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昭君的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昭君的历史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王昭君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大美女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而这几位美女自古就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四个人也是环肥燕瘦,各有所长,她们有的风姿绰约博得君王的比翼双飞;有的沉鱼落雁美得不可方物;有的精通乐曲,人美歌甜,舞姿曼妙。王昭君是她们中的一个,不算论姿色、才艺不算最好的,论气节不输于其他三人。
貌美如花身姿摇曳的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去拯救一个国家摆脱窘境,又怎么肯在如诗如画的年纪,纵身于一片荒漠中,不带一丝怨言。我们不明白,或许王安石明白,因此才会在他的诗里写到: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或许杜甫也懂得才会称赞到: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于是,千百年后在朔漠之中,我们看见漫天黄沙呼啸的走石,突然就想到了那个手抱琵琶站在高处的女子,她最后弹一曲给自己的国家,曲子中分明是幽怨和不舍,从此不再过问国事,从此生死不明。这样一位佳人,是最可美的,是值得我们怀念的。
王昭君,出生于约公元前52年,名嫱,字昭君,汉族,南郡秭归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王昭君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子,汉元帝时,她以民间子女的身份进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后来汉元帝召幸宫女全看画像,昭君来宫内时不愿意贿赂为自己作画的画师,所以画师就把昭君画的不怎么漂亮,自然不得见汉元帝。后来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在临走的时候,才发现昭君貌美、大方,把当时作画的画师都杀了,皇帝自己也后悔不已。
竟宁元年,匈奴单于呼韩邪来朝,想娶一位汉族的女子为妻,汉元帝在众多的宫女中,就挑选出昭君担此重任。昭君其实也不想去,但是她是大汉的臣民,她必须为国家牺牲自己,她不是公主没有权利让别人代替自己去和亲,没有选择她只有默默接受。在临行的时候,她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明艳,在光鲜的面孔下是一张略带哀愁的脸,凄美得让众人窒息。单于很高兴,自己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女子,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车马一路颠簸,浩浩荡荡的人马穿过繁华热闹的街市,穿过清涧和一片片树林,身后的城市离昭君越来越远,她撩开帘子,看着故乡渐渐消失在自己的眼里,不禁泪水打湿了眼眶。她在心里哀叹自己命运的同时,又坚忍地选择了和亲。待来到了匈奴和大汉王朝的交界之处,带着满腹的忧愁和思乡之情,她下车抱着琵琶请求再为大汉弹一曲。于是,在黄沙弥漫的朔漠,一曲离殇回荡在无边无际的风沙中,马鸣风萧萧,飞沙吞噬她的娇躯,她的裙裾在风沙中翻飞,一曲终毕,余音袅袅,许是风沙眯了她的眼,泪水在她的脸颊滑落。
此去朔漠,与国与家一别,不知何日能重归,惆怅片刻毅然转身扎入漫天的黄沙中。随后的她扎根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茁壮的野草,顽强地活了下来。她一嫁再嫁,生儿育女。12年说短不短,远比人们的想像更悲惨、更凄凉。
王昭君在民间,是位身披红袍怀抱琵琶的哀怨女子,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朔漠中那一抹红色的背影,在宫内,她是位巾帼英雄,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自己。这些都是王昭君,又都不是,她在身后的美名都是别人给她扣上的帽子,没有人问过她愿不愿意到边远的地方,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文人骚客也七嘴八舌地抒情,恨不得与昭君同在一个朝代,做他的蓝颜知己。以致于,昭君的形象也烂俗起来,其实她不过就是一个弱女子,一个没有权利选择自己幸福的女子。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
大约走了一年,才到了了匈奴。初夏时节,处处水草丰美,马跃羊奔。沸腾的匈奴人,热烈欢迎这位新“阏氏”。20岁的王昭君与40岁的呼韩邪并辔而行,笑容可掬地望着自己的臣民。放佛这里就是她最后的归宿,然而等待她的是十二年冗长的痛苦。
据说,昭君的兄弟沾了姐姐的光,做了“侯爵”,有好几次都来看望了昭君,昭君本来就极其思念自己的国家,这远方来的客人还三番两次来探望,更加勾起了王昭君对家乡的思念,她每日每夜地盼着有朝一日能重回家乡,日升月落春去冬来,家乡缈缈关山远,盼来盼去反而觉得家乡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几千个日夜是对家撕心裂肺的思念。
她的丈夫比自己年长,老夫少妻,百般恩爱,好不容易体会到一点温暖,丈夫呼韩邪就去世了,只剩昭君和身边刚刚降生的小男孩儿伊图智伢师。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这时的昭君想这下该放我回去了吧。谁知,游牧民族的风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这无疑给昭君当头一棒,先是惊愕,继而羞愤,无奈王昭君失魂落魄地走进了复株累精心布置的新房,但让昭君更伤心的是,和昭君成亲后为杜绝昭君的儿子篡夺单于大位,复株累把她儿子杀死了。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自己的丈夫,这样的抉择让昭君生不如死。
复株累就是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此后的11年,是王昭君人生最稳定的时期,她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当时,汉王朝和匈奴彼此相安无事很多年了,大家都称赞昭君和亲是何等的壮举,却不知她过得日子是有多凄惨,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了。昭君这次没再嫁,寡居了一年后,也撒手西去,而她死时才33岁。
拓展内容:
主要成就
呼韩邪归汉与昭君出塞,既促使匈奴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又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后世纪念
昭君故里位于湖北宜昌兴山县宝坪村,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昭君村。全村300多人,大多姓王,据称皆为昭君娘家后裔。村中有粉黛林、佳丽岛、浣纱处、彩石滩等20余处胜迹。是展示昭君遗址遗迹及汉代宫廷仕女文化的首批国家AAA级旅游区,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兴山县组织建成昭君纪念馆,正中立着一尊高2.8米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馆内陈列“香溪孕秀、别乡进宫、汉宫幽怨、塞外流芳、昭君千秋”展区。
1988年12月,昭君纪念馆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省级示范基地”。
艺术形象
王昭君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诗、词、小说、戏曲创作亦多以其为题材。据统计,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七百多首,与之有关的戏曲、小说近四十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五百多人。清光绪年间,永康胡凤丹月樵氏辑录为《青冢志》十二卷,收集昭君相关诗歌五百零三首。
【王昭君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姜子牙的历史典故06-30
关于母爱的历史典故03-23
杭州西湖历史典故10-31
历史典故(精选45篇)07-27
有关西安的历史典故06-26
历史名人关羽的故事九个经典故事12-12
王者荣耀甄姬VS王昭君实力对比分析02-06
端午节典故传说06-26
油焖大虾的做法(附典故)10-20
英语中与“羊”有关的趣味典故和习语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