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散文欣赏

时间:2024-09-06 20:35:33 雪桃 学人智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冬至的散文欣赏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冬至的散文欣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冬至的散文欣赏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

  前日收到同学的一条短信,“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这才惊觉,归去来兮,冬至已至,转眼之间,又是一年。

  相传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冬至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而芜湖这边似乎是冬至要喝老母鸡汤。我本也想入乡随俗,但半天没找到卖老母鸡汤的店,便作罢,草草的买了些饺子了事。

  坐在桌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渐渐蒸腾起的热气,忽然就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时光,想起藏在岁月里的一些细节。为了一只桃子爬树,为了一块橡皮赌气,为了一本小说在课堂上走神,为了一场游戏扔下饭碗,为了一次赖床被拧耳朵,为了一次考试而彻夜鏖战,为了一篇文章写了又划,划了又写,那些散漫的时光,那些散落的点滴,串起了我以前的时光,没有光华四射,却也平静安康。

  而回首这一年,走过四季,走过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种种经历恍若电影中的一个个片段,如果说自己是电影中的主角,却觉得有点牵强,毕竟回忆中的点点滴滴有太多的人与事,哪些事自己是主角,哪些不是,真的说不清,只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人与心都曾有过疲惫,有过沧桑,当然,也有许多新的希望在不断发芽,重生。

  而这时冬至的到来,却让人格外的欣喜,虽然冬至是寒冷的开始,让人已有清晨帘幕卷清霜,呵手试梅装之感,然而“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我却仿佛能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磅礴而来的气势,能听到地下万物的涌动,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

  毕竟,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2

  12月22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今年冬至前后,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这时的阳光,不是火辣辣的,也不是热烘烘的,而是暖融融的。温暖柔情的阳光。普照着我所在的高楼林立的城市,同样普照着我曾经生活过的山岚起伏的乡村。此时此刻,我的心就像这冬至的阳光一样温暖。

  我爱阳光,特别是冬日的阳光。它的味道,它的色彩,给人充实和满足的感觉。在冬日,沐浴在暖融融的阳光下,是最最幸福的感觉。透过阳光反射在墙壁上的影子,可以看到缕缕烟尘。我不动,阳光不动,而热气,在流动。生来畏寒的人,只有找到热量才能安稳。阳光,给了我最好的依靠。就在这冬至的'阳光的抚慰中,我的思绪在尽情地体会着冬至的温情。

  在中国各地,冬至大如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交节时间不固定,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中,公历定在12月22日或23日。据说冬至是我国春秋时代最早用土圭观测太阳定出的第一个节气。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在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规定这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以后,阳光直射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语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所以冬至又有“履长节”“长至”“天长节”“短至”等别名。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之至;昼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极点、顶点、之最的意思。如“昼短之至”,在冬至这天上海市全天见到只有太阳的时间短到10小时零9分,北京竟短到9小时零仅9分了。

  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所以应该庆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小至”或“小冬”“冬除”;“冬至日”叫“长至”或“大冬”“冬年节”;冬至后一日叫“至后”,节期3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学生放假。谚语说:“冬至大十年,先生(指老师)不放(假)不给钱。冬至大似节,东家不放(工)不肯歇。”所以冬至又称“亚岁”“小年”,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外出的人,都应该尽可能的回家。冬至夜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做“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喝。

  在北方,冬至这天的节日饭花样繁多,最重要的是少不了延续传统习俗“吃饺子”。在南方,合家团圆吃汤圆早成习俗,用糯米粉制成的汤圆是冬至的传统食品之一。“汤圆”中,“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在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全家人围成一圈吃汤圆,既有了冬至的氛围,又给了全家人一个‘圆满’的祝福,何乐而不为呢?”还有那众家交赞是馄饨。广东称为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也是较为普遍的冬至食品。据说,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至今民间一直流传“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这是一个多么富有人情味的节令啊!冬至一过,一系列中外喜庆节日,就会纷至沓来,就会像冬日的暖阳一样照亮你我的心房。人们相互发送冬至节的祝福。我把我所接受的和收集的冬至祝福短信整理出来,奉献给我的亲爱的朋友们: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今日冬至,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愿我的短信及我的祝福能像这冬至的阳光,为您驱走严寒,送去温暖。祝冬至快乐!

  关怀不是今天才开始,祝福也不是今天就结束,我把最诚挚的心,最多的关怀和最深的祝福送给你,今天是冬至别忘记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一个饺子一颗心。吃韭菜馅饺子,愿你青春常驻;吃萝卜馅饺子,愿你健康长寿;吃蘑菇馅饺子,愿你钱袋鼓鼓;吃三鲜馅饺子,愿你家庭和睦。

  今天是冬至,我送你一碗特制饺子:平安皮儿裹着如意馅儿,用爱心煮熟,吃一个快乐,吃两个幸福,吃三个健康,吃一碗发财,喝了汤吉利!

  今天冬至,别忘记吃饺子,若忘记了。后果很严重:一不漂亮了,二没法带眼镜了,三没法听甜言蜜语了……吃饺子可防止耳朵被冻掉。

  这条短信,收到就行;要是在忙,不回也行;我祝福你,知道就行;今天的你,顺心就行;记得复我,偶尔就行;看完之后。笑笑就行。冬至快乐!

  愿摘下彩色的花,许下祝福,愿平安绕你身旁喜悦与你同行。让好运永相随……

  知你工作辛苦送上我的祝福;懂你上班疲惫送上我的安慰;但愿我的祝福驱散你的辛苦;希望我的安慰消去你的疲惫。冬至到了,希望你以后开心每一天!

  当凉意与秋雨结伴;当黄叶与晨露相依;当冷月共霞光一色;当大雁也打点南归,我的祝福伴随着冬至的到来飘然而至:天气凉了,请记得添加衣裳!

  漫天的雪花是飞舞的音符,以思念谱成乐章,用祝福奏出期盼。带给你欢乐。祝冬至团圆,温暖溢满整个冬天!

  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愿我的朋友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永远充满着暖意!

  冬至送你一碗平安如意汤圆。用真情煮水,以祝福调味,让你吃出一天好运气,一年好福气。

  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一角钱发条信息给您,祝冬至快乐!

  冬至这天的各种风俗习惯,就像冬至的阳光一样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冬至这天的众多祝福,同样像冬至的阳光一样充满柔情。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3

  冬至已来,除了带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温暖之外。还带走了熙熙攘攘的纷扰。昔日农村下夜半才息的灯光,如今早早随着夜幕失去了踪影。一个人走在枯黄的田野上,秉着夜光,不得感叹,还有如此明亮的星光,窃喜中。

  此时的大地,宁静非常。切耳细听。方闻星际流转,流年过往而空。细数着过去的对于不对。对的住的,继续加油向前。对不住的,只有仰望此月,寄予祝福,忏悔。《大学》曰:静后而观,观后有得。想必,便是此冬至之魅力所在吧。

  年轻之时,午夜仍在穷中取乐。在继往而错的经历中,寻找欲望上的偶尔满足。若不是今天觉醒,多年后,又会为此大把年华而叹息。谁说年轻就是资本,不过是老人们安慰后生的搪塞之词。现在的我,冬至之夜。醒来却无心睡眠。如回忆起昔日此时的烈酒之味。不得不恶心泛酸。倒杯清茶,半以窗口,或披衣起身,踱步窗外。总觉得很多都需要思考。但是很少能总结一二。留下淅淅沥沥的字迹,却像冬雨飘过,大地也叹无痕。

  这或许就是前辈们所说的成长吧,唯恐这标记是:你开始懂得思考了。是啊,我在以往的文字中,总是向自己申明:我很庆幸上帝给我一个大脑,让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愉悦的思考。后面便是:一个小人物,大人生的俗人写照。看似成熟的文字中,藏有多少的轻狂,如遇不愤之事,变笔成矛,所伤之处,遍体鳞伤啊。

  从前很感激秋季,从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望秋叶飘零,河水渐下。总觉得自己在缅怀什么。若不是初恋的提醒,我也难以爱上这样的季节。且如今,冬至的寒冷,将大地赋予宁静。这样的'环境,我除了思考,还能做些什么呢?一家围炉夜话?还是闲翻笔记?休闲一下,确实很难。

  秋季的怀念,换来了冬至的深思。人生的季节魅力,也就在乎于此了。当然,需要加上的是,春季的希望,和夏季的热情。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4

  今天是冬至,外面寒风萧瑟,屋内温暖如春。

  淅淅沥沥的冬雨敲打着窗户,思绪如雨丝般缓缓飘落。

  植物绿油油的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里茂盛的生长,一室春光一室暖。

  泡一杯绿茶,放一段优美的小提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或者在键盘上敲打着一串串心情文字,让心底里的声音,随着音乐的旋律,丝丝缕缕,缠缠绵绵,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心中汩汩流动。

  或者,在音乐的陪伴中,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打理花花草草,收拾出温馨浪漫的小窝,让角角落落透露出别致与温暖,一种开心与喜悦盈满心间,室内窗明几净,心里宁静安然。

  如何不让家务成为一种负累,而成为一份享受与沉醉?音乐可以帮助你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在充满浪漫音乐的氛围中忙忙碌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是一种充实和满足。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劳碌一天心灵的栖息地,是凛冽寒风中的避风港,是冬至那天才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是冬日暖阳里的一本书,是藏在心里的一幅画,是回响在耳边的一首诗,行行透着眷念与向往……

  家是晚归时为你亮着的那盏灯,是入的门来孩子欢快的喊爸爸妈妈,是满桌的饭菜,是洗个热水澡,然后心闲气定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有家,才有一颗淡定安稳的心,安心的在外面做着一份工作,心中有着一份牵挂……

  没有家,心里缺失了一份安逸,心灵缺少了一份依靠,黑灯瞎火的窗口是令人沮丧的,毫无生气的房间是令人伤感的,一个人的日子是寂寞难熬的,冷冰冰的空气是让人崩溃的。

  冬至来了,牵挂在心里,看看爸爸妈妈,为他们捎去思念,捎去温暖,捎去热腾腾的饺子,让自己心安的过年。是父母用辛劳和操心给过你一个家,一份爱,一份虽贫寒但心中充满感激与温暖的家。

  当你一个人行走在大街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了无牵挂,内心孤独无依,情感无处诉说,你才会明白,有人吵架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有时吵架,不是感情的破裂,而是因为在乎,想让对方理解你,认同你。不在乎就会无所谓,会连争执都觉得多余。

  相识是缘,相知是情,相守是爱。珍惜来之不易的家园,珍惜那一段相守相恋的情感,让自己的心有所挂牵,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安放,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冬至,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家的味道真好。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5

  杜甫《小至》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这首诗描绘的是冬至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很愉悦的心情。就像雪莱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更不用说“冬至阳生春又来”了。刺绣的女子因为白天日益变长,连线也要加长了,因为可以做更多的活了。而柳树快要舒展,梅花跃跃欲放,在一片春天的希望中,“教儿且覆掌中杯”,一幅悠游自在的样子。

  小至是冬至的前一天,也就是今天;明天就是冬至了,这意味着一个回归年的结束。关于冬至,不妨絮叨几句。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常常听到人们说“冬至至长,夏至至短”,又说从冬至过后就开始“数九”。那时候不懂,就懵懵懂懂过去了。后来读书后才知道,冬至这一天夜间最长白天最短,所以过了冬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这就是“冬至至长”;而夏至这一天,夜间最短白天最长,过完夏至,白天就一天比一天短,就是“夏至至短”。“冬冷三九,夏热三伏”。过了冬至,往往就有近四十天的严冬时节,尤其是冬至过后一个月前后是最冷的时候。这从冬至过后的“数九歌”就略见一斑:“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庄稼老汉垫衣毡;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测出冬至的具体时间,是我们先祖的一个伟大发现。相传,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出的一个节气,时间是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的确立,使人们能够准确掌握时令,为适时耕作和收藏、出行和归来等提供了极大方便。冬至除了是一个重要节气,还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唐宋时,冬至和春节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从这些相关典籍中,我们就知道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和冬至时的隆重场景。

  在冬至时节,我国各地还有一些不同的“吃”的风俗,北方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有吃红豆糯米饭、吃长线面、吃狗肉的习俗。这些吃的东西,都有一些传说。比如吃饺子。东汉末年,正是冬至这一天,“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耳冻伤,伤寒流行,病死极多。他就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给穷人。穷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在冬至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和御寒驱邪,人人都吃饺子。比如吃馄饨面。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常常带领部族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恨之入骨。于是,他们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而食之,祈求平息战乱,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因最初制作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人们就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比如吃狗肉。有一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比如吃红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有一个逆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又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因为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现在我们这里,农村基本上不会把冬至这个节日当回事了;只有城里人在冬至时节吃点狗肉,主要目的也只是亲戚朋友聚一聚乐一乐。一些人说,吃狗肉能够御寒;民谚亦云“冬至进补,春天打虎”。但如果从养生的角度,其实冬至时节,不宜“贪吃”,不宜吃所谓的“补品”。“气始于冬至”。在冬至时节,可以吃谷、果、肉、蔬,但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可以适当多些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但尽量少些糖类、脂肪、盐类。

  临近冬至,否极泰来,阴气渐渐褪去,阳气慢慢回升,“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一家人喝点酒,说说话,不失为人生之幸福。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6

  一三年的冬至恰逢是阴历冬月二十日这一天。这个日子也是过世婆母的生日,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婆母。

  冬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节气的一个节日。这一天,上至历代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是祭天祭地祭祀祖先的日子,祈福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北方的冬季真正步入数九寒天的冰雪酷冷的时光。冬至的到来,也是昼短夜长的时日结束。我们北方有句谚语,冬至到,一天长一寸,也就是说,光照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从这天开始,虽然我们要度过寒冷的冬天,且也要随着日光的照耀,在数九中渐渐走向九九艳阳天。冬至又有俗称冬节,冬至大如年,且大部分的地区都在这一天吃饺子,以示祝福。

  清晨,天还没有大亮,老公就早早打开电视机,睡梦中的我,朦胧听到电视提到说今天是冬至,我猛然从睡意中清醒,对着老公说,今天是冬至吗?老公点头说,是。我又说,今天是不是冬月二十?老公又点头说,是。我听到后悄然又闭上眼睛,安静的卧在被窝里,脑海里闪现着过往,自言自语的说,若是婆母还健在的话,今天我们家里又该热闹了,我们又能吃上一顿婆母调和的酸菜馅饺子。

  冬至这天,在我们家乡这块地域里,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婆母健在的时候,这天婆母就会打电话,通知她所有的儿女,要求下班后都集体汇聚到婆母家。那时,当我们如约而至汇聚在婆母那充满温馨的小屋时,就会看到一桌丰盛的菜肴,还有一盖帘一盖帘的饺子整齐的排好队伍,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家族的三只小分队陆续到齐后,你再看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也香气喷喷的端上饭桌上,等待我们去分享。我们吃着可口的饺子,婆母则笑意盈盈的看着满堂儿女的吃相,还不时的给她心爱的孙子们夹菜,唯恐她的孙儿吃少了。此时,浓浓的饺香弥漫小屋,一大家人的团聚与笑声让这个冬季有着不可比拟的暖意与快乐。

  吃完饺子,当我们要走的时候婆母都会把剩余的饺子还有菜打包,一家一份的给我们带上,实际婆母每次包饺子都是故意多包一些,留着份儿好给儿女带走。

  在那时候,冬至虽然不是一个特大的节日,但我们一大家人会围在一张饭桌上,说着笑着,吃着可口的饭菜,吃着具有北方特色的猪肉酸菜馅的饺子,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一次次感受亲情相拥的快乐,感受父母给于的关爱,感动婆母的慈爱。

  那些年月里,无论春夏秋冬,每一个周末或是每一个无论大小的节日,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一个快乐聚会的日子。婆母都会借题发挥,趁机召集儿女回家团聚,变着花样做一些好吃的,以此享受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我们做子女的也就此享受着父爱的关怀,母爱的呵护,享受着亲情的温暖,家和万事兴的幸福。

  而今这样聚会的情景虽然依旧延续,似乎已少了很多婆母在世时那种浓浓别致的味道,这不是我们的亲情在递减,而是在我们儿女的心中,因为没有婆母的支撑,而让我们在心灵上缺少了一份母爱,缺失了一份亲情,更多的是让我们做儿女的在心里空缺一份依恋,一份精神支柱。总之,婆母的离世是我们家族的一大损失,是我们中心痛之又痛的症结,忘不掉婆母忙碌的身影,忘不掉婆母给于的至真至亲的关爱,忘不掉婆母给于做人的谆谆教导,忘不掉婆母留给我们难以忘怀的笑容和日子中的美好与念念不忘的追思。

  时光飞逝,日子如水。往日的甜蜜快乐,融洽欢愉的温馨,已随着婆母的走远而渐渐的沉淀在心间,偶尔捡拾出来回味且咀嚼着都是离别的伤感与念想,此情只待回忆。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7

  冬至,很长一段时期在我的记忆中只是一个稀松平常的节气,就像一年当中的春分、秋分、夏至等节气一样,感觉没有特别之处。后来,略懂了些节气变更的规律,知道了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天白天就会一天天的增长,阳气上升,同时会进入一年最冷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严寒的季节就会从这天开始的。再后来,读了些书,开阔了眼界,多增长了一点见识,还知道很多地方是把冬至之日当成节日来庆贺的,有喝冬至酒、走亲访友、祭祀祖先等活动。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跟着翻阅了些资料、书籍,更知道庆贺冬至日,是有历史根源的。《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冬至夜思家》诗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包日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良,还应说着道行人。”,宋代诗人陆游的《辛酉冬至》写道:“今日日南至,家门言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原来,古人早就把冬至视为“阳气之至,阴气始生”的吉日,视为一年的开始,视为值得庆贺和思念亲人的日子,寄托着自己的情思。不仅如此,从一些古文的记载中,我们还能看到先人们对节气把握的准确,理解的深刻,注释的祥细,为后人们丰富节日生活,赋予了多彩的文化内含。冬至日的到来,古代人们除了庆贺祭祀外,还从自然中悟到了调养生息,孕育精力,积蓄力量,以期积攒饱满的精力,迎接新的季节的开始,奏响新的节气的激昂乐章。只可惜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好的传统和文化渐行渐远了,甚至好些人将它们遗忘得差不多了。如今至日的到来,似乎只有部分人还在挂一漏万地举行一些祭祀活动,别的一些庆贺之类的就很少见了。我们村子小,就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且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到了冬至日这天,其他省份的人还记得到坟上焚纸祭祖,怀念先人。唯有我们本乡本土的人这天没有任何的表示。对此,我往往心中有些纳闷和失落,总认为本地人缺少情调和对自然的敬畏,硬生生地将一个有明显节令之分的节气给冷落了。对此,我曾不解地问族上的长辈,为什么我们本地人氏在冬至日没有任何的庆贺祭祀活动。老人们告诉我说,我们这一带的本地人,在几十年前也是会庆贺冬至日的。每当这日到来,会上坟祭祖,出嫁的女子还会携夫将子回乡为父母送福,族上人会聚在一吃吃喝喝热闹一天。只是几十年的工夫,由于战争频繁,人们背井离乡,生活在风雨飘遥之中,这此习俗就失传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鬼子入侵以后,乡人们到处逃难,无家可归,几年时间里一些好的传统和庆贺活动都在生命的.朝不保夕中丢得差不多了,包括冬至日的庆贺。我听后,不禁为包括冬至日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的丢失而叹息,更对日本鬼子的灭绝人性无比憎恨。

  对一个节日的遗忘,于我无疑是一种憾事。我生性喜爱自然,敬畏自然,对自然顶礼莫拜。冬至是季节变换的明显分界点,掀开的是新的节气的激昂华章,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节气,喜欢它在沉寂之后升起的大自然的新的信息,喜欢它不易察觉的丝丝缕缕的阳气的上升。尽管我知道冬至过后,节气进入一个更加严寒的时节,试想,一个不经受严寒考验的生命哪能迎接各种挑战,又哪能在苍茫萧条中寻得勃勃生机。所以我渴望在一种历练人的季节里寻觅一种潜伏的希冀,一种深蕴的生机,求得反思后的安然和超脱,求得一份深沉激动的美丽。

  所以,我喜欢冬至日的庆贺,喜欢它深蕴着的款款情意和期盼、祈福、思亲、求平安仪式,就像古代那些具有古道热肠的人们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对冬至日进行深刻的宣扬,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祈福、增添寿康。

  冬至之日的到来,尽管我们本乡本土的人,再也不举行仪式庆贺了,丢失了传统,但记忆深处总忘不了一丝温暖的萦动。

  是日,有时是阳光洒下的薄薄温暖,有时是寒风的呼啸,有时是雪花的飘落,给人的感觉总的是寒冷的印象。常使人们的身子瑟缩着,行动笨拙,蜷缩于户,不想远足。但冬至时节的寒冷的,会让我们期盼到一点点口福。这日,母亲会想办法买来一些“元宝”(猪肉骨头)与白嫩的萝卜炖汤给我们暖身子。开炖前,母亲找出家中的古朴黑色的陶瓦罐,用竹刷帚洗干净。看到被漫长的岁月踱上了层悠悠暗光的陶瓦罐,我们沉睡的味觉就被唤醒,平日里饥饿的胃也活跃起来,知道了有道美味要填补心间。肉骨头和萝卜要在锅内煮一段时间,捞出后装入陶罐内,再放入灶内的旺旺的炭火上久炖。到了旁晚,炖了几个时辰的肉骨头汤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母亲将陶瓦罐取出,把香喷喷的肉骨头汤倒入大瓷碗内。虽然看上去是亮晃晃的清汤寡水,但那香气却渺渺地在屋内飘散,直抵内心。低眉之间,浓郁的悠悠浓香扑鼻而来,沁人肺腑。冬至日虽然是寒冷的,但享用到了御寒而温热的肉骨头汤,身上的寒气就随着丝丝的汗珠挥发而去,全身流动着的尽是温融融的热流了。

  如今,冬至的到来,尽管没有了庆贺的仪式来释放它蕴孕的内含,但心里却有份久久的期盼,期盼那温暖阳光的普照,期盼明媚春天的到来。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8

  入冬,绵雨霏霏,天空犹如满怀离愁的恋人,滴嗒不尽的思念,隔帘幽幽一任点滴,浅吟低泣。

  夜拥雨声柔情缱绻,雨借夜色淋漓尽致,诗人的句子在这山城之夜,随着泛黄的思绪长长短短,于眉目间、云雾山川、悄然滑落。秋冬来去也彷徨,风霜雨雪总关情,临冬的雨季,在我灰暗的心空飘摇,轻问:是夏积蓄了春的情愫,还是冬蕴藏了秋的婉转,雨就这样从每个季节里,伞结丁香,给我一次次心的潮音,在无人的寂夜里浸透怀念与记忆,是雨的情丝还是你的身影,美丽而修长,在某个走进凌晨的更夜里,又在某一刻弥漫在我身边的每寸空间与缝隙……

  就要下雪了么,在雪花到来之前,极力想避开一次潮音的突袭,希望在归零的时候不至于伤得太重,然而,你不顾菊花与红叶的诉说,执意要给大地一场疼痛,它们到底还是受伤了,在来得及准备却尚未准备的时候,忧郁与冬至一起来临,猝不及防。千年古城,静寂如霜,谁隐坐在城楼上,调动着光阴的指针,听我默不作声的哭泣,等待下一场的感动,上天怜悯,赐我抬头之时,楼台水月焕然一新,下一站相约,飞花时节又逢君!

  生活原本是一章组诗: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轻舞飞扬,一些日子里美丽的忧伤,丰姿绰约中演绎着喜乐悲怆,情节是一道魔鬼般的曲线,明知是幕亦悲亦喜的剧本,大家却宁愿沉浸在这场生死游戏的对峙中,常常没有冷酷的明文规定,却是铁面无私的结局,游戏里,许多人随日月走进去,终又被时光抬出来,沉钩流年,风雨星辰,又是一年冬至。人生如梦,人生如戏,谁能阻止季节的脚步向你走来,无论是不愿放弃的你,还是不甘沉沦的我。如果生命也是一场游戏,如果你也是雨夜中的一道身影,如果你也在城市与乡间的路上行走,白天,黑夜,前方,后方,左右上下,我们除了疼痛便是受伤,周而复始,将一张微笑的脸裸露在脖子上,仅管有时也在雨中流泪,更多的时候是抬头看天,看天的时候习惯地扯起衣领,遮住颈部无法掩盖的沧桑。我不知道这种姿势在一个生命的过程中要维持多久,很苦,很累,大概在倒下之前,失去知觉以后,象此时这冬夜的凝思遐想,就算日子再凄苦,无声咬唇,理智便是硬撑的样子吧,其实潇洒只是一种韧性的安静而已。

  冬至,岁月大部头里的一页书签:

  快乐开始的时候,痛苦也随之而来,上帝让苦者和乐者如影随形,所谓情到深处人孤独,爱到极至转愁恨,学会潇洒时便开始祝福,宽容的国度里应该有善良的比例,我们除了在情感的荒原里重复着苍白的誓言,便是将一个生命的冗长为另一个幸福的短篇高唱赞歌,瞬间即成永恒,是痛苦的开端也是美丽的绽放,是大漠豪情也是莫名的感伤。于是,往事是一只咖啡色的茶杯,当伤痛的芳瓣在杯子里上下沉浮的时候,记忆的心扉慢慢开启,寂静的夜晚,绿色的叶片,又一次在水中凄美地舞着,这是它最后的舞台和最后的繁华,我静静地坐在舞台一角,是置身其中的演员,还是冷眼旁观的看客,看到戏散场了,茶喝干了,一些人衣冠不整,一些人华丽如新,而我却原封不动,如一杯(悲)到底的凉开水,是否有过痛苦地绽放与快乐的沉浮,也许那些都已成往事,成为往事的时候该起身离去。所谓往事不堪回首,转身便烟消云散矣。

  一阵风起,一只冬天的蝴蝶,一张布满露珠的网,不幸还是巧合,蝴蝶被粘在网上,是该怨恨那阵风呢,还是该感谢这张网,哪一个方向都无可逃避,唯一所做的是只有受伤,冬至,霜雪是有约而来的信者,就算没撞上这张网,蝶儿又能轻快多久,所以,一种宿命的注定,随风而飘,遇网难逃,这之前的姿态一直都那么自在悠闲而轻松,象蝴蝶又象风筝,何曾想到过被粘住的哀伤,原来苦苦寻找的'是一张网,痴痴等待的是受伤,一种尖锐的快感,熏熏欲醉也痛彻心底,等待一阵风吹来的蝴蝶,期待被粘住的痛,颤动的唇香,悸动的心跳,如寒冬红梅,在雪地里静静地燃烧,当它轻轻吐出芳菲的气息时,便知道葬礼即将开始,生命怒放过一次足够,冬至--义无反顾。迎着你迷人的眼神和笑靥,那道勇往直前的灵光。

  而我在夜的深处颦眉敛额,看你的面容始终带笑含情,这种风雅颂的仪态令我欣赏到不能自拨,若远若近的唤起,如醉如狂的浪漫,凌晨与午夜,月光由窗外静静飘落,茫雾在暗角阵阵涌起,推开窗户,夜幕下的城市依然灯火通明,而我的世界瞬间停电,走不出是你的影子,挣不脱是我的灰暗,今宵冬至,又是一个写诗的夜晚,荷塘月色,微雨凉更,远处漠然的你,近旁茫然的我,组成这首形销骨立的诗,触目楚楚,闻声恻恻,瘦尽长短相思句,交融出时空的彩练幽芬。

  一扇窗前,一盏灯下,没有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无论是痛苦亦或是快乐,它们总是那么富于诱惑人的想象和思维,如果夜是一帘蓝色的纸张,那么星星便是夜空的写手,画半轮斜月荡漾在海上,多少芳思无言夜,天涯共此时,没有人知道我为谁憔悴为谁痴,也没有人告诉我,你为谁而来,又为谁消失,你不在的夜晚和你不在的天空,我的思绪在深蓝与浅蓝之间涂抹,深深的叹息与淡淡的忧郁化作蜂飞蝶舞,把满满的诗情画意锁进我的躯体,从头梢到脚根,你是否知道我的寂寞如此美丽。不去承认牵挂的痛苦有多么狼狈。

  细细地检查每行诗句的瑕疵,生怕落下一处人生败笔,仍然还是涂痕太多,早知如此,何不当初,始信红颜薄命,漂亮是一条美丽的错,错得糊里糊涂,也败得不明不白,记得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羡慕平淡无奇,不起眼的身材,不粉嫩的五官,却是小鸟依依的小女人,其实幸福与漂亮离题千万里。想到此,灯下摇头一笑,人生又何以如此离题离奇,学校里老师真是认真得可爱,先命题后作文,可是人生却是先作文,后命题,谁能在朦胧的童稚时便可以安排完美的人生。就象这篇文字,写成前和写成后竟是牛头不对马嘴,开头总是自若从容而信心十足,结局却是字迹潦草模糊,没有花瓣送我归来。才知道,出门的时候因了阳光便忘了带伞,回家的时候已然全身湿透,好在我还有灯火可取暖,烘干了潮湿的心情,明天,出门的时候,记住了带雨伞……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9

  今天是冬至。冬至,也叫冬节,这一天的夜,是一年中最长的。

  这一天的夜长,以前也没有感觉到过,紧挨着今天的昨天的夜,是真正感觉到的长,因为,基本上失眠了。

  失眠,有时候有原因,有时候没有原因,昨天晚上的失眠,就有原因,饿的。

  昨天出门,长了记性,坐公交,很快换乘地铁,省得不文明,一切顺利。可是,回来的时候,无奈路况不给力,晃了很久,眼看着就在家门口回不了家,坐的腰酸背痛,最后还是提前下车回了家。

  回到家,看看到了做饭的时间,给自己说,先躺着休息一下,这一躺,就不想起来了。

  迷迷糊糊,听到门响,知道是上班的人回来了,也没有动,躺着听动静。

  先生先看看桌子上,没有像往常一样摆着做好的饭菜。转移至厨房,也是干干净净,掀开锅盖,什么也没有。又转移到我床边,说:“今天晚上一点都不饿,我不吃饭了。”我说:“为什么不吃,我已经把你的最爱(就是不带一点瘦肉的肥肉,便宜)从冰箱里拿出来了,你要吃我给你做。”我躺在床上说。“不吃了,中午吃的多,在外面跑了一天,好累,我先去睡一会儿。”我没动。

  不知过了多久。

  睡完觉的人走到还在躺着的我的`身边,诚恳的说:“你得吃点饭吧,我给你下点面条?”我说:“不吃,中午在外面吃的好晚,不想吃,你要吃就做自己的。”“我也吃的晚。”于是,走了。我拿出一本书,看着,不想动。

  又不知过了多久,当家的来了。

  热情的说:“你是不是还得吃点东西啊,我是要减肥,你看我的肚子是不是小了点?”

  我把眼睛从书上挪开,望着他都在一个平面上的肚子和胃。刚刚借回的王小波,他正在说着“沉默的大多数”,于是,我选择沉默。

  “不吃,我就真不给你做了。明天早上我给你买早餐。”边说便走,又去看他的网络武侠小说。不理他,我知道他在“发癔症”,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很晚了,要睡觉,起来啃了三片饼干,洗洗,躺下。

  睡不着,看会儿电视剧,感觉有点睡意,手机放一边,睡了。

  一会儿,醒了,看看表,比刚才只过了十分钟,再想睡,肚子咕咕噜噜开始叫,饼干也不想吃了,忍着。我姐给我说,我胖,就是因为我吃的多,晚上饿的时候忍一忍就过去了。

  躺着,忍着……后脑勺开始发麻,按摩按摩头皮,拽拽头发,感觉好点,可以睡了。

  迷糊中,饿。起来喝水,再躺下。一会儿又想喝,水也没了,重新烧,喝了,再睡。就这样,反复了几次,感觉就是做了几遍“喝水躺下”的健身操,天就亮了。

  迷糊中听到一声“走了啊。”赶紧问:“早餐买的啥?”“没有。”“你不是说你要给我买早餐吗?”“我醒晚了。”这个傻女人哦,发癔症的话,还要信。

  觉得还没有休息好,不想起,肚子不答应,起床。不想做早饭,不想做饭是不是也有惯性?出去买吧。

  看到那么多小吃摆在那儿,好像哪个都好吃,挑了两样,昨天晚上的要补上。拿回家慢慢享用。

  谁想,一样还没有吃到一半,就感觉饱了,外面的东西不好吃?还是吃饱了呢?我也不知道,反正现在还在那里放着呢。

  打开微信,热闹非凡,冬至的饺子满天飞,看着都诱人,就是吃不到。以前对冬至这个节日没有什么印象,今天倒觉得必须过一过了。“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我乃穷人,包饺子,就算过节了。

  于是,和面、剁肉、切萝卜,一气呵成,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也不觉得没劲了。出去玩很累,在家干活挺好,这是什么命啊?

  萝卜肉馅的饺子,吃一口,味道好极了。真是好吃不过饺子啊!这也是我妈妈最喜欢的味道了,可惜她吃不上,好在今天姐姐妹妹们要给她包了;饺子,也是我儿子最喜欢吃的。有时吃饺子,他吃一口,就说“妈妈,今天的饺子馅是你拌的吧!”只要一口,就能吃出妈妈的味道;我爸也喜欢吃,今天的饺子我包的多,希望他也能吃到……

  不忘和姐妹们晒晒成果,一会儿,我还要继续把多出来的面,变成饺子。

  今天天很短,今夜夜很长,吃了饺子,姐妹们早点睡吧,别再没完没了看手机了,手机,黯淡皮肤,影响休息,还容易失眠,今晚都睡个好觉,身体健康最重要!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0

  日子总是无声无息的流走,要说世界上什么是最无情的,我想就是岁月了。不管你怎么想留住他和抓住,都是不可能的。看花开花落,潮起潮落,日升日落,四季轮回,都在不经意间。

  又步入冬至了,南方家家户户都在吃着汤圆。每逢冬至这天才真正的感受到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又快一年了,回首这一年的自己,稀里糊涂的过了整整一年。经常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梦想和追求。每天重复着,上班,吃饭,睡觉。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流走了。

  当很多人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很想留住他们的脚步,即使是短暂的挽留,但是很可惜,任何东西都经不起岁月的流逝。很多值得收藏的记忆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有人说,每个人一生中都遇到四个人,其一是爱你的人,其二是你爱的人,其三是你自己,其四是和你相守的人。我不理解这话。为什么我们爱的人和相守的人不能是一个?难道爱情最美的都是缺憾的吗?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难道不是相爱的两个人携手到老吗?

  从小就很怕冷,很讨厌冬天,却是很向往雪,特别向往北国那皑皑白雪飘零的天空。雪,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纯洁,当她们飞舞的时候总是给人很多幻想。白色的世界总是给世人无限的幻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害怕上了寂寞。很害怕每天重复着听那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音乐。每天读着那些自己都认为是哀怨的文字。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就爱上了寂寞,由此而言,我是没有爱才会害怕这种寂寞了。

  很多年都不知道何为“心动”是什么感觉。偶尔一次心动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其实追求的只是一个梦而已。人和人之间太需要缘分,如果没有这种缘分,即使你再怎么心动也枉然。我很相信缘分,是你的东西跑不掉。不是你的东西,即使你拥有也会有失去的一天。

  每一次处在人群中的时候,发现自己都是最寂寞和孤单的。而这种寂寞的感觉像是吞噬我,让我窒息,让我不能呼吸。有人说,真正的孤单,是你处在人群中的时候,你依然孤独。每次和同学聚会,看到他们一张张笑容蔓延的脸孔,感觉那是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特别珍惜这种相聚的时光。

  如果说,朋友是一种财富。我很贫乏,因为我恰恰缺少这种财富。也许大家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一个朋友的状态下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是,我有一群认识20多年的好同学,他们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他们胜过任何的朋友,有人说:“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我看也是”。很多时候他们就像一盏灯,照亮着我们的前路和生活。每当想起和他们相聚的日子,感觉那是一段最美好的记忆。

  每一天和文字作伴的日子,总是很平淡,从文字中释放自己,从文字中让自己成长和成熟,文字让自己的心灵有一丝满足和依靠。有人说爱文字的女人都是寂寞的。也许这是真的,每当孤独的时候,最想的就是文字,最爱的也是文字,在文字中游荡,在文字中品尝那份平淡而又寂寞的生活。

  也许他,和我一样也爱寂寞,也爱孤独。很多时候很想给他发个信息,很想和他说说心里话,但是始终跨不过自己心里的那道门槛。有人说过,男人在寂寞的时候都会忘记爱情,我不知道他是否也如此。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女人,本来对爱情不能有太多幻想的,因为我们经历太多的情感生活,经历了太多的生活,经历了太多的离离合合,但是还在奢望爱情。对于自己想爱的人,一直存在着太多的期待,太多的奢望。

  天气的变换,人世间的沧桑,岁月总是很无情,带走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看岁月慢慢的将我们变老,看着身边的孩子慢慢长大。不惊自叹,岁月无情,岁月可怕。岁月带走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美好的梦和回忆。

  有人问我,如果有来生,我最想遇到谁?我说我谁也不想遇见,只和自己影子相守。人的一辈子能遇到几个爱自己的人?又能遇到几个自己爱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想遇到一个就足够让你一辈子来回忆和痛苦了。如果能有来生,何必要遇到呢?何必要这些痛苦的经历呢?而这种痛苦足以让一个人沉沦。

  很期待看到雪花,很期待在雪中散步,看着片片雪花落在那干枯的树枝上,让树枝也能感受下雪花的快乐,也让树枝也感受下冬天的快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不知道那些落叶,在这个季节到哪里了?是不是真的化作春泥还是已经消逝在世界的尽头,他们存在的时候,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生机,但是落下的时候,我们竟然没有一丝的挽留。

  牵挂一个人的感觉很真,思念一个人的感觉很空,心里总是空落落的,那种心痛的'感觉也随之而至。人生,最难得的就是能遇到一个真正让自己牵挂的人。擦肩而过的缘分,遗留下了多少痴情的种子?

  和同学相聚的时光总是最快乐,也是最自然的,那些渐渐远去的童年痕迹依稀记得,校园美好的生活历历在目,一切宛如发生在昨天。记得那时候,我特别爱看书,上课的时候经常拿着琼瑶的小说,看的津津有味,以至于老师站在身边都没发觉。那个时候对爱情有太多的好奇和幻想,以为琼瑶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世界。

  多年后和同学说起这事,大家不惊感慨,那会我们真的很年轻,真的很单纯,真的很美好。琼瑶可以说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对爱情的理解。20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谈起琼瑶的时候,我发现当初最迷琼瑶的我,竟然是最不相信的爱情的那个。大家不惊好奇,为什么?我说因为看透了。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你看透了,你就不会信了,你也不再需要了。

  其实琼瑶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琼瑶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故事,而那些故事并不适合这个时代了。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现实,而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那种爱的死去活来的爱情,在这个时代被很多人已经视为“神话”。我常说:“我如果结婚,仅仅是为了生活而结婚,仅仅是为了找一个作伴的人,而不会是爱情”。因为我觉得爱情很短暂,只有现实的生活才是长久的。世界上任何美丽的东西都很短暂的,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美丽”一词为什么如此“美丽”。

  时光飞逝,不管是美丽的往事,还是深刻的记忆,都随着岁月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现在,让那些在岁月里流失的故事,都能在这个冬日里越走越远……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1

  下午,此起彼落的鞭炮声再次提醒我,又是一个拜神的日子。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红色的碎纸屑,家家户户的门外墙角,香案蜡烛冒起了明明灭灭的烟火。有个同事是本省茂名人,他的情绪突然低落了,站在门口望着高架路那个方向久久沉默。那是西面,他的家在那边很远很远。他告诉过我,冬至是个大节日,几乎与春节一样重要。在他的家乡,每逢冬至日,阖家大搞卫生,连房前屋后的杂草都要拔除干净。中午,带上家里头天包好的粽子和荤素菜肴去祠堂祭祖。全村几百人挤在祠堂前的土坡上,好不穆肃、好不热闹。

  这里也祭祖,但不是全姓人的家族集中活动,而是一小家一小家单独活动。附近也有祠堂,只见人们零零落落地去,零零落落地归。可见城市大了,活动空间反而小了,虽然是神圣严肃的仪式,也只好因陋就简、与时俱进了。

  北方没有这个习俗了。我在长江流域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听说过冬至还是节日。古代是,而且是这个节日的'发祥地,汉书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但在历史的长河里,和寒食节、乞巧节等一样,最终化为一朵转眼即逝的浪花。看来,几次民族大迁徙,南中国作为逃难者的避居地,保留了太多的古代文化。据江西的同事说,他们那个客家人聚集地,冬至日和清明节一样要到山上上坟。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方的很多习俗,其根源远在遥远的中原。长江流域不是中原,可紧靠中原,同样饱受战乱之苦。中原安定了,风俗习惯为之一变,长江流域也跟着变了。只有岭南附近区域,山高皇帝远,依然可以枕着前朝文明的碎片酣然入眠。

  想来也是,我们的先人敬鬼神而远之,但总是给鬼神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即使是唯物者,也不反对在家祭奠故去的父母。众多的庙宇佛堂正是古人思想的反映,并不完全是迷信。科学有时候离宗教很近,宗教有时候离事实很近。爱因斯坦晚年说过,佛教最接近科学。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鬼神们才能悠闲地享受祭奠。南方人,为九州生灵作出了牺牲。我是唯物者,但从不反对这一习俗,也不反对进庙抽签烧香。

  说来也巧,今年这个冬至日与传说末日撞在一起了。人世间有些活着的人,偏爱给鬼神打工。对玛雅文化牵强附会的理解,得出了今天是世界末日的结论。玛雅文化确实有奇特之处,特别是天文学。但奇特并不代表先进,否则,它就不会灭亡了。中美洲热带的雨林,走不出人类未来的道路。普京今天也说了,地球肯定要毁灭的,但要在几十亿年之后。这些宣扬末日的人,就让他们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犯不着把他们抓起来。

  冬至日,是昼短夜长最极端的一天,末日并没有到来。只是一整天阴沉沉的,傍晚下了点毛毛雨。北方大雪,高速公路封闭了多条。午夜零点,几家茶馆陆续关门,巷子里响起脚步声。从天亮起,光明就像蚕食桑叶一样吞下黑暗,每天为白昼增加几分钟,直到夏至。热爱光明的人们,欢呼吧!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2

  冬至来临,按气候,已经进入隆冬季节,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从地理上说,太阳正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日照最少,严寒真正来临。

  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不管是南国还是塞北,每到清明时节,离家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处,总是要赶回老家给祖先扫墓祭祀,

  我的家乡称清明扫墓为“挂青”,这个词的词意实在表达的非常准确。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满目青山,郁郁葱葱,“青”是那个季节的主色调,人们选择这个时节给祖上扫一扫墓,挂一串草纸,挽一缕青棵,培几掀新土,植几株小树,炆两柱香,祭祀祖上,根之所在,理之所该。

  殊不知,我的家乡还有另一个习俗“挂冬”。所谓“挂冬”原意和“挂青”意思一致,也是祭祖扫墓的一个习俗。 “挂冬”主要程序是将墓葬周边的芜杂草木砍去,墓土上的杂草铲除,培上新土,称之为“盖被子”,然后烧纸炆香放爆竹,是按照人间习惯再一次缅怀逝去的祖先。情理上,寒冬来临,人间已经盖上厚被子,用上取暖器,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远在天堂的祖先是否安好?寒冬季节被褥是否暖和?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墓葬一年来在山岗上风吹雨打,水土流失,冬季干旱,将墓葬整理修复也是最好季节。

  清明有假一天,冬至却因为是小区域习俗不能放假。

  如果正赶上休息日,我是雷打不动要回家乡给父母双亲“挂冬”,如果不赶巧,只好择日而行。好在习俗规定“挂冬挂到年”,意思是说“挂冬”可以一直挂到过年前,并不妨碍培土盖被思念父母的一腔情怀。

  我的父母双亲是彻彻底底的农民,按父母的说法是“祖宗八代”都是没有出过大山的农民。父母大字不识一个,旧时从小的娃娃亲,确切地说母亲是童养媳,但他们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养育了五个子女。五个子女长大成人后,他们来不及享受清福,便撒手人寰,静静地睡在山岗。

  父亲一生苦难磨砺,一生坚韧坚强。从记事起,从母亲断断续续的念叨里,父亲的形象在我心里渐渐的就成了一座伟岸的丰碑。母亲说,父亲年轻时很帅气,也很活跃。据说武术功力很高,三五个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棍术飞舞起来到了水都泼不进的地步。那时农村传统文化活跃,父亲是舞狮的掌头人,狮头重有70-80斤,狮头舞动起来,没有一定的体力和功力,是难以完成的。父亲舞狮应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50年代参加全县农村文化汇演获奖,得到了县长的亲自接见,后来又说县采茶剧团在一次选调武生时,父亲是人选之一,可是被爷爷拒绝了。

  我出生时父亲已经残疾,没有亲眼看过他的武功,也没有看过他舞狮,只见过挂在墙上笨重的狮头。那些传奇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也许在母亲眼里原本就是如此,我也没有必要去寻根究底。但父亲身体素质极好,从他受伤自救及他去世前的坚强,我由衷叹服他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毅力。

  父亲是在一次狩猎中受伤致残的。60年代那时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很多,狩猎是那个时代增加肉食的有效途径。父亲是狩猎高手,獐子,野猪是主要猎物。可是在一次深山狩猎时,枪管爆裂了,把整个左手皮和肉全部掀开掀掉,血流如注。父亲说,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求生,一路狂奔,尽量往有人迹的地方跑,希望被人发现。父亲狂奔近10里路后,终因流血过多体力不支,倒在一条小路旁。

  小路是求生的唯一希望,大约一天后,父亲终于被人发现了。那人摸摸父亲还有气息,就把父亲背出大山。简单救治后,不得已只有送往县医院。从小山村中转到县医院,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又是近一天过去,到县医院后,受伤的左手已经坏死,只有截肢了。医生说,没有极棒的身体素质,早就没命了。

  我出生以后,父亲只有一只右手。伟大的父亲用一只手,撑起了这个家,养育了我们五兄妹。父亲一只手可以犁田,耙田,可以劈柴,农活基本不受影响。亲眼见过,一箩筐晒干吹净的谷子,至少有80斤,父亲一只手轻松提上二楼。

  父亲是文盲,可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突然考了我一个字发音“zuo”,我说是“作”吗,父亲摇摇头,说是“做”。这就是我一生享用不尽的人生教诲。到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也越来越明白这两字的区别了。“作”不是“做作”吗,用现在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而“做”,就是做人,做事,人是做出来的,事情也是做出来的.,做事累不死人,人只会被气死。

  父亲对我要求很高,期望也很高。在部队的时候,每次回家,父亲问的一定是“入党了吗?”

  “什么时候开车来见我?”这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全部的心思。年轻时我感到莫名的压力,也是奋斗不息的动力。当我把在部队入党的消息告诉父亲时,他第一次和我对樽而醉。当我开车来见他时,他却静静地躺在山岗上。每次扫墓,我都齐齐地跪在墓前,轻轻地呼喊父亲“爸,我开车来见您来了”,虽然我泪眼婆娑,但我分明看见父亲颔首微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慈母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伟大的,想起母亲我就止不住泪水涟涟。母亲是童养媳,说是八岁就要给全家洗衣做饭,她用一生的操劳,一生无怨无悔地付出,维持了这个家,撑起了这个家。

  母亲非常娇小,不足150厘米的个头,90斤体重,赢弱廋小,一阵风都可以把她刮倒。父亲残疾的头几年,还不能正常干农活,母亲偿尽了人间苦难,硬是用娇小的身躯养活了这个家。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听哥哥姐姐们说,母亲在生产队里干大男人一样的农活,担不动一担谷子,就分两次担,要比别人多跑一次,却挣男人一半的工分。有一次母亲在铲田埂时,晕倒在田里,大哥大姐把母亲抬回家时,才发现母亲膝盖处长了一个巨大的脓疮,母亲苏醒后,母亲、大哥、大姐三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由于超强的体力劳动,母亲原本娇小的身躯又驼了三分,显得十分的矮小。但是在我们子女看来,那是我们坚强的依靠,那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一个谁也不能比拟的伟岸的,丰满的母亲形象。

  母亲大约是很溺爱我的,从记事起,母亲就喜欢带我到墟镇去。老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溪,过小溪有一座木板栈桥,没有固定的踏板踩上去叮咚作响,如果踩到边上踩偏了,还会掉到小溪里去。所以每次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河时,总是要说“过河哟,踏板哟,掉到河里不管哟”,我总是紧紧地抱住母亲的大腿,亦步亦趋,小小心心过了河去,如一只小鸡躲在母亲的翅羽下,惊奇地探望外界的一切。

  老家到乡里墟镇有5-6华里,因为第一走出大山,第一次到大地方“见世面”,我兴奋异常,一路小跑,可是毕竟年幼,没多久就累得走不动了。在想要母亲背一段时,母亲说如果要背,下次就不带你来了。为了下次还能出来,我只好硬着头皮,一路跟着母亲走完了全程。

  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墟镇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供销社了,供销社柜台里虽然不如现时商品品种繁多,但在我看来,那已经算得上是琳琅满目了。站在糖果柜台前,我踟蹰难行,母亲看出了我的馋相,花了一毛钱买了十粒糖果,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巨大财富。如此巨额财富,我不舍得一次狼吞虎咽,珍惜的如金子,一粒糖果剥开,用嘴舔舔,然后又用纸包起来,想吃的时候再舔一舔,就这样十颗糖果我居然吃了好几个月,同时也孩提伴里一种无限炫耀的资本。那十颗糖粒虽然少,但在我看来永远是那么的甜密,那么地幸福,一生都难以忘怀。

  买了糖,解了馋,母亲就问:“以后还想吃吗?”我点点头。母亲又说:“那就好好读书,读好了书就有糖吃,还可以站在柜台里去卖糖。”多么诱人的目标,多么宏伟的计划,母亲的话深深地烙在我心里,这些年来,我走过很多地方,走出了小山,走进了大学,在外漂泊一生,当过兵,到县里,到市里,每一步或许喜悦,或许坎坷,但有糖吃,到柜台里去卖糖,这简单而朴素的“理想”永远是铭刻在童年心里,是时刻激励我人生奋斗的动力。

  人生漂泊,我四海为家。当我转业安定下来时,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季晚上,突然一个电话打到我的单位,母亲中风瘫痪了。这个消息如一声闷雷我一时不知所措,那时还没有小车,只能叫街头三轮车高价前往。三轮车说太远,车子安全有问题,我顾不了这么多,只好再次加价,冒着寒冷,冒着坎坷泥泞的乡间小路,一路颠簸几十公里几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家。下了三轮车,我就冲一样的往家跑,还没到小桥头,我就高喊:“妈,我回来了。”跑到母亲的床前,我疯了一样地扑向母亲,母亲虽然中风瘫痪了,口语含糊不清,却依然伸出那只还能动的温暖的手摸着我的头。那一刻,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哭得如孩儿一般。

  对于母亲,我悔,悔在我明明知道母亲有高血压,没有守在母亲身边叮嘱她按时吃降压药;我愧,愧在我因为交通不便没有及时将母亲送到医院救治;我恨,恨自己无能,自己小家还在没有安定,没有房子也没能力将母亲养在身边;我怨,怨黑白无常太无情,母亲苦难一生,还来不及享受子女的幸福,就早早瘫痪在床,两年后撒手人寰。

  每年的清明、冬至两季,来到父母墓前,我总是齐刷刷地跪在墓前,泪水如断线的珠儿,滴湿了衣裳,滴湿了黄土。“子欲养亲不待”是如何的痛彻心扉,每到离开,我总是三步一徘徊,五步一回头,回望伫立在山岗上两座墓碑,泪流满面。

  今年的冬至刚好是星期一,远离老家的我,虽然时时挂念冬至培土“盖被”,但终因路途遥远,年底工作忙,只好改期。但我的心永远牵在那里,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那里有我的父母双亲。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3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节日。“冬至”,民间又称之为“大冬”,也是纪奠祖先的日子,到这一天家家都要烧冥钱敬祖宗。同时,“冬至”也是数九寒冬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冰天雪地来临了。俗话说:“过了冬,长一葱”,意思是说,过了冬至日,晩上天黑的要迟一点,白天的时间要比黑夜长一点了。

  我的童年是轻松而快乐的,小时候上学,书没有几本,作业也不多,因此与伙伴们在-起游戏、玩耍的时间很多。冬天,课间休息,与小朋友们在教室门口或操场上玩,课后放学与同学们更是常常玩到天黑才回家。冬天,与同学们在学校玩得最多的游戏是“挤小矮子”、“斗鸡”。出了学校门玩的游戏和花样可多了,有:滚铁环、抽陀螺、拍香烟纸、飘洋画、飘糖纸、滚钱、掼纸角子、甩掼炮、跳格子和跳绳,而调皮的男孩放学后玩得最多的是到古城墙分成我军和敌军“开仗”,要不去砸河里的冰,用芦柴管在冰块上吹个洞,用绳子穿起来当锣敲。想想现在的小学生除了上学就去参加各类补习班、兴趣班,小小年纪背着大书包,早早地戴上小眼镜,为实现大人们的理想整天忙于学习,童年生活毫无乐趣。

  想当年,到了“大冬”这天,同学们相见,见面的第-句话就是“你吃汤圆了吗?”。问过这句话,大家就在-起“摆拽”、“羡老油”:“我家吃得是荠菜汤圆”、“我家吃得是荤油丁汤圆”、“我家吃得是芝麻糖汤圆”“我家吃得是桂花糖汤圆”、“我家吃得是芝麻汤圆”。(与我们这里乡风不同的别的.地方,也有“大冬”这天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为治疗乡邻在冬季被冻伤的双耳,发明了名为“娇耳”的食物,在冬至那天分给乡邻驱寒。为了纪念他济世行医的恩德,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娇耳吃。后人又称“娇耳”为“饺子”。古人相信冬至大如年。于是这一天,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至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我们这里“大冬”这天吃汤圆的习俗,应该图的是一个举家团圆和期求万事圆满的意思。)那时,同学们的家境没有特别贫困的,也没有特别富裕的,但是,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与快乐。这天到了课间休息或快要放学时,几个调皮的孩子会一起冲着老师的背影大声唱起那首童谣:“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老师听到后会回头善意地瞪同学们一眼,同学们见了会很开心地发出笑声。当然,学校这天是不会放假的,学费也是必须要缴的,但同学们唱了这首童谣,很是开心,也许这是一种童心的发泄,老师也许是把同学的作为看成是-种童趣的流露。

  现在,毎当我想起童年的那些故事,是-种美美的追忆,是-种深深的留恋,写起来觉得童年时光是多么的甘甜。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4

  又是一年的冬至,妻子一早就煮好了饺子和汤圆,我们在温馨的热气中走入冬至。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从这天开始数九。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人们习惯认为从冬至这天进入寒冬,因此冬至这天强调进补,吃点好的补的,准备过冬。冬至这天,在中国大概是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还有广东人的煲汤,只有我生活的成都有点怪,时兴羊肉汤。

  妻子老家在北方,会包饺子。昨天就包好了饺子,冻在冰箱里。分别有韭黄肉馅和胡萝卜肉馅,考虑到家里几个人不同的口味。

  我的老家在南方,喜欢吃汤圆。小时候都是妈妈自己包汤圆,都是家里自己磨的糯米粉,自己做的陷。我没有学会母亲的手艺,现在的'汤圆都是买着吃,还要看不同的牌子。

  成都的冬至时兴吃羊肉汤,过去都是到火锅店。全市不计其数的火锅城火锅馆火锅店,在冬至这天都以羊肉火锅为热卖,羊肉羊肠羊肚羊心羊肝羊肺羊脑羊尾羊鞭都烫在那锅羊骨头汤中还分红味白味。市内那府南河边上的小关庙,号称羊肉火锅一条街,更是热闹非凡。

  成都今年的冬至又有了新的气象,流行在家吃羊肉汤。女儿是赶时髦的人,前几天就通过网购预定了内蒙的鲜羊肉,昨天刚到。今天中午和晚饭,一家人就在家里品赏妻子做的羊肉汤。

  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我们老家也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冬至这天,家中的弟妹都要到海天园父母墓前祭奠送寒衣,我与妻则要在千里之外悼念。

  冬至这天,不管QQ还是微信,各个文学群、同学群都有着许多温馨的祝福,让人心里暖暖的。

  其实,冬至作为一个节气,不管各地的不同饮食习惯,还是各种祝福,以及祭祖悼念故人,都是祈求一种温馨,让生活在寒冬也充满热气和暖暖的亲情。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5

  寒雾,如飘动的轻纱,萦绕着周边的世界,虚无缥缈之中,只有远处的一面颓墙,异样清晰。迷惑的步子止于墙壁之下,瞳眸里闪烁出异样的光芒,墙壁正中间有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淡雅不落俗气,圣洁不可侵犯。突然,自梅枝杆处呈一裂痕,展开,接着整个墙壁轰然倒塌。

  梦醒,窗外的雾如梦境飘渺,给这个特别的日子镶嵌了几分诡异的气息。很久之前大家就开始青睐这个话题,茶余饭后,乐此不疲。你不能说它与你毫无关联,你跟它有着不诉前缘。这就是末日,末日,有玛雅人最早预言,有圣经源启录的准确记载,计算着,日历掀开一页又一页,这一天终究到来。人云亦云,虽然我并没有对这个特别的日子情有独钟,梦中墙壁坍塌,潜意识里带着的一份忧郁,一份来自地震水患后遗症的忧郁,更是一份对预言真实性的忧郁。我不禁对今天的世界,世界的城,城中的大街小巷滋生一种好奇之情。是悲戚?对末日的妥协。是绝望?对生命的终结。

  近日气温有所下降,行走风中,总感觉寒凉如影随形,想逃,却无处循迹。只身游走于熟悉的街道,看尽陌生的面孔,为梦中的不解寻求一份满意的答卷。宇宙万物构成了这样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山川草木禽兽在世间的每个角落有了灵气,有了色彩,有了生命的气息。无论置身何处,你都能触碰到美好的事物,油然而生对事物的好感。像这你平日里抱怨拥挤的公车,今天也显得那么和谐;像那嘈杂的街,无处不散发着生命雀跃的气息。是不是末日的`到来,人更为懂得了珍惜,陪你度过世界末日,在日中成了流行。花店、餐馆显得更为忙碌了,多少青年男女为末日举杯,多少迪吧舞厅充斥着前所未有的喝彩,末日成了一度值得庆祝的节日?

  每个时代都是特有的,结果我们用简单的言行举止证明了自己的愚笨,没有傲骨,没有灵魂,是不是应正了老一辈说我们是毫无建树的等闲之辈。

  我敢喘一口气说,我想多数人为末日到来,牵动了神经,为之欢呼的情感,直冲到嗓子上来。然而古人日: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矣。你可否记得,末日当天亦是冬至,冬至,据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论历史虽不及末日预言久远,但它却是我国地道的传统节日。谈舆论也不及末日来的猛烈,它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值得我们永远珍藏。《后汉书礼仪》又云:“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那么你游走在笑语喧哗的街,可否惦记有人在菜市场为今晚丰盛的晚餐绞尽脑汁,是不是非等到一家人围坐着热腾腾的饺子。老人们的谈话提醒你,伴你度过冬至日。

  关于梦中素梅,我有幸在回家路上感受到一份惬意。那是个不大的土地祠,低矮的三面水泥墙与周边的高楼大厦大相径庭,里面摆有一尊土地公像,两边立着两个大小一致的烛台。墩台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水果,几只半燃的香任由灰烬散落在铜钵里,祠庙外地面有残留的鞭炮皮屑,想必是不少人前来行祭祖之礼。一个身着粗布袈裟的僧人站在路边的摊位前,上面摆有素梅的图画,近看,一瓣两瓣,八十有一,这正是我梦中的不解之物。僧人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道: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贴绘这九九消寒图是民间的习俗,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希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

  原来,有些东西,无需刻意记忆,依旧魂牵梦绕。

  冬至的散文欣赏 篇16

  渐近冬至,天愈加凉了。

  挽起水色窗帘,放午后的阳光入窗,握一把免费的温暖,心里温暖的像一杯刚泡开的茶氤氲开来。花盆里带刺的黄金伞也绿绿的染了阳光的金色,把隔夜的茶慢慢倒进去,它便精神的像松软云朵似的文字。

  透窗的光线斜射在邻桌的薄老师那儿,暧昧地刺疼了她的眼,便看见她白皙的手儿在眼睑上揉成了一朵花。我会意的又把窗帘拉上,那朵花又变成了一朵微笑。

  年华向老,我脸上渐渐雕刻上了岁月的纹理,心思也多得像头上滋生的白发。依然喜欢那些有质感的亮色,黑色的羽绒服在暖光里柔软,这是妻子用心挑选的羽绒服,色调靓丽,自觉还不是人生向晚的本色,颈领和袖口透着满满的喜欢。

  三十八年的'语文教学,自己已经熟成了一块老姜,从不再拿教科书入教室,立在讲台上,也能口若悬河,纵横捭阖;喜欢那个叫桑儿女孩的文字,文字里散发着草木的芳香,奔六的路上,灵魂附在美上再作一次次青春地修炼;朋友从远方寄茶给我,茶筒的中间是一幅林壑幽美的图案,却尤喜上面淡墨的行书“崂山”。

  周末回了趟村落里住的老院子,它冷清的像院落里的石头,夏秋遗落的荒芜被大门的一把锁看护了好久,去邻家借来卫生工具,着实地又让院落敞亮了许多。去年有人想买下它,始终觉着没有了它就没有了家,叶落归根时,根往哪里依附。百年之后,灵魂要捡拾遗落各处深深浅浅的脚印送回老家,有了老家就有了归宿,精神就有了寄托;其实我一直被老家牵着不曾走远,我的心一直牵挂着它。岁月静好,日子安稳,咫尺抑或天涯,愿我们各自安好。

  晚上,房间的暖气正热,不雅的躺在沙发上,持一本书翻阅,从书里爬出的一抹笑,清洌的像碗酒。

  眼睑招架不住醇洌的度数,等从梦里醒来,书已经落在地上,未喝的茶凉得没有了精气神。忽觉得肚子饿了,将一个苹果水洗,刀去皮,入口肚圆。

  忽觉得生活就这样简单,简单的就像一转身遇到了你,我给你打了一声招呼,你问了我一声安。

  窗外,阴沉沉的,怕不是雪要飘来了?

【冬至的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冬至是什么,冬至介绍02-07

励志美文欣赏12-30

舒婷诗歌欣赏12-31

关于写秋天的散文03-22

伤感散文摘抄精选03-22

有关描写草原的散文04-06

散文故都的秋课文赏析09-27

潮汕过冬至的习俗12-22

上海冬至祭祖习俗10-25