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实录
搭配中的学问一文要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实录吧!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实录
一、生活引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现在刚刚开学,假期中谁出去旅游了,到了哪些地方?
生:我和妈妈到北戴河去了。
生:我参加了阳光旅行社的大连三日游。
师:旅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生:衣服、裤子还有牙具。
师:具体说说带了几件上衣?几条裤子?
生:1件上衣,1条裤子。
师:呦,轻装上阵,有没有比他带得多的?
生:5件上衣,4条裤子。
2。理解情境,获取数学信息。
师:能根据这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上衣和裤子一共有多少件?
生:上衣比裤子多几件?
生: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师: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会解决吗?
生:会。5+4= 9,上衣和裤子一共有9件。5—4=1,上衣比裤子多1件。
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在一年级时就学过了,今天重点研究第三个问题“5件上衣、4条裤子能搭配多少套?”。
生:5套。
生:10套。
生:20套。
生:9套。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究竟能搭配成几套呢?看来,在衣服的搭配中还大有学问呢。
(板书:搭配中的学问)
[点评:在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的今天,数学教学活动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课堂伊始,教师就找到了贴近学生的情境——组织学生回忆假期旅游中衣服的搭配问题,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获取数学信息,提取本课的教学素材。这种取材于学生生活的实例,对学生来说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利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整理数学问题,体会由浅入深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师:看来,现在就想解答“5件上衣和4条裤子能搭配多少套”这个问题确实有些难度,我们研究问题往往从简单入手。先想一想,1件上衣搭配1条裤子是几套?
生:1套。
师:1件上衣搭配2条裤子是几套?
生:2套。
师:1件上衣搭配3条裤子是几套?
生:3套。
师:问题再复杂一些,上衣增加一件,怎样提问题?
生:2件上衣和3条裤子,能搭配多少套?
师:有困难吗?遇到问题别忘了请学具来帮忙呀,赶快动手摆一摆,和同学研究研究。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仅是在教数学知识,更是在教学生怎样去研究数学问题。一句“研究问题往往从简单入手”,道出了数学学习的普遍规律,找到了研究问题的入口。一句“遇到问题别忘了请学具来帮忙呀,赶快动手摆一摆,和同学研究研究”,令学生茅塞顿开,步入了探索问题的大门。]
2。实际操作两件上衣、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理解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
师:哪些小组做完了?先请左边的这组派一个代表把他作品摆到投影上。
生1:我和同学借了几件衣服,共摆出了6种搭配。
师:你是一个很会合作学习的学生。解决了学具不够的难题,一一对应,一目了然。
师:其他同学对他的方法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你是怎样做的?
生2:我的方法和她有点像,比他的方法省一些学具。
师:这种方法确实更加简洁了。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3:这两种方法好是好,但如果借不来那么多学具呢?我的方法是:先用这件上衣和短裤、长裤搭配,再用第2件上衣搭配短裤、长裤、再用两件上衣搭配八分裤,一共是6种。(学生边说边摆)
师:虽然看出是6套,但摆的时候顺序好像有点乱。请你想一想,用第1件上衣一共可以搭配几条裤子,是几种?接下来怎么做?你能重新摆一摆、说一说吗?
生:先用第1件上衣和3条裤子搭配,是3种;再用第2件上衣和3条裤子搭配,也是3种。
师:对,这样按顺序就不乱了。一共是几种?
生:一共是6种。
师:这次就清楚多了,看来按顺序思考问题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谁再来说一说?
……
师:其他同学都听懂了吗?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
[点评: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并没有忘记自身的主导作用。从开始的'“你是一个很会合作学习的学生”到“按顺序思考问题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肯定,顺手拈来的语言,无一不是数学方法的引领,学习习惯的培养。]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位同学边说边摆我看得清楚,现在投影上只剩下了2件上衣和3条裤子,怎样能把刚才的搭配方法表示出来呢?
生:把他说的话都写下来。
师:文字太多,有些麻烦。
(学生陷入沉思之中,教师继续启发)
师:想个办法,能一目了然,一眼看出来?
生:画线。
师:你出了个好主意,就请你在黑板上画一画。
师:说一说这些线都表示什么意思?其他同学听听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就提出来。
生:第一件上衣搭配第一条裤子是第一套,第一件上衣搭配第二条裤子是第二套,第一件上衣搭配第三条裤子是第三套,第二件上衣搭配第一条裤子是第四套,第二件上衣搭配第二条裤子是第五套,第二件上衣搭配第三条裤子是第六套。(学生边指边说)
师:刚才你用了6句话,用2句话能不能说清?
生:第一件上衣分别搭配三条裤子有三套,第二件上衣分别搭配三条裤子,又有三套,一共是6套。
(教师板书:3+3=6和3×2=6)
师:怎么能看出是先从上衣的角度想,再搭配裤子的?(教师作了一个从上衣到裤子的手势)
生:用箭头。
(教师指导学生添上箭头。)
师:他的方法你看懂了吗,谁能再说一说?
……
师:这是用上衣搭配裤子的图,如果用裤子搭配上衣呢?
生:1条裤子搭配2件上衣,是2套,3条裤子搭配2件上衣,是3个2套。用2+2+2=6,也可以用3×2=6。
(教师出示另一张图,并画出相应的线条和箭头,并板书:2+2+2=6和3×2=6)
师:3+3=6和2+2+2=6这两组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面的算式表示衣服搭配裤子,后面的算式表示裤子搭配衣服。
师:刚才的问题研究得不错,看来,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理解。当然,这两种方法虽然列式不同、意义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点评: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的境地,教师。借助重重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他们带着疑问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得以强化,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得以彰显。]
3。独立探究三件衣服、三条裤子的搭配问题,渗透符号替代思想。
师:现在我们向更难的问题发起挑战,如果再增加一件上衣,有多少种搭配?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去完成,有信心吗?
生:有。
(一名学生犹犹豫豫的举手)
师: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你没给我们组发第三件衣服的卡片。
师:对不起,我的衣服卡片不够了。也许你要问,没有卡片怎么解决?小组研究一下,看谁有好主意,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师:请这些作品的作者把自己的做法介绍给同学。
方法1:
生:我先画出了衣服和裤子图再进行搭配,第一件衣服分别搭配三条裤子,有三套;第二件衣服分别搭配三条裤子,又有三套;第三件衣服分别搭配三条裤子,又有三套,一共是9套。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实录]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豆腐的营养搭配学问!11-02
职场中打电话的学问10-23
求职简历中的“大学问”05-08
求职简历中的“大学问”09-30
求职简历中的大学问07-28
求职简历中的“大学问”09-03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名言09-19
求职简历中的“大学问”(2)06-18
有关作文的教学实录06-12
购物有学问教学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