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的含义是指在法定年龄内的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进行的活动。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就业难的事例,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名人就业难的事例
1934年夏,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德文专修科毕业,成绩是4年全优。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季羡林就经常忧虑毕业之后的去处,在《清华园日记》中,他多次写道:“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由于他学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少,所以到1934年秋天,季羡林的“饭碗”还没有拿到手。他曾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就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苦,无地自容。”后来,他回到了济南,在母校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在中学教书的工作。
篇二:名人就业难的事例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半年多,仍没有找到工作。无奈之际,他给自己崇拜的一位化学家写信,请其帮助找一个能够挣钱的差事。过了些日子,又寄去一张明信片,再次恳求帮忙。但这个化学家根本没有理他这个茬,连信也不回。一年以后,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父亲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才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一份专门审查各种新发明的技术职位,终于摆脱了可怕的失业阴影。爱因斯坦一生都念念不忘这位同学的帮助。他多次说:“这是格罗斯曼为一个朋友所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
篇三:名人就业难的事例
法国“银行大王”恰科早就立志要当一个银行家,但他大学毕业以后,把当地所有的银行都跑遍了,却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就在他第52次被拒绝的那一天,走出银行时,看见大门前的地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捡了起来。没想到,这家银行第二天就给他发来了录用通知。原来,恰科弯腰捡大头针的行为,恰好被该银行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拓展阅读:
[名人就业难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