尽可能,也向人性复归激发灵魂潜能。

  然而在现实中哲学启蒙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如今的孩子被沉重的课业和所谓的“素质教育”压得喘不过气,课上和课余的时间全部被填满,想象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和标准答案挤占。“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更是绑架着家长和孩子疲于奔跑,我们明知育儿需要慢慢来,却总也做不到。在功利主义的教育里,上至成人下至婴童,谁还有条件为哲学留时间,为思想留白,为想象留出空间,这些正常而美好的生活变得多么奢侈。我们这些焦虑的父母其实都没有摆脱对子女成功的期待,哲学的辩证与反思、对意义的追问会让我们懂得理解他者,懂得对世界的立体化解读,这将会让成功这个如今单薄的概念变得丰富多元。

  要知道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在漫漫长途中领略路边美景俯拾精彩人生,对万物的思考对真理的追问,人从哪里来,为何人终有一死,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我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让他们信笔涂鸦,给他们讲诗歌、神话和童话,这些带给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单纯的快乐。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那时的他们最切近哲学,俨然一副小小哲学家的模样。苏格拉底曾用“精神助产术”来描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即通过一系列的发问推进思想和认识的加深,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才是善政体、好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若是思考和发问始终伴随着我们一生,用丰富的人生体验让灵魂充实,让精神富有摆脱匮乏,这才是成长的真正意义。

  孩子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鲜活的、立体的生命,只有拥有独立思想和良好人格,有着期待并追寻好生活的情感,才能够顺利完成这场马拉松长跑,无用之大用的哲学可以引导他们向这个方向前行。用哲学史的厚重感使孩子明鉴真理,用哲学的深邃让孩子审问慎思,用哲学的奇妙让孩子尽情想象,用正义、道德、善、自由、幸福这些构建起哲学的价值引导孩子遵循内心的指引选择未来的人生之路。这岂不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人人都拥有哲学的“慧根”,就看我们是否曾呵护哲学思维的精神萌芽。

【寻找生活中的哲学】相关文章:

芭蕾瘦身操,在优雅中寻找瘦03-20

生活中的那些饮食误传12-31

哲学批判名言11-17

生活中的细节作文(精选37篇)11-04

经典小故事:驴的哲学12-31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论文03-23

人生哲学语句03-23

高中哲学知识总结归纳11-14

生活中的比评课稿(通用11篇)11-03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文(精选21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