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一线美术教师提高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建议,不能联系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
3、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想象力是儿童美术综合能力的体现,许多心理学家、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美术想象创作及辅导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很多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
上述这些就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体现了其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前,我们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因此,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的想象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又为成人后的创造作准备。正如罗恩菲德所说的“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同时,培养学生美术想象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想象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良好的想象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研究,教师达到了以新的观念指导教学,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通过本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合理的“扶”与“放”,创设了轻松的想象学习环境。
3、通过本研究,教师做到了合理评价学生的想象作业,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4、通过本研究,学生可以用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了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养成了积累美术素材和想象的好习惯。
6、通过本研究,学生能达到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美术工具进行美术想象创作,大部分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几种技巧。
7、通过本研究,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要明显提高,部分学生要拿出构思新颖、画面完整的作品,做到合理评价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观察比较等方法找到影响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因素,找出教学上的弊端,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切实有效的方法,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美术想象训练,营造良好的美术想象环境,使学生从美术想象中找到乐趣。
(一)、加强美术教学改革,合理处理美术教材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各学段的阶段目标,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想象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想象能力是学生美术创作趋于多样化和成功的关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美术教学限于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大多放在教室里完成,且上课模式比较单一,教材中要求的工具和材料学生无法备齐,因此对落实《标准》的一些目标和任务有一定的困难。鉴于上述情况,本组结合了课题方案和新《标准》要求,针对我校实际对美术教学教材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根据学生年龄、智力、素质和兴趣的差异,对高、低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小学学习时间比较长,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年龄跨度比较大,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三年级以下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分化,注意力不持久,我们主要通过造型游戏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如课例《各种各样的汽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美术学习上是比较自由的,他们不知道主题,常常把不相关的内容画在一起,作画凭着自己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常插入自由想象作画的课时,很多学生边作画边把自己的想法念出来。我们还要求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加入画画、玩玩、说说等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座位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如二年级有几课画玩具的内容,我们从玩玩具到画玩具,学生八人四桌并起来为一组,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先自己玩再介绍给别人玩,然后挑出几个介绍得不错的学生把自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听,学生带着玩时的愉悦心情去描绘现实和想象中的玩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年级以后,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了,客观认识能力增强了,我们在教学上加强实现智力价值,此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发展、学业负担的加重等因素,形成了两极现象,部分学生对美术特别喜欢,还有部分学生放弃了美术学习机会,把兴趣转移到别的科目上,形成了美术“差生”。在教学中我们对素质好、兴趣浓的学生加强了美术想象技能的训练,组织课余辅导,加强美术知识的传授,鼓励参加美术比赛等;对兴趣淡的学生我们加强美术的实用性想象教学,如图案装饰教学、黑板报设计、教室的布置、制作贺卡等,教学过程则改变以往的讲授式教学为活动式教学,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2、处理好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对学生的美术想象有很大的影响,有资料表明,教师的友好、温和与学生的想象力成正比关系。1960年,里皮特和怀特对权威、民主和放任三种类型研究后发现,民主型教师的学生个性差异最大,并很少出现急躁和对同伴的侵略性。权威型教师虽对学生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创造的情感。美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虽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更应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在教学中学生是进行美术创作的主体,他们是在自发、自愿的心态之下想象创作的,所以,在美术创作中,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路是难得的,教师给学生带路是不可取的,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结合新《课标》,不但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转变观念,还要求根据不同课题和内容在课堂上经常变换角色,有时对学生讲解指导;有时帮助学生,当学生的助手;有时当学生的听众;有时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同时学生角色也在不停的变换,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想象画创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我们在评价他们的想象作品时,不是直接予以评分,而是先充当听众,让学生充分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提出意见时以商量的语气,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惧怕。
3、延长创作时间。现行课时安排比较适合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而给美术教学时间的安排带来了不便,一节课往往要经过导入、讲解、欣赏、作画、作业评价等环节,结果给学生创作的时间最多只有20分钟,这样的时间远远不够,很熟练的学生只能勉强完成,但画面的细节没有,这样对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的形成极为不利。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借鉴了语文作文课的安排,对课时作了调整,一般两节美术课完成一张作品,对于提前完成的学生,要求其尽量使画面丰富。由于两节美术课不安排在同一天,我们在上完一节课后先收回画纸,以免学生弄丢画纸,第二节课重新发回去作画。
4、积极利用电教媒体。电教媒体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它信息量大,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接触相关内容,如图片、范画作品等,运用得当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利用音像店的想象画教学光盘,在VCD上进行放映,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想象画法,在欣赏这块内容中我们把作品图片刻录到光盘中,并且自制课件,利用学校的电脑、视频转换卡连接到电视上进行教学,并对教学中电脑的参与进行了初步研究。
5、合理进行美术思维想象训练。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学生形成了思维想象上的惰性,对于简单的问题尚能解决,遇到难题就不想动脑筋,遇到可模仿或可照搬的东西,会毫不思索地加以利用,这种情况在美术课中最为常见,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开发极为不利。针对这些情况,本组对学生作适当的思维想象训练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条:
(1)图式的各种训练。图式,拉丁语原意指轮廓。轮廓是图形区分最基本的手段,相同功能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图式。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教材的相应内容进行了这种训练: a一物与另一物的基本图式近似,只需略加修饰就可完成形象创造,如《在石块上画画》一课,根据这块的形状,想象出新的形象;《芋艿雕刻》一课,根根据芋艿的自然形状刻成各种有趣的小玩具。b一些物体与另一物体的局部图式近似,按一定的方式组构起来,完成形象创造,如《蔬果的联想》根据蔬果的形状与一些小动物的局部形象相似,通过适当的削、剪、拼、插等方法制作有趣的动物。另外我们还利用图式的接近和重叠现象,进行图式的变通和视觉隐喻,如《撕纸拼帖》通过撕出的偶然形,重新组合、添加获得新形象,通过以上训练启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视觉的敏感性,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内容。
(2)对形的夸张训练。物体都有存在的一个常态,常态给人的是一种静止之感,视觉和心理都不会为之紧张和兴奋,偏离常态则会引起人的紧张和兴奋,并竭力使之往返常态。形体的夸张有运动夸张、形状夸张和形式夸张,其中形状夸张在儿童作品中最为常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物体的变形、过分扩大形状等训练,如《大西瓜》一课,要求学生从“大”字着手,想象大西瓜的各种可能性,有的想到西瓜房子,有的想到西瓜飞船。另外,我们还在各册增加教学内容,如《蚂蚁》,有些学生扩大蚂蚁的形状,在头、身、脚等处画上小蚂蚁,有的用各种线和形来装饰蚂蚁的身体。
(3)造型因素的局部夸张运用。一般美术将造型因素,如形态、色彩、质量感、肌理都是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各自特征都在共性之中,在儿童美术想象创作中可将各种造型因素分解后加以夸张训练,使人更深层次地理解视觉形象,发展和丰富了造型语言,给儿童美术的表现力和形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空间和层面。A色彩:儿童美术不以模仿客观对象为目的,所以其作品更注重了色彩的主观表现性。对色彩的表现,低段的学生不受任何限制,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描绘事物,如《太阳》一课中,学生用上各种各样的颜色,描绘的形象各不相同;高段学生在训练中加强了色彩的要素——明度、冷暖和纯度要求,并能考虑到色调的表现,学会调配颜色。B线条:线条是儿童最初的表现形式,也是儿童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线条的粗细、长短和曲直的组合能产生丰富的效果,线条的训练不需准备太多工具,所以最适合学生练习,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注意线条的流畅、肯定和清楚。避免用尺子、圆规等工具。C色块:这也是儿童画重要表现手段,图案设计中常用表现方式,块面的形状有变化,色彩力求均匀中有变化。
6、单元化处理教材,确定单元目标。利用美术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我们对教材作单元化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以内容为标准归类,这种归类使内容更系统化,一般从具象到想象,从简单到复杂,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想象创作,如的树叶、树皮、蛋壳、瓦棱纸贴画和图案教学,《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立方体的包装盒》、《圆柱体的生活用品》、《各种各样的房屋》归为透视知识的落实这一单元。(2)以技法、工具材料归类,这种归类有利于技法的训练和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如五年级的国画教学,贯穿于每一册的水彩画教学,我们都把它们归为单元。处理后教师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7、加强作品欣赏。通过欣赏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指导实践想象创作。欣赏的内容主要是同龄儿童的优秀作品,通过投影仪让学生欣赏,激发儿童在形式上追求创新,让他们明白即使是同一画种也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就如线描的表现有着纷繁与简约、粗犷与细腻等差别。欣赏图片体现出来的新异表现形式,用于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美术想象创作的更新与发展。选择的作品接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改临、意临、补画等想象练习。 (二)、探索不同的材料,运用不同的技法
一件优秀的作品告诉我们:新颖、独特的想象创作构思需要良好的材料和熟练的技法来表现,小学生创作的材料应不受限制,只要能表现出效果都应加以运用。在技法的探索上我们根据不同材料进行了扩展,如水粉颜料可直接涂在画纸上作画,也可和吹塑纸结合制作粉印版画;油画棒可以直接平涂填色,可描绘色彩的过渡效果,也可制作藏色刮画,并可和水彩颜料结合使用。
(三)、不同角度认识事物,注重素材的积累
美术课程“造型-表现”要求学生记录或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见闻是感想的前提,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才会有内容可创作,同时学生对一事物的熟悉程度对想象创作也至关重要,教学中如果只采用临摹或引入的素材太少,都会造成学生对事物的片面认识,从而使作品想象空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还应让学生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眼光认识事物,为了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我们在研究中采取美术日记形式,从记录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三种方式:A、写生式美术日记:儿童有意识地带着记录本直接面对生活场景,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最后以取舍性的描绘及感悟性的叙述完成的美术日记。该形式的优点使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从无意走向有意,对绘画符号、描述词汇的表达由共性走向个性。B、想象式美术日记:儿童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展开联想,通过夸张、迁移、重组等艺术手法,创造性地绘录自己大胆设想的一种美术日记。C、梦境式美术日记:“日有思来夜有梦,梦中自有惊人作”。儿童的梦是儿童心理的一面镜子,梦中奇异怪诞的境界给儿童的想象添上了翅膀。儿童根据回忆把这种梦的感觉,形象描绘下来,便成了梦境式的美术日记。除此之外,从表现形式分还可分线描型美术日记、彩绘型美术日记、剪纸型美术日记等多种形式。
美术日记的辅导方法。A、引导观察,丰富经历。不同的生活经历是丰富儿童美术日记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经历广、见识多的儿童,头脑中贮存的视觉形象丰富,描绘时很快呼之欲出;那些生活经历一般的儿童,视觉形象显得贫乏,苦思冥想不见其效。我国著名美术特级教师候令认为:“特殊经历对儿童的创造至少有二个意义:一是在情感上给予儿童以创作的要求;二是向儿童提供了新鲜的视觉形象”。为了丰富儿童的经历,我们主要通过创设的情境或提供的现场,引导儿童观察,培植其新的视觉形象,使其热爱观察,并在此过程中掌握新的观察方法。其次,我们还引导儿童要充分利用双休日与家长一同出去旅游或在家活动的机会,多加观察,多作绘录,在通过有意的观察来丰富儿童的经历。B、注重比较,激发创新。儿童有了丰富的经历之后,是否具备去粗存精,舍旧求新的分析比较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日记描绘的水准。我们首先让学生了解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总是存在着新奇与陈旧、进步与落后、有趣与平淡的差别,而好的美术日记体现出新意来。因此,我们对当天经历的事,通过比较分析以求发现这些事中体现出来的新感觉和新思想。
(四)、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想象氛围
美术教学展示作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各种美术活动,这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想象氛围,因此我们结合学校和教导处开展各项美术活动:1、美术比赛:结合各重大节日举行美术比赛,内容包括绘画、制作、编小报等形式,学生参赛面广,积极性高;2、作业作品展出:画展是学生展示才能的好机会,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在此得到充分肯定,展出每月定期,有新作品时不定期展出;3、建学生画廊:我们利用教学楼的走廊,选择优秀作品,装上画框,贴上作者照片。
六、实施步骤和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制定课题方案。本阶段主要调查各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家庭的情况,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明确各教师的研究任务,根据实际适当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部分欣赏课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训练。课堂中加强学生多角度感知事物的研究,学生初步达到根据范画进行变一变、加一加、减一减创作,改变以往作业内容单一的情况。同时根据调查、分析的情况制定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理论体系对想象力的培养的方法以及方式要点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想象创作技法的研究。这一阶段,各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美术创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方法,主要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作针对性的训练,师生共同探索美术想象创作的新技法。根据课程对美术教学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结合课外美术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作热情,营造良好的想象学习氛围。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撰写研究报告、进行工作总结和成果鉴定。总结研究探索过程中的成果;开展学生美术创作的综合练习,完成几幅质量较好的想象作品参加比赛;建学生画廊;开展美术与各学科互相渗透初步尝试;撰写论文,推广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成立课题组以来,我们选择1—6年级各一班进行实验,其余各班为对照班,通过比较,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过本研究,教师达到了以新的观念指导教学,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通过本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合理的“扶”与“放”,创设了轻松的想象学习环境。
3、通过本研究,教师做到了合理评价学生的想象作业,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辅导方法。
4、通过本研究,学生可以用敏锐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了对事物的记忆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养成了积累美术素材和想象的好习惯。
6、通过本研究,学生能达到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和美术工具进行美术想象创作,大部分学生比较熟练地运用几种技巧。
7、通过本研究,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要明显提高,部分学生要拿出构思新颖、画面完整的作品,做到合理评价别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8、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想象兴趣明显提高。
9、学生的想象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发散性思维想象、创造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从比赛中,实验班的学生获奖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如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验班的学生有多人获奖,有的还被选送到全国参加比赛。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改革难度很大,延长作画时间虽然能提高想象创作作品的质量,但两节课不同一天,给学生创作的连续性带来一些问题,学生创作的热情受到影响。课业负担还很重,学生在课余没有时间想象创作。
2、学校家庭的条件限制,学校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大部分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很肤浅,对子女学习美术不太支持。
3、欣赏学生创作的优秀想象画作品的机会不多,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较差。评价作品的能力还需提高。
4、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深入研究较难,而且各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对研究的深入也有一定的难度。
【美术小课题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05-03
课题的研究报告07-09
课题研究报告的总结09-28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10-06
小学课题研究报告09-30
学校课题研究报告09-09
课题研究报告结论08-25
环保课题研究报告08-08
课题研究报告表11-08
课题研究报告表格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