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秋1988年至1994年就读和工作于德国汉诺威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到1998年在瑞典从事科研教学工作;1998年至今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任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2006年起兼任土木工程及测量学院副院长。
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孟立秋教授当选该校第一副校长,从而成为跻身德国高校管理层的首位华人。
一个让静态地图“动”起来的学者 访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孟立秋教授
2011年9月23日,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孟立秋教授荣获了德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专门表彰在自然科学或医学方面有重大发明创新的年轻院士的卡卢斯奖章(Carus-Medaille)。科技日报驻德国记者专访了这位来自中国江南水乡的世界地图测绘建模和地理数据可视化领域的权威专家。
小地图的大文章
谈起地图和导航,孟立秋说:“导航需要特别实时的数据,它和静态的地图使用不一样,有许多基础理论和工程实现方面的难关需要攻克。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把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道路网和导航信息快速集成并转化成适合导航的数据结构,然后用个性化地图的形式智能地表现出来,达到现时性强、精确度高并且便于用户使用的目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信息是重要的几何基础,另外还有很多地区性的信息来源,例如广播的交通情况、来自气象卫星的天气状态信息、统计局提供的人流和物流数据、公交系统的时刻表、某些复杂节点的实地勘察数据等等。集成后的数据除了服务于单制式导航,比如车载导航和步行导航以外,还可服务于包含换乘飞机、火车、汽车、自行车和步行在内的多制式精确导航。”
孟立秋和她的团队以导航理论和算法著称,他们研发的数据匹配算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速度最快和准确率最高的算法之一。孟立秋介绍说:“这些算法可以解决不同来源的地图数据在同一地理区域上有差别的问题。比如同一条道路在两幅不同的地图上会出现超过20米的误差,以哪一个为准,如何把它们准确贴合在一起?另外,从卫星图片上提取的道路由于其他地物或者影子的压盖往往是不连续的,需要判断哪些应该连在一起,路和路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否准确,然后与现有的地图进行对比,实现对地图的自动化更新等等。我们研发的算法之所以快,是因为我们不仅对数据的地区特点做了仔细的分析,突破常规的计算机理论框架,建立了有利于快速检索的数据结构,而且还不断优化程序代码,充分利用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的高效率。目前我们研发的很多算法已经集成在芯片中以许可证的方式供企业应用。”
谈到内容显示和人机交互,孟立秋说:“在内容显示方面,导航要求快速连续地把与驾驶者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信息显示出来。目前的导航系统由于硬件容量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数据同时转成图形,但我们能够做到让导航地图随着使用者的行进不断翻新,例如每隔1秒到2秒刷新一次地图,实时地将使用者最想了解的最重要信息连续地显示出来。而在人机交互方面,我们想从神经学层面去尝试了解用户是否对显示的信息感兴趣,如果他理解了并且还继续在看或找,那么导航系统就应该继续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在具体研究中,我们从工业界,特别是相机上自动对焦、面孔识别和瞳孔追踪等智能应用上得到了很多启发。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铺垫性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做出了一些方法和规则,例如通过心理物理学测试来量化颜色和形状对人的视觉感受的影响大小等。”
成果丰硕的院士
在德国汉诺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孟立秋先后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以及瑞典最大的技术咨询公司SWECO(原名VBB Viak)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使她同时拥有教授资格、企业和第三国工作的经验。1998年底,孟立秋获聘到慕尼黑工业大学任C4教授。其后十余年间,孟立秋辛勤耕耘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主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累计经费超过1000万欧元,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并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与导师合著的《地图学—时空信息可视化》第8版成为德语国家地图学专业经典教材。她同时还担任5种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百科全书和系列丛书的编委。
此外,孟立秋还同时担任着多个重要科研组织的决策顾问。2002年,她成为巴伐利亚科学院德国大地测量部成员及科学决策顾问,是入选该部的第一位亚洲人。2007年,她荣获了迈耶尔—莱布尼兹奖章(Heinz Maier-Leibnitz Medal)。2008年她成为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顾问,2009年成为该联合会的决策顾问(参议员),为地球和环境领域的研究经费分配方案提供决策建议。2011年,孟立秋成为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即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获得卡卢斯奖章。
在为她颁发卡卢斯奖章时,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曾做过这样的介绍:孟立秋教授是地图测绘建模和地理数据可视化领域世界范围内的权威专家;她致力于制图科学的知识表达及其应用;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新算法来进行地理数据的模型识别和综合。这些方法和算法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制图软件的标准并被应用在地理数据的集成中。孟立秋教授将视觉认知理论和小屏幕地图内容的个性化选取及图形显示相结合,研发了一套快速有效的智能地图设计模板。她的工作奠定了多模导航系统和服务的基础,许多今天的移动应用都得益于孟立秋和她的工作团队的基础工作。
尽管工作很忙,孟立秋对研究生的指导却从不打折扣。她尽心尽力地指明各个研究项目的主攻内容,和研究生讨论具体的算法,切磋编程的技巧,检查注释的准确和完整性等等。团队成员发表的每一篇论文她都一字一句地审核,而在署名时她却始终只是最后一位作者。孟立秋常对自己的博士生说:“做博士论文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把专业的技能发挥到极致,另一个是学会一种治学的态度,而后者更重要。博士论文的内容可能只适用于一时,治学的态度却要坚持一辈子。端正治学的态度,意味要善于观察、倾听和表达,随时随地用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弱点。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应当也是学会大聪明的过程。如果我们学不会大聪明,那么宁可不聪明,也不要小聪明。”
国际化视角的大学校长
突出的科研成就和全球化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孟立秋赢得了广泛认同,她不断承担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工作,从慕尼黑工业大学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图学研究所所长、工程建筑和测量学院副院长,一直到2008年当选慕尼黑工业大学第一副校长,并于2011年获得连任。担任副校长后,孟立秋走遍慕尼黑工大每一个院系,与各个方向的教授交流,切实掌握了慕尼黑工大每个研究领域的实力和需求,了解各个学科在大学里的定位和交叉发展潜能。另一方面,她往返奔波于世界各地,遍访全球排名在慕尼黑工大之前的那些大学,通过与师生进行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别人真正的强项和优点,进而谋划慕尼黑工大与其开展进一步合作的方向和结合点。她全力以赴推动慕尼黑工业大学这所德国最好的精英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在硕士以上的课程推行全英语教学,并积极出谋划策希望为慕尼黑工大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和师资。
由于能够系统参与德国的核心科研决策,孟立秋深入地了解了德国整个科研和教育体系及其运转机制。这样的经验弥足珍贵,使得孟立秋可以在很多决策性的会议上提供宝贵的思想和建议。就在大家都在期待她继续前行时,孟立秋却令人诧异地在最后一刻推辞了担任德国联邦测绘局局长的任命,并婉言谢绝了欧盟工业大学联合体(包括50多所大学)轮值主席等职位。
孟立秋自认是一个进入异国文化圈子的人,但自身仍保留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她很喜欢汉代刘向《说苑》里的一句话:高山之巅无美树,多伤于阳;大树底下无美草,多伤于阴。孟立秋一直秉持“我努力,但是不强求”的人生逻辑,既不把自己的观念和追求强加于人,也不强迫自己为着外界的期望而活着,而是坚持人格的独立性。她认为,有时需要热情和勇气去攀登新的高峰,并承担责任和风险,有时却更需要冷静和理智对自己可以担负的多重角色进行合理取舍,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她也特别珍视信任,始终认为“别人给我多大的信任,我就有多大的潜力”。
[孟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