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时间:2024-11-07 16:42:00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 篇一

过简约生活

生活随笔

简单的摆设,简单的调调,抛开外面喧闹的霓虹,让自己处于宁静之中。

周围的一切都感觉自身疲惫,都在向我说着苦累。那么他们为什么喊累?想必是负担太重。很多人把金钱,地位、名誉和美色,与人生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似乎把是否拥有这些当做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房间一旦杂物过多,心情就会感到十分压抑,杂七杂八过多了,那就必须清理。该整理的整理,该扔掉的扔掉。减轻自己的心的重量,人生也应如此。

其实,忘记有时比记住更重要。常常与朋友不和,也只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这并不值得闷闷不乐。与人相处懂得互相谦让,不要耿耿于怀,放不下,你争我吵的,这样会让生活更累,过得不轻松不舒畅。

没事爱喝点酒,也觉得人生如酿酒。“减”去无味的水,量虽然小了,但味道更醇厚了。其实,我们的生活里需要减法,减去疲惫,减去烦恼,减去沉重,减去不该早生的华发。减去心灵上的负担,减去一些奢侈,一些欲望,一些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轻松且平静的生活不需要过多繁华。

我自己常常也会做选择题,总是剔除那些与正确答案无关的一切。有时候越想的'多,心就越急,心急反而知道的越少。生活教会我将所有杂念抛开,专注一些美好的事物,一些自己不能把握的东西,也就顺其自然的放掉。

在人生中,努力一把其实也是对的,但必须使我们的生活足够简约,扔掉不适合我们的一切!才会拥有“策扶老以流憩,时娇首而瑕观”的坦然。才会拥有“竹仗芒鞋轻胜马”的轻松。才会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也才会拥有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

简约的生活,其实并不简单。

生活随笔 篇二

寒风中,妻子等我回家

我和妻子都是农民,去年,我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妻子则留在农村照顾老人孩子。由于路途遥远,我去年没回过一次家。

春节一天天临近,由于工厂放假较晚,火车票很不好买。妻子隔三岔五打电话,问我车票是否买到,什么时候能回来。等我好不容易买到车票,把准确的归期告知妻子,她这才安下心来,并在电话里一再叮咛,要我路上小心,别出什么意外。这些小细节似乎不值一提,可回到家后,卧病在床的母亲告诉我,妻子为了盼我回来,差点受了风寒。

原来,那天火车临时晚点,手机偏偏被偷。妻子见我迟迟未归,十分担心。每每听到屋外传来脚步声,她便打开门,站在门口张望,可总不见我的身影。情急之下,她索性跑到大路口,站在那儿等我回来。那天气温很低,一向怕冷的`妻子竟然在寒风中痴痴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听了母亲的叙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深深感到:妻子对我的爱,全融在了她的默默付出中。

结婚三年,从贫穷到温饱,从苦难到幸福,妻子为了我,为了孩子、老人,为了这个家,究竟付出了多少、奉献了多少,已无法用简单的数字来统计。随着时间的流逝,妻子对我的感情,已由爱情转化为亲情。这种亲情值得我用一生去品咂、去回味。

真爱是一种付出。当初,妻子没有嫌弃我窘困的家庭条件,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我。结婚后,我的母亲生了重病,一直卧床不起,妻子将婆婆当作亲娘一样照顾,每天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每天按时给老人端屎端尿、翻身按摩,几年如一日,从不叫苦叫累。前两年,我想到城里学门技术,妻子主动承担了农活和家务活,让我放心地去。学成后,我想到南方打工,妻子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临行前叮嘱我好好工作,不必记挂家里,她会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这些年来,妻子很不容易,她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家。

回到家,看到家里一切安好,我被妻子的真诚付出感动,她将自己的真爱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行动,谱写成了一首婉转悠扬的岁月之歌。

生活随笔 篇三

别“不好意思”

最近,有朋友很郁闷,跟我吐槽。说是自己工作因为赶工期,都是在夜以继日忙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他的上司把他叫去“委以重任”帮他写评高工的论文。面对领导满脸堆笑、口口声声夸他文笔好,还说只有朋友写的论文他才放心等等,朋友在内心“咆哮”的情况下应承了下来。

于是乎,当别人做完自己的工作下班时,朋友还要忙着收集论文资料,当本该回家躺下休息时,朋友还在满脑不停构思文章篇幅。朋友最后对我总结说“遇到这样的上司,真的是悲催。”

其实,我想对朋友说的是,这都是他历来“不好意思”的性格惹得祸,不能怪上司。我所说的“不好意思”不是朋友本性的胆怯、害羞,而是他的“抹不开情面”。

朋友是典型“不好意思”的老好人。比如大学期间他自己穷得都没饭吃了,同学问他借钱买电影票,他不好意思拒绝,咬牙借给别人,结果别人把这当小事给忘了;再比如,参加工作后朋友自己省吃俭用买了车,结果自己总共加起来没开二十次,他哥哥以“换了工作不方便上下班”为由,问他借车用用,从此一“借”不复返,朋友就只是名义车主而已,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他的“不好意思”的'结果。

在生活中,像朋友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我们经常因为事前“不好意思”,事后扼腕跺脚。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或许是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都要求“让、让、让”,即便在家庭中一群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们要求的都是“大的必须让小的”,不管“小的”有没有道理,在学校,一直被要求谦卑内敛、先人后己,课本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慢慢的这种不与世人争、委曲求全的观念就潜移默化成了思维观念和处事方式。

不是“不好意思”的处事方式不好,而是凡事不能过度,一旦过了某个临界,所谓的“不好意思”演变成了“死要面子”。其实,“不好意思”这类人大多本性善良,不忍伤害他人,总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把委屈和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快乐留给别人。任何事情不懂拒绝,不好意思说“不”。

从心理学角度讲,一味的“不好意思”,并不能赢来尊重,换来感恩,相反,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让人得寸进尺,甚至拉来仇恨。

相邻两家老张和老李,院子之间就一个竹篱笆隔开。某日,“爽快”的老张对“谦谦君子”老李说,他计划在篱笆处搭鸡棚养鸡,虽然老李想到了未来难闻的异味,但不好意思拒绝,也就说“没事没事,远亲不如近邻”。过一段时间,老李发现篱笆越来越往自家院子靠进,就小心翼翼问了一句老张“你家的鸡棚是不是扩建了?”,此时老张却理直气壮的回答“那是我家的事,与你无关!”,老李“不好意思”撕破脸皮,只能腹诽“真不知好歹……”

其实,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

先生也是一个“不好意思”的人,几年前他的发小想换房,首付时还差两万,于是四处筹借。问了很多同学朋友,都未果。当问及先生时,先生把当时家里仅有的一万元存款借给了他。两年后,家里需要钱用,正好听发小的老婆说她买股票赚了几多几多,于是先生就问了发小“方便的话看能不能还”。结果钱是还了,发小从此与先生断了联系,先生一直觉得莫名其妙。直达有一天遇到另外一个朋友,才知道事情原由是因为先生去“讨了债”,发小觉得先生没给他面子。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你看,当时我直接拒绝没借给他,我们反而仍然是朋友,你当时不好意思拒绝,现在是仇人了!”

由此可见,当别人“好意思”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意思”拒绝?当我们都已经把钱都借给别人了,我们干嘛“不好意思”要求借钱人写借条呢?拒绝别人不是错,别让当时的“不好意思”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很多时候,“不好意思”不但委屈了自己,而且未必能成全别人。试想,可能因为你“不好意思”指出同事工作中的错,最后导致他被单位开除;也可能因为你的“不好意思”,最后就成了小品《有话您说》的郭冬临……

谦让、礼让、恭让虽然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多元化,人和人之间仅靠中庸之道相处,估计难以维持我们内心期望的礼尚往来、夜不闭户的美好相处模式。别“不好意思”不是说不需要礼让三先,也不是说不要救人于危难,而是千万不要让“不好意思”肆意泛滥,最终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绊脚石,一定要“分清轻重、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不能让“不好意思”绑架了善良的你。

别“不好意思”!当面对超出自己能力所控制的范围,请大声的说出“不!”结果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

[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相关文章:

生活随笔美文10-12

关于生活的日记随笔09-28

生活美文随笔摘抄08-10

初中随笔800字记录生活08-09

生活日常随笔美文摘抄10-12

初中寒假生活随笔300字07-14

初中随笔500字有关生活07-24

初中生活随笔200字10-28

寒假生活随笔600字初中(精选39篇)10-17

初中生生活随笔700字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